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炊”趣事 游戏背景 <p class="ql-block"> 秋收时节,种植园里瓜果飘香,又是采摘的好时机。无花果留恋着把最后一茬果子的香气留给了秋天。孩子们一边采摘无花果,一边聊着天。</p> <p class="ql-block"> 芮芮和兰兰不为所动,蹲在地头鼓捣着手里的枯枝,原来她们在做“烧烤”呢!</p> 游戏过程实录 <p class="ql-block"> 随着老师的关注,更多的孩子参与到她们的“烧烤”游戏中。 他们先用枯枝把落叶串成串,再用两块砖对立,做成“烧烤架”,开始“烤牛肉”、“烤面筋”、“烤茄子”……。</p> <p class="ql-block"> “你们有烤鱼吗?”芷萱对做烧烤的小伙伴们发问,于是几个孩子又找来野蒿做鱼线,落叶做鱼饵,找个“小池塘”钓鱼去了。</p> <p class="ql-block"> 钓到了“鱼”还不忘记放在“烧烤架”上烤一烤。“放点盐、放点辣椒、放点孜然……”在孩子们稚嫩的语言中,“烤鱼”已然有了各种各样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晨晨并没有被这群热闹的小朋友吸引,自顾自的在一边玩呢。走过去一探才知道,原来他也有自己的游戏。“老师,你看,我这是“葡萄啵啵”。“葡萄啵啵是什么呀?我尝尝!”我假装不知的问他。“是奶茶,好喝的很呢!”他自信的回答。我便拿起“吸管”,“喝”了一口:“啊!真好喝,真的是酸酸甜甜呢!”。淘淘举起一大块泥块说:“我这是大鸡腿!”</p> <p class="ql-block"> 淘淘说:“晨晨,我们也来玩烧烤游戏吧!把这个砖立起来放,做个烧烤架!”“我不要,我就要这样放,这里是点火的地方,这里是冒烟的地方……”“放点冰块,搅一搅……”晨晨坚持这自己的游戏,淘淘也跟晨晨一起玩起了做奶茶的游戏。</p> <p class="ql-block"> 另一边,几个孩子找到了新的“灶台”,台面上放“锅”,台面下的孔洞放“柴”,野草、树叶都成为孩子们锅里的美食---“我们来做西红柿鸡蛋汤吧!这个黄色的就当鸡蛋……”</p> <p class="ql-block"> 做个美味的蛋糕吧!再来点装饰。</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烧烤”、“蛋糕”、“冰激淋”来和我分享,“我放的辣椒粉,还有一点甜甜的什么……”;“我放的是胡椒粉”;“我放了番茄酱,没放辣椒,因为我不吃辣”。孩子们介绍的可认真了。</p> <p class="ql-block"> 随着孩子们“美食”的出炉,游戏也接近尾声,孩子们自发的收拾起了“炉灶”。</p> 游戏活动反思 <p class="ql-block"> 游戏“野炊趣事”是由孩子们自发、自主、创造性的开启的游戏活动,此次游戏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孩子们体验到游戏的随意性和趣味性。在游戏中,幼儿能够通过模拟生活中的角色和活动,提升他们的角色扮演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交往能力,同时也能在实践中学习到一些动作技能,如串、搅、撕、捻、撒等。</p><p class="ql-block"> 游戏“野炊趣事”是由孩子们自发、自主、创造性的开启的游戏活动,此次游戏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孩子们体验到游戏的随意性和趣味性。在游戏中幼儿能够通过模拟生活中的角色和活动,提升他们的角色扮演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交往能力,同时也能在实践中学习到一些动作技能,如串、搅、撕、捻、撒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幼儿与游戏环境和材料充分互动:</span></p><p class="ql-block"> 在游戏中幼儿与游戏材料充分互动,随着游戏的深入不断变化游戏材料、角色身份和活动内容。他们把落叶想象成肉片、茄子、面筋、鱼饵和鱼;把泥土想象成碳、鸡腿、调味料;把废旧的碗、杯子当做锅;把砖做成烧烤架、灶台、微波炉等,孩子们不断依靠想象,来变换游戏材料的功能。</p><p class="ql-block"> 随着游戏的发展,幼儿的角色身份和活动内容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烧烤到做奶茶再到炒菜做蛋糕,孩子们使用游戏材料的水平越来越高,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合作也越来越默契,孩子们能够考虑到同伴的感受,也能合理的进行分工合作,每个孩子都能在游戏中体验到自由和快乐。</p><p class="ql-block"> 可见这种低结构、没有预订玩法的原材料,对孩子而言,有无限的发展的可能。不仅在游戏中无形的锻炼了幼儿的动作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也具有独特的价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教师的回应与支持:</span></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师,在发现孩子们自发开展的“野炊”游戏时,能够根据幼儿意愿把采摘活动转变为自主游戏活动,并随着游戏的发展,及时为幼儿提供废旧的碗和水杯,丰富游戏材料,促进游戏的进一步发展。在游戏中,教师也以参与者的身份品尝幼儿的“食物”,帮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在游戏后,教师也引导幼儿对游戏场地进行收拾整理,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游戏活动中,教师有效地扮演了游戏的支持者、推动者、参与者和观察者。</p> <p class="ql-block"> 本次游戏是幼儿随机发起的游戏,所以教师对游戏没有太多的预设,这就需要老师有足够的专业能力才能够有效的把握游戏中存在的教育契机。比如在幼儿烧烤、炒菜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丰富游戏的内容,例如在炒菜和串烧烤前,要先摘菜、清洗;在幼儿做奶茶的时候,可以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例如,奶茶可以做成少糖或者不加冰,奶茶虽然好喝,但是要少喝;在游戏中,孩子们也提到了去“买”材料的话题,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数学经验进行“购买”,从而丰富游戏内容,提升游戏的学习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