<p class="ql-block"><b> 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为国家AAAAA级景区。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于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礼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b></p> <p class="ql-block"><b> 杨家岭是一部需要反复品读反复领悟的历史教材,是一部每深入阅读一遍就会给人不同启迪和力量的百科全书,是一块让人俯察仰望的洗心之处,是一片净化灵魂的朝圣之地,所以我来了!</b></p> <p class="ql-block"><b> 今天,我有幸和爷爷再次走进杨家岭,爷爷说:岁月的烟尘湮没不了历史的记忆,更湮没不了那段红色岁月,我们用心体味着一个政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深厚根源和伟大历程,探寻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考赢的答案……如今我们的生活工作条件优越了,但我们怎能忘记今天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怎敢丢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家宝”?</b></p> <p class="ql-block"><b> 礼堂内部按照七大会场原貌陈列,墙上的V型旗座代表着“victory”即“胜利”,上面插着24面党旗。礼堂后墙“同心同德”四个大字是毛泽东亲笔为七大题写的主题词。</b></p><p class="ql-block"><b> “这些陈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走过的24年历程,此次大会贯彻延安整风精神,通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达到同心同德,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站在礼堂中间听讲解,历史感油然而生。</b></p> <p class="ql-block"><b> 杨家岭革命旧址后面的窑洞是当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的住所。毛泽东旧居,为一排3孔接石口土窑洞。毛泽东于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期间在此居住。</b></p><p class="ql-block"><b> 窑洞前的小石桌旁,曾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针对当时流行的“恐美病”,他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b></p> <p class="ql-block"><b> 朱德旧居,为一排4孔接石口土窑洞。朱德于1940年5月至1941年3月在此居住。</b></p> <p class="ql-block"><b> 刘少奇旧居,位于一排14孔石窑洞中最西边的2孔。刘少奇于1942年12月至1944年10月在此居住。</b></p><p class="ql-block"><b> 窑洞虽窄小、简陋,却是运筹帷幄、指点江山之所。</b></p><p class="ql-block"><b>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就是最好的证明。</b></p> <p class="ql-block"><b> 一间间窑洞旧址、一张张老旧照片,都在诉说着老一辈革命家当年在这里艰苦的生活;走进中央大礼堂,陈列着简陋的条桌和木椅,飘扬着依旧鲜艳的党旗……</b></p> <p class="ql-block"><b>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养分和动力源泉。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声急切切的呼唤。</b></p> <p class="ql-block"><b>制作者:许佳琪</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