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鹿塞与王昭君

九龙湾

<p class="ql-block">  鸡鹿塞,汉代通塞北之隘口。位于内蒙古西部的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巴彦高勒)西北,狼山西南段哈隆格乃峡谷南口。</p> <p class="ql-block">  汉代漠北的匈奴人因阴山山脉险峻,只能通过沟谷进入河套平原,因此汉武帝在阴山南路击退匈奴后,就在阴山南麓诸多沟口修建障塞,屯以重兵,鸡鹿塞便是其中之一。后王昭君也是由此出塞,且与夫君呼韩邪单于在内部纷争时期避居于此。</p> <p class="ql-block">  按导航,从高阙塞出来,西南大约10多公里进磴口县就是鸡鹿塞。</p><p class="ql-block"> 车行到离鸡鹿塞古城遗址约一公里的地方,一条小河横在车前,挡住去路。这里是河套地区,推测几千年之前应该是黄河故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保险起见,我们把车停在路旁,自</span>己搭石块桥蹦跳过河。穿过松软的河床沙滩,就到塞城底下。虽然历经千年沧桑,古城依然壮观,威严。</p> <p class="ql-block">  在汉代长城系统中,障塞是整个防御体系重要的组成。“塞”不仅是长城城墙的主体依托,又是军事指挥枢纽、行政管理治所、手工业及屯垦农业基地。其一般选择在沿边要害及东西适中,利于攻防之地修筑。</p> <p class="ql-block">  鸡鹿塞在峡谷中建立,峡谷贯通狼山南北,谷底平坦开阔,曾经是连接中原和漠北的重要通道,许多精彩的历史故事都与它有关。鸡鹿塞是汉朝通往塞北重要的隘口。与古代众多关塞选址原则一样,鸡鹿塞地理位置极其险要,城塞临悬崖建筑,屹立于峡谷西侧,整个城塞全部用自然石块垒砌而成,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头城,其形状为正方形,城墙边长68.5米。</p> <p class="ql-block">  塞城北依汉长城,东邻朔方郡,是汉朝西北的门户。现鸡鹿塞的残墙高7米左右,最高处约8米。城四角设有角台,角台的作用主要是加固墙体,提高鸡鹿塞的防御能力,士兵驻守在角台上,无论是视野面积,射击面积还是脚下活动面积都得以提升。我觉的这角台就是后来长城“马面”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  南墙中部设城门,城门外有瓮城,当有人攻入瓮城,将鸡鹿塞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敌军形成“瓮中捉鳖”之势。</p> <p class="ql-block">  城门内侧依南墙建有登城马道,马道是骑马上城的通道,主要功能是便于官兵登上城台观望敌情,一旦战事在即,士兵可从马道迅速登上城台,进入战备状态。</p> <p class="ql-block">  据考古学家考证,城内建有官兵营房,如今只可见房屋基址,具有一定身份或军队的指挥人员居住在城里,城外南侧的平台上同样发现房屋基址,供士兵居住。在鸡鹿塞北侧300——400米处建有挡马墙,与城塞、长城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充当着汉朝西北边陲的重要军事要冲。</p> <p class="ql-block">  一般来说,关塞往往是戎马狼烟之地,提到边塞,我们便会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会想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荒凉意象。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关隘城塞还充当着和平与交流的纽带。鸡鹿塞前的古道是著名的一段丝路遗址,在2000多年前,这条路更有可能是一幅车水马龙的热闹图景。当然,在边塞地区,繁荣的贸易须以和平、安定的政治环境为前提。</p> <p class="ql-block">  昭君出塞,使鸡鹿塞被赋予了特别的历史意义,让鸡鹿塞在茫茫大漠边疆闪耀着和平的光辉,记录着汉匈双方贸易往来和友好动人故事。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远赴长安,汉元帝将王昭君以公主身份赐予单于为妻。王昭君同单于出塞,就是途经鸡鹿塞由哈隆格乃峡谷前往漠北的。后来,因内部纷争,他们夫妻曾避居鸡鹿塞石城达八年之久。据说王昭君在鸡鹿塞居住期间,清晨有雄鸡高唱,傍晚有阵阵鹿鸣,当地人认为这是吉祥的象征,所以将这座塞城取名为“鸡鹿塞”,体现了人民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这座要塞的修筑因昭君的典故而成为一个时代平安祥和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都说西北边境苦寒,当汉宫上下纷纷避之不及的时候,王昭君却挺身而出。从那时候起,她就背负起安定边塞、传播文化的使命。对于即将远嫁他乡的昭君来说,或许多年后已经忘记了汉宫的青砖绿瓦,忘记了曾经共事的宫人,但是她会永远记得鸡鹿塞的飞雪,记得戍边将士那崇敬、坚毅的目光。鸡鹿塞,是离她最近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  千年古塞,悠悠岁月。汉代建立起了城塞与墙体、亭燧等相结合的较为完备的长城防御系统,让处于较为安定的社会局面中的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接触频繁,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并为后世民族融合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在鸡鹿塞上凝望,仿佛鹿鸣安然于身后,商旅驼队跃然于眼前,琵琶声声入耳,诉说着长城内外一段段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 ~ ~ ~</p> <p class="ql-block"><i>作者简介:</i></p><p class="ql-block">郭雁平 网名 九龙湾</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48471377</p><p class="ql-block">内蒙古 呼和浩特</p><p class="ql-block">美篇认证 旅行领域优质作者</p><p class="ql-block">爱好:摄影 旅行 历史 长城探查</p><p class="ql-block">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 </p><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摄影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副秘书长</p><p class="ql-block">多年来以古城遗址、万里长城为选题行走于荒野古堡、长城沿线,拍摄了大量作品。作品散见于各地报刊杂志、媒体平台,曾多次参加省市级摄影展并获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