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印象(1)

碧海青天

<p class="ql-block">云南印象</p><p class="ql-block">到云南旅游我们计划很久了,去年从越南回来后便提上了议事日程,想看看坝美出尘的田园风光,看看罗平80万亩金灿灿的油菜花,看看西双版纳神奇的热带雨林,还想到泸沽湖见识摩梭人奇特的走婚,想亲历梅里雪山绮丽的日照金顶,想住在丽江发呆,想大理的风花雪月,想传说中的香格里拉。。。。。。</p><p class="ql-block">想去的地方太多,算算一次怎么也不够,最后决定分两次走,这次先游览滇西北一片。计划从南京直飞丽江,然后到泸沽湖,香格里拉,德钦(看梅里雪山),盐井,再到大理,腾冲,芒市,瑞丽,最后到昆明,由昆明飞回南京。这样算来至少要20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月5号一早我们5人就约好在禄口机场集合,坐首都航空的5127次航班从南京到丽江,(高晓华从武汉走)。中午11点飞机起飞。</p> <p class="ql-block">一路平安,就是飞机快降落丽江机场时出了点小状况,机长让大家系好安全带,并说飞机降落时会有点颠簸,结果飞机下降时晃的厉害,两边摇摆,不时有旅客吓得尖叫,大家都心拎着很紧张,直到安全着落才松口气。</p> <p class="ql-block">下午2点半左右到丽江,小高已在车站等我们,(他早晨就到丽江已经住下了,旅馆是吉萍在网上订好的100元/间)领我们穿市场,走小巷,一会儿就到我们预订的木家花园客栈,就在木府旁边,环境还不错,闹中取静,逛街也方便。</p> <p class="ql-block">稍事休息便出门,先找了一家旅行社,订好第二天去泸沽湖的车,200元/人(丽江-泸沽湖往返)然后就去吃当地很有名的黑山羊火锅,店里送了一壶青稞酒,尝了下还蛮香的。</p> <p class="ql-block">3月6日</p><p class="ql-block">早晨7点就在忠义市场等车前往泸沽湖,来接我们的是个女司机,7座的面包车上已有两个人,是一对东北的母女,不是包车,没办法,只好8个人挤7个位子,司机姓马,一个中年妇女(我们戏称她马大姐)自己说是摩梭人,没念过书不识字,看着有点迷糊,实际特精明,跟我们没一句实话,开车也厉害,一路上把我们颠得七荤八素,3个从不晕车的吐得昏天黑地。就这么颠了7个小时,终于到了泸沽湖。当我们第一眼看到撩开了神秘面纱的泸沽湖就知道这一路的辛苦值了。</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水清澈蔚蓝,碧波荡漾,湖中岛屿亭亭玉立,翠绿如画,有着出尘的清丽。</p> <p class="ql-block">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泸沽湖海拔2690米,面积约50km2,位于云南宁蒗县与四川盐源县之间, 是川滇两省界湖,距丽江古城200公里左右,居民主要为摩梭人,景区门票100元,内有大小落水村等二十几处景点,我们就住在里格村的万友之家,房间是新装修的,干净整洁,也算是湖景房,站在三楼平台上泸沽湖秀色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里格半岛,一颗嵌在泸沽湖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里格村的房子也很有特色 基本都是木结构,当地叫木愣房</p> <p class="ql-block">3月7日</p><p class="ql-block">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到湖边,乘船到湖对岸看日出。各地的日出也看了不少,可晨曦中的泸沽湖仍让我们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小舟荡在水面,漾起阵阵涟漪,微风中柳丝轻拂,远处,曙光初现,山影重重叠叠,浓浓淡淡,于是泸沽湖便有了一丝幽远古朴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不是地平线,并看不到太阳跃起的瞬间,可看着朝霞慢慢升起,霎时红云漫天,映得湖面一片金色,波光粼粼,更觉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很多游客有备而来,带了面包等食物洒向湖面,顿时惊起海鸥一片(不知什么鸟,姑且叫海鸥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没见过有那么多的海鸥围绕在身边</p> <p class="ql-block">吃早饭时最搞笑,钱越热心的给我们盛粥,一碗一碗的端过来,一个小姑娘以为他是卖粥的,跟在后面喊老板给我来碗粥。饭店是摩梭人开的,他家的粑粑特别好吃,看着金灿灿黄澄澄的就诱人,我们在他家连吃了两天。</p> <p class="ql-block">包了马大姐的车(300元)大环湖,那对母女和我们一起,路线是:从里格半岛沿307省道经过里格观景台—格姆女神山(尼塞村)—小洛水村—杨二车娜姆博物馆——大鱼出水口—情人滩—赵家湾(女神湾)—走婚桥—草海—大洛水村(洛水码头。)—红崖观景台,返回里格半岛。马大姐说四川的什么地方到11点可以不收费,硬是到10点钟才带我们上路,s307就沿着泸沽湖蜿蜒前行,这是在途中拍的,水平如镜。</p> <p class="ql-block">尼赛村,吉萍和一对摩梭祖孙合影</p> <p class="ql-block">车经过小落水村时,看见有火烧过的痕迹,马大姐告诉我们前几天失火烧了几间房,没下车,前面就到了杨二车娜姆博物馆。杨二车娜姆是泸沽湖文化大使,泸沽湖为外界所知,世人注目,她是有功劳的,云南省政府为了表彰特在泸沽湖边批了一块地给她,杨二车娜姆在此盖个博物馆,设计装修都是她自己搞的。</p> <p class="ql-block">大鱼出水口,有个美丽的传说,太长了,各位自己上网看吧</p> <p class="ql-block">情人滩,十里沙岸,杨柳依依,纵是无语也温柔。</p> <p class="ql-block">准备到赵家湾吃饭,马大姐说太远了,非要我们每人加10块钱,碰到这么个马大姐实在无语,只好又给她80元,在赵家湾赵哥饭店吃的午饭,30元/人,饭菜尽吃管饱,</p> <p class="ql-block">赵哥饭店对面就是女神湾,泸沽湖最美的湖湾</p> <p class="ql-block">下午准备去走婚桥,路过一个寺庙,钱越遵照老妈的指示:“见菩萨就拜” 老老实实去烧香磕头。</p> <p class="ql-block">走婚桥,横跨草海,有300余米,是摩梭男女约会的地方, 摩梭人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白天,成年摩梭男女在聚会上以舞蹈、歌唱的方式对意中人表达心意。男子若对女子倾心,则在白天约好女子后,于半夜前往女子的“花楼”(指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间)。在这里,男性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夜幕降临,走婚桥上来往着赴约的“阿注”们。走婚桥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爱情鹊桥,原有的老桥有近百年历史,木头已经腐烂,现在走的是新桥,</p> <p class="ql-block">走婚桥横跨的草海,面积有九千余亩,由于长年的泥沙淤积,湖水较浅,因此生长有茂密的芦苇,据百度介绍,草海是一个聚宝盆!不仅鱼虾多,而且在那芦苇丛中处处可以拾到野鸭蛋。,寒冬季节,翠色苍茫。一日当中水色多变,黑压压的水鸟,在那里随波逐流。可能季节不对,我们并没看到翠色苍茫,只见满湖枯草,却也有些野趣。</p> <p class="ql-block">绕过草湖,便到了大落水村(落水码头),岸边停满了猪槽船,这是泸沽湖特有的猪槽状独木舟,(貌似现在不是独木舟了)各位查“大鱼出水口”的传说就知道猪槽船的由来了。</p> <p class="ql-block">码头上又有游客在喂食,引来无数“海鸥”竞飞,</p><p class="ql-block">回里格村时经过红崖观景台,不想下去了,就在车上看了一下,景色不错,这样就回到里格半岛,结束了一天的大环湖。</p> <p class="ql-block">3月8日</p><p class="ql-block">今天,计划是回丽江,如果来得及准备到束河古镇逛一下,一早,就联系马大姐,想早点走,可她和我们七花八花的就是不肯走,后来才知道有几个散客要回丽江,出的钱比我们多,她想拉那几个游客,最后还是把我们卖给她表弟,让她表弟送我们回丽江,磨磨蹭蹭到10点多才开始返程。</p><p class="ql-block">其实马大姐的表弟倒是个不错的彝族小伙子,是师专的毕业生,可惜没机会当教师,车也开的不错,很稳当。半路上还停车让我们远眺玉龙雪山,拍了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到丽江的路基本都是盘山道,低头就能看见山坳里的小村庄 ,村舍点缀在层层梯田之中,一幅田园诗画般的景色。就是路况不太好,现在已经在修高速公路,过两年,到泸沽湖就方便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才回到丽江的忠义市场,到束河是来不及了,只好在丽江古城转转。今天正好是三八妇女节,又是纳西族的三朵节,(农历二月初八)是纳西族祭祀本民族的最大保护神“三朵神”的盛大节日,这天,纳西族同胞要在自家烹制食品,烧香祭拜“三朵”,还要郊游野餐,举行赛马、对歌、跳舞比赛等文娱活动。</p><p class="ql-block">丽江古城到处是出游的纳西族妇女,身穿披星戴月的民族服饰,色彩明艳,其他少数民族妇女也很多。</p> <p class="ql-block">丽江有很多特色小吃,我们吃了鸡斗粉,饵丝,炸土豆,包浆豆腐,拌上各种佐料,还蛮好吃的,还品尝了一种食品,是云南十八怪之一,叫乳扇。</p> <p class="ql-block">联系上旺吉,这是我们找的藏族司机,准备到香格里拉就包他的车,谈好价格500元/天,吃晚饭时喊上他,大家见了面,人很朴实,说话还有点腼腆,感觉还满靠谱的。约好了明天早上在忠义市场接我们。</p><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去逛丽江古城的中心四方街,(四方街自古称为“大研”。这里四周青山,坝内碧野,泉水萦回,形同碧玉大砚,故有此命名,明清时已是滇西北商贸枢纽,是茶马古道上的集散中心)。四方街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以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其四周6条五彩花石街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置身其中,仿佛步入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景象。四周店铺客栈环绕,是丽江最热闹喧哗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店铺多卖些围巾,民族服装,银饰,旅游纪念品等,人太多,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向前涌,也不知看了些什么,感觉太闹腾,不由得想起越南的惠安,想起惠安柔和的夜晚。</p> <p class="ql-block">3月9日</p><p class="ql-block">早晨7点,就坐上旺吉的车,汽车走214国道(滇藏公路),今天计划是上午去雄古观景台,长江第一湾,虎跳峡,下午就直接到德钦的飞来寺住宿,香格里拉准备回来时再玩。这样时间安排就不是很紧张,路上见到好的景色随时下车。旺吉建议我们住十三白塔观景台,这样不用买飞来寺的门票(150元联票,三个景点飞来寺,十三白塔观景台,月亮湾),第二天看梅里雪山的日出也方便,大家都同意.</p><p class="ql-block">这是丽江雄古观景台,能看到玉龙雪山。</p> <p class="ql-block">长江第一湾是指金沙江与澜沧江怒江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形成了三江并流的壮丽景观。到了香格里拉县的沙松碧村,突然来了个100多度的急转弯,转向东北,形成了罕见的"V"字形大弯,“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可惜这奇观我们没看到,那观景台离第一湾太远了看不清楚。</p> <p class="ql-block">车经过迪庆州(州政府驻香格里拉县城),沿着金沙江走了不久,就到了虎跳峡。金沙江流经长江第一湾之后,忽然掉头北上,从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之间的夹缝中硬挤了过去,形成了世界上最壮观的大峡谷,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从上峡口至下峡口,落差达210米,我们只去了上虎跳,(三个峡口至少两天,而且越往下越惊险,无论体力和时间我们都不行)。</p><p class="ql-block">丽江虎跳峡,初始,水流平缓,清明透彻的江水悠悠流淌</p> <p class="ql-block">沿着栈道往下走,渐觉水流湍急,水势汹涌,</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上虎跳是峡谷中最窄的一段,江面最窄处仅30余米,其江心雄踞一块巨石,横卧中流,如一道跌瀑高坎陡立眼前,把激流一分为二,惊涛震天。传说曾有一猛虎借江心这块巨石,从玉龙雪山一侧,一跃而跳到哈巴雪山,故此石取名虎跳石。现在是枯水季节,已是石乱水激,雪浪翻飞,声震山谷,据说到了汛期,更是狂涛汹涌,飞瀑腾空,山轰谷鸣,惊魂摄魄,声闻数里。</p> <p class="ql-block">看过虎跳峡已是中午,旺吉带我们到他大哥开的饭店吃饭,就在虎跳峡镇。叫格桑花饭店</p> <p class="ql-block">滇藏公路(214国道)全长1930公里,是一条集险、奇、美于一身的入藏通道。我们走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盐井一段,行程约500公里,这是途中的哈巴雪山</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便开始踏入藏民居住的地方,经过香格里拉(中甸),没进去,准备回来时再去。</p> <p class="ql-block">沿着香格里拉大峡谷走,就到了依拉草原,网上攻略说 7月的依拉草原,宛如碧波荡漾的海洋,上面浮满数不清的鲜花、玫瑰红的野芍药、野菊和说不出名的各色香花野草,与秀丽的纳帕海、美丽古老的依拉村连为一体,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可惜季节不对,什么花都没有,就没下车。(旅游总是要留点遗憾的,这样才有兴趣旧地重游)。</p><p class="ql-block">纳帕海是个季节性高山湖泊,其三面环山,一面与大中甸盆地相连。此湖在夏末秋初大量积水,到冬春季节,明水面缩小,荡漾的湖水就变成大片的沼泽草甸。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么个大草甸,不过,远山如黛,草色金黄,倒另有一番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途径奔子栏,214国道穿越而过,这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奔子栏渡口爲滇藏茶马古道上有名的渡口,从古到今都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中甸出喇嘛。建水出豆腐。大理出普洱茶。丽江出好老婆。奔子栏则以出能干的赶马人闻名。</p> <p class="ql-block">旺吉指给我们看,这就是著名的喇嘛寺--噶丹东竹林寺,格局与香格里拉的松赞林寺差不多,规模要小些。东竹林寺在文革期间被破坏殆尽,后来是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捐善款,寺院才得已重修,恢复旧貌。时间关系,我们没下去。</p> <p class="ql-block">车在峡谷中盘旋前进,公路逐渐攀升,海拔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雪山也越来越近,从远眺雪山,到触手可及,这是在平原地区从没有过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这是离德钦县城约30公里的白马雪山垭口,海拔4292米,是云南境内目前海拔最高的公路线段,也是迪庆州的(德钦县和香格里拉县)区界。风大得感觉嘴都张不开,也很冷,话都说不出,没敢多停留,匆匆忙忙下车拍了张照,走人。</p> <p class="ql-block">在山路上盘到晚上7点多。天都快黑了才到十三白塔观景台,(又叫雾浓顶观景台).梅里雪山以其巍峨壮丽、神秘莫测而闻名于世,山脉绵延达数百里,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接,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3座,称为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达6740米,是云南的第一高峰。藏传佛教的八大神山之首,这十三座白塔是对应一字排开的太子十三峰而修建的,是藏民对梅里雪山敬仰和膜拜的象征。(据查:白塔的意思可分为三类,一是迎宾塔,二是平安塔,出远门时顺时针绕</p><p class="ql-block">三周能保平安,三是镇邪塔,多建在寺院,这十三座白塔是属迎宾塔)</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就是雾浓顶客栈,一个很江湖的名字。给我们的三间房(100元/间)中有一间是楼上的景观房,坐在房中就能看到正对面的梅里雪山,打算明天早晨要是实在太冷,就在家里看日出了。</p> <p class="ql-block">山上条件很艰苦,早晚温差特别大,水管冻住了没有水,只能到厨房用水桶拎,在海拔3700米的高原上,走快了都觉得吃力,别说拎水了,还好有电,我们烧了热水,插上电热毯,不然,这么冷的夜晚肯定受不了。</p><p class="ql-block">房间没空调,很冷,游客们都喜欢坐在大厅里,围着火炉,天南海北的聊天。讲讲各自旅游途中的趣闻趣事,其乐融融,这是在其他旅馆里没有的。</p> <p class="ql-block">经营这家客栈的是一对小夫妻,和我们在泰国认识的小江一样,也是到这里旅游,喜欢这里就留了下来。真心佩服这些年轻人,恣意洒脱,敢想敢做,喜欢这里,便留在这里,只为快意人生。</p> <p class="ql-block">3月10日</p><p class="ql-block">早上出门时,天刚有点亮光,(这里和江苏有点时差,实际已7点钟了)外面很冷,也不知多少度,我们把所有带上山的衣服全穿上,身上还贴了暖宝宝,(千里迢迢过来,就是想近距离的更清楚的看日照金顶,没冷到无法忍受的地步,我们也不想坐在家里看)</p><p class="ql-block"> 等了很长时间,曙光初现,可是却迟迟没有朝霞,云雾缭绕,好像阴天的样子,大家心里都很失望,心想今天可能没戏了,桂琴已经冻得回客栈了</p> <p class="ql-block">就在这时,一缕阳光突然出现,就像一道佛光照在梅里雪山的主峰上,</p> <p class="ql-block">霎时卡瓦格博峰上出现一个小金顶,(大约早上8点左右)</p> <p class="ql-block">很快,金色向下漫延,金顶越来越大</p> <p class="ql-block">一会儿的功夫,日照金顶就变成了日照金山,依次是布廻松阶吾峰,卡瓦格博峰(主峰)玛兵扎拉旺堆峰</p> <p class="ql-block">从其他角度观赏梅里雪山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梅里雪山是藏民心目中的神山,据说是有缘人才能看到日照金顶,我们来的第一天就看到了,运气不是一般的好,看来真是和神山有缘,以后定能得到神灵庇佑。</p> <p class="ql-block">早饭没在雾浓顶吃,准备到盐井去,在德钦县城一家小店吃的藏粑粑和酥油茶,这是第一次喝酥油茶,味道还不错,和想象的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都说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我们坐汽车就没这些忌讳了,一路观赏美景,减了不少旅途疲劳。沿着澜沧江一直向北走,准备进藏。</p> <p class="ql-block">“下面就是我家”,旺吉在告诉我们他家就住在山下澜沧江边的一个小村庄</p> <p class="ql-block">今年3月1号,昆明火车站发生了一起歹徒袭击的暴力事件,交通要口都有武警巡逻,我们是3月5号进滇,还是感觉到云南戒备很严,这是进藏前的一个卡口,旺吉拿我们的身份证去核查,前面已查了几次身份证了。</p> <p class="ql-block">前面就是云南和西藏的交界了,大家都有点兴奋,我们六人中除了高晓华去过西藏,其他几人都害怕的不敢去(怕高原反应),这次来滇前20天就开始吃“红景天”了,也不知是不是吃“红景天”的原因,到了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反应不是很严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看来,以后进藏还是有希望的。</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到了西藏境内的盐井镇,旺吉带我们到一家面馆去吃当地的特色佳加面,面馆内布置得很有民族特点,就像到了藏民家里,藏族小姑娘热情好客,</p> <p class="ql-block">原来佳加面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20元/人,尽吃不限量,其实面的味道也就那么回事,倒是吃的方式有点特别,一碗里就一筷子面,吃的时候店家就端着托盘站在一边,你吃一碗,她就添一碗,还热情的劝你多吃点,那藏族小姑娘更是一边添面一边说‘给个面子嘛,多吃点’,那感觉就不是在饭店,而像在藏民家做客,主人客气的劝吃一样,这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藏民是非常淳朴的,就不知这里完全开发成为景区后,这种淳朴是否能保留下来)</p> <p class="ql-block">每人面前放一盘小石子,自己吃一碗就拿块石子记数,(这种方式很新奇,也给佳加面增添了不少乐趣,回来后各人还津津乐道的和亲友说自己吃了多少碗)我们几个也就吃了12碗到17碗不等,和店里最高记录147碗不能比。</p> <p class="ql-block">盐井古盐田早在唐朝时期就开始晒盐,已有1300年历史,位于西藏芒康县盐井镇澜沧江东西两岸,是我国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种像平房式的建筑,房顶上铺盖着一层雪白的晒盐,这就是盐田</p> <p class="ql-block">两岸的沙滩和悬崖陡坡上,搭建有3200多块盐田,顺江岸,倚山势,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远看去,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盐田都是盐民们自己搭建的,这个传承了千年的古老工艺至今仍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先用粗大的原木搭建骨架,然后在上面横铺一层结实的木板,最后再铺上一层细细的沙土。这样卤水向上可以蒸发,向下可以渗透,简单却非常实用。垂挂下来的是钟乳晶盐</p> <p class="ql-block">藏民每天早晨背着桶、挑着担子下到江边的卤水井取出卤水,再挑上半山腰倒在盐田里。</p> <p class="ql-block">一般先倒自家盐池里沉淀杂质,然后再放进盐田里开始晒盐,直至晒干成盐粒。盐井现生产的盐可分为红盐和白盐二种。(因土质原因,澜沧江西岸产红盐,东岸产白盐)</p> <p class="ql-block">盐民就住在澜沧江边的盐井村内,</p> <p class="ql-block">古朴的小山村</p> <p class="ql-block">桂琴在盐井村和藏民合影</p> <p class="ql-block">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发源于青海高原的唐古拉山,经西双版纳流出境外,盐井一段的澜沧江水流清澈,风光秀丽。</p> <p class="ql-block">两岸错落的古盐田默默的述说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澜沧江畔,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