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一个旅行者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总会有那么一个地方或是一处风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值得带上虔诚的心,去追寻,去探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譬如那一座座巍峨的雪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 <p class="ql-block"> 川藏北线是一条很少被旅人列入首选的进藏线路,它不如南线那样赫赫有名,景色也不似滇藏线跌宕起伏,但它特有的神秘感一直牵动着我的探索欲望。人们常说,只有走过G317线,才算探索了川藏的人文风光底蕴。这里不是呼伦贝尔,却有着层林尽染中奏响边陲的牧歌;这里不是喀纳斯,却有着晨雾笼罩的迷人村落。在这2320公里的道路两旁,高耸入云的雪山、沁人心脾的草原、如梦如幻的河流、随风飘扬的经幡,金碧辉煌的寺庙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川藏北线独具风采的大气山水。</p> <p class="ql-block"> 当唯一保存完好的骷髅墙、高耸入云的萨普神山、壮美瑰丽的布加雪山冰川、天空之寺孜珠寺、雪山下的德格印经院、红色觉姆岛亚青寺、五彩斑斓的川北风光都一一闯入眼帘时,你会发现这是一个谜一样的世界!伴着川藏线上一年中最好的时光,我们相约而行,开启我们的川藏北线317之旅,一同行走在川藏古道,解读藏地密钥,共享一次无与伦比的人文风光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 那曲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怒江上游,因此盛产冬虫夏草,享有“藏北江南、虫草之乡、秘瀞娜秀”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在那曲境内还有以羌塘大草原为代表的藏北大草原,这是西藏最为标志性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从拉萨到比如,一天历经四季,念青唐古拉山伴随左右,羌塘大草原遍野金黄。当然还有橙色的“坦克”和橙衣的我。</p> <p class="ql-block"> 比如天葬骷髅墙,位于达木寺内,是全西藏唯一保存头骨的天葬台。庄严肃穆的天葬台,盘旋飞翔的鹰鹫,举世无双的天葬场面,形成一个神秘世界,吸引着无数有缘或无缘走上西藏高原的人。</p> <p class="ql-block"> 浑然天成的怒江第一拐:奔腾怒吼的江水,在这里文静而优雅地转出怒江第一拐。这里江面宽阔, 水流平缓,让人根本感觉不到眼前就是“怒”江,而是一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然图画。在这里,人们虔诚地堆上了尼玛堆。</p> <p class="ql-block"> 在前往萨普神山的路上还可以见证唐蕃古道、茶马古道文化遗迹。</p> <p class="ql-block"> 比如至羊秀,翻越海拔5072的夏拉山,雪峰在阳光下连绵。风起云出岫,仙雾缭绕,山谷中金黄与绿色交错,河水碧绿清澈,牦牛在桥上晃悠……</p> <p class="ql-block"> 西藏的每一寸土地,都已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诸神共生于此,万源共存于此,这里的每一座山,便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我们到过遥远的“世界中心”冈仁波齐,也到过世界最高峰的珠穆朗玛大本营;我们到过最美山峰的南迦巴瓦,也到过山南的经典库拉岗日......但西藏之大,没有人会走完这里所有的秘境。和藏区所有的神山不同,有一座神山,是只有当地的老藏民才知道的隐秘角落。虽然游人罕至,但同样也是藏地受人崇拜的信仰朝圣之地。他在一片鲜有人至但又极易接近的地方悄然而立,直到2017年,这座神山在户外达人舒小简的一篇文章中出现,才被大众所认知。他就是萨普神山。在文章中,小简就这样描述道:“萨普就像隐居武林的绝世高手,若仍然藏身,武林平静。但若是现身,整个武林都要翻天覆地。”</p><p class="ql-block"> 萨普神山,我从远方赶来,赴你一面之约!</p> <p class="ql-block"> 萨普神山,也称“萨普棍拉嘎布”,海拔6956米,位于那曲比如县羊秀乡普宗沟境内,是念青唐古拉山脉东部的最高山。他静默在此,矗立千百年,周围群山环绕,主峰也被尊为当地的神山之王。这里冰雪皑皑,云雾缭绕,在没有被人窥探之前,他是遗落在藏北最绝世的珍珠。这里有上百块碎裂的冰川,它们在静卧的蓝冰湖面上悠然漂浮,把傲人的山尖倒映在此,像幻影也像正在真实发生的奇迹。山脚下的湖泊在冰冻的世界里骤然成冰,化作时间最美的凝花,与破裂的冰块一起似动非动,不是极地,却有着极地所有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萨普有着世界上都极为罕见的完美几何,洁白剔透的外形下是气度非凡的坚硬身躯。比萨普更高大、更雄伟的雪山很多,但他们都没有萨普独特。在某种特定的角度下,萨普的二儿子完全是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造型,完美的几何图形甚至会让人怀疑这到底是人为还是天造。他刀削般的棱角和看不出任何瑕疵的等边,无一不在显示造物主的鬼斧神工,而这也不是最震撼的。在萨普二儿子的身旁,仔细一看,你会发现还有一个完全缩小版的金字塔,他就是萨普的私生子了。如复刻一般,两座一大一小的等边三角形在缥缈的云层下相依,真的像是某种神意。</p> <p class="ql-block"> 放眼世界各地,尽管神山分布各地,或大或小,每一座都会有他们存在的各种意义,但如果要找到其中最让人难忘的,萨普一定位居前列。因为你很难在众多的雪山中,找到一座可以比萨普更独特的。萨普神山其实是由萨普群峰组成,在当地藏民们的眼里,他们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没有神与恶魔的生死大战,萨普一家只有让人唏嘘的爱恨情仇。</p> <p class="ql-block"> 萨普冰川,巨大的冰川落差,宛若高墙,好像组成了一个高高的舞台,萨普群峰就站在这高台之上,上演着绝世的画面。 圣湖在阳光下碧绿如玉,深处如蓝宝石般深邃迷人。碎裂在高墙下的冰块层,随着高原的风悉数散开,每一块遗留在湖中的冰,都恰到好处地装饰着这绝境之地。沿着湖边吹着山间清冷的风走走,看着眼前的湖光山色和偶尔路过的牦牛,仿佛这一刻被所有世间的美好包围。在湖边坐下来发呆,或靠在湖边的经幡,晒晒暖暖的太阳,听听流动的水声和山间吹过的风声,一切就这样一点点被治愈着。如果说西藏是一本书,那么萨普就是全书中最无可比拟的一页。冰川、雪山、圣湖、星光……偶然一瞥,见之难忘。</p> <p class="ql-block"> 当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雪峰慢慢披上金色的外衣,此时一切的言语都无法形容它的美丽内心的澎湃,只有见过的人才能明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绝世秘境、雪山深处的伊甸园、冰峰桃花源.....它不是藏区八大神山,却有如“黄山归来不看岳”般的气场。人们总喜欢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来形容极致景观,而萨普则是此类形容的天花板。走进萨普神山,所谓净土,大抵如此。</p><p class="ql-block"> 独一无二的山峰造型,高大壮阔的连绵冰川,微云漾漾的蔚蓝圣湖,在这里汇聚成令旅行者们心驰神往的圣地。从无人知晓到访客纷至沓来。雪山下的草甸与雪莲花一岁一枯荣,无论喧嚣与宁静的更替。</p> <p class="ql-block"> 告别萨普,驱车前往边坝,我在海拨5千米的云上秋千等你。</p> <p class="ql-block"> 边坝三色湖不同于其他湖,她好像是揉合了藏地湖泊的精华,形成了“奇、神、秀”的独特风姿,如断似连的大片湖面,被布满奇树异花的岛屿一般的低石、山、切割成不规则的三块,在阳光下湖面颜色各异有黄、白、黑三色,远处有雪山作景,近处有树木倒映,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三色湖,最吸引人的便是它多彩的水色,远远望去,三色自成一体,互为烘托,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白湖也称错嘎湖,观音菩萨是守护神。常年积沙淤积湖底,湖滩沙石呈白色,湖水最终注入怒江,湖水清澈可见水藻。</p> <p class="ql-block"> 阳光下,达宗遗址静静耸立,依稀看出当年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黑湖也叫错那湖,金刚手菩萨是保护神,呈“Z”字形,依山绕行,山影遮掩,黑色岩石山体直浸湖底,远远看去,水深幽黑。</p> <p class="ql-block"> 黄湖也叫错斯,文殊菩萨是护佑神。湖水浑浊,富含黄色矿物,是个死水湖。牦牛在湖边休憩,人们也在岸上搭起了帐篷。</p> <p class="ql-block"> 晨曦中,离开边坝,前往丁青。山上眺望,边坝县城在晨光下一派宁静。路上雪峰相伴,怒江偶尔一现,风光如画。</p> <p class="ql-block"> 山路崎岖,车辆也不多见。趁休息时间,凹个造型吧。☺️</p> <p class="ql-block"> 布托湖位于澜沧江支流色曲河的腹地,是两个平行排列的高山湖泊,海拔4560米至4600米,两湖相隔约5公里。布托措青湖面积约9平方公里,布托措穷湖位于措青湖的东面,面积约6平方公里,如同两颗镶嵌在雪山草原上的蓝宝石一般,波光粼粼、闪闪发光。溪流纵横,雪山高耸,美如仙境。湖水碧绿,是高原上天神遗撒的“两滴眼泪”。冬天的布托湖,四周被雪山环绕,美如童话世界一般。蓝湖之恋,一眼沦陷,定格最美的遇见!</p> <p class="ql-block"> 一次偶然在朋友圈中刷到了云雾缭绕的孜珠寺,那是一段航拍的视频,视角从云雾中穿梭,山峰高耸入云,错落有致的寺庙点缀在丛山之中,在云的深处,山的高处,孜珠寺壮丽无比,震撼人心,一种渴望悠然而生。这次,终于有幸一睹其真颜了。</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如果西藏是一片净土,那么孜珠寺就是净土中的净土。迎着清晨的薄雾,我们从丁青县城出发,驱车踏过泥泞水洼,驶过宛如一线天般的崎岖峡谷,穿过代表六道轮回的盘山公路,在山中精灵使者们的引领下,在龙脊之上,海拔4800米的地方,终于遇见这座西藏的“天空之城”——孜珠寺!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雍仲本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p> <p class="ql-block"> 据书籍记载孜珠寺是观音菩萨的道场,藏语中“孜珠”为“六座山峰”的意思,因为孜珠神山上有六座山峰,且每座山峰被僧人冠以不同的名称。这六座山峰象征着观音菩萨用慈悲和智慧度化的六道众生,并引导教化他们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代表六度万行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以及对众生的贪婪、愚痴、嗔怒、傲慢、嫉妒、邪见的对治之道。孜珠山与阿里的冈仁波齐、林芝的苯日神山,玉龙的梅里雪山并尊为苯教四大神山。山体因为富含铁元素,形成了红色山脉,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宛若一副宏大的壁画。这里异峰突起,挺拔险峻,怪石嶙峋,禅祠叠叠。阳光慢慢地洒向孜珠山,勾勒出山峰的轮廓,眼见雪山渺渺,耳闻钟鼓悠悠,这一刻,美极。这是青藏高原最隐秘的修行地。</p> <p class="ql-block"> 这片圣洁的修行之地,吸引了不少虔诚之人前来朝圣、修行。曾有高僧说道:“普通他处修一年,不及此地修一月。”可见此地殊胜加持力度之强。纵观孜珠山间大大小小的屋舍、宫殿,似如一个个修行的洞穴,悄然诉说着传奇。寺庙间梵音淼淼,佛台前灯火长明,任时光流逝,时间千变万化,孜珠寺归然不动。</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有幸在大殿开启时,从正门进入殿中祈福。然后顺着栈道来到了不远处的观景台凝望远方,万山磅礴,巍峨壮丽,使人震撼不已。一只苍鹰掠过天际,阳光散布整个山头,孜珠寺的大殿,在阳光的照射下,金碧辉煌,令人肃然起敬。孜珠寺,连同周围的佛学院、洞窟,伫立在孜珠山上,峰峦叠万重,隐匿于云端,隔绝了人世间的纷繁扰乱,像一座天空之城,更是尘世中的佛国净土。低沉悠远的法螺声再一次响彻上空,伴随着阵阵鼓声,打破了一切的宁静,直击人的心灵。我站在观景台上,用手扶着栏杆,静静凝望着这一切,放空了思绪,只想和这里的山融为一体,虔诚的伫立着,接受这这一刻对内心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 在佛学院旁边的小茶馆倚窗坐下,试一壶喇嘛调制的青茶,在梵音中静思。</p> <p class="ql-block"> 从孜珠寺出来后,我们一路行驶,<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无意间来到西藏昌都的卡玛多塔林。这个位于路边的景区,基本看不到游客。只看到当地的藏民在转佛塔。</span>卡玛多塔林,位于昌都地区类乌齐县曾经有108个塔,如今剩下几十座。佛塔的造型各异,别具一格,看着神圣而庄严。这里有要求严格的八佛塔,也有方形的佛塔,有的佛塔几米高,有的不到三米,还有很多石头上,雕刻着六字箴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一日,闭目在经殿香雾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p> <p class="ql-block"> 五百多年历史的强巴林寺位于昌都镇内的昂曲和扎曲两水交汇处,它巍峨地依附在横断山脉之下,耸立在古冰河切割而成的红壤层上。歇山式金顶,院落重叠,殿堂林立,金碧辉煌,规模宏伟,堪称藏东寺庙的经典之作。红土、红墙、红衣的僧人,是强巴林寺给人最强烈的印象。也许没有任何一种红,能彰显出如此强大的、足以穿透岁月与生命的力量!强巴林寺就像雪域高原的另一个世界,极目望去,宏伟的建筑、湛蓝的天空、苍茫的草原、亘古的雪峰,每一颗迷失的心,在这里都能找到未来的光。</p> <p class="ql-block"> 德格印经院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宝库”盛名。印经院内收藏的藏族文化典籍最为广博、门类最齐全,在藏区三大印经院(拉萨印经院、拉卜楞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中位居首位。德格印经院是德格 42世土司却吉丹巴泽仁创建,始建于清雍正7年,距今260年历史,至今还沿用古老的调版印刷术,这种印刷藏文经书的方式已经被收录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印经院的库房里, 存放着20多万块印版, 这些印版中, 有经文,有史籍,有画版, 储存了藏族文化中70%的古籍。悬梁上刻着精美的纹饰, 德格印经院从传统的藏式建筑, 到经架上重重叠叠摆放的木刻印版乃至精美的壁画、雕塑等, 都是珍贵的文物。今天,我们慕名而往。</p> <p class="ql-block"> 穿过现代化的步行街,德格印经院醒目地耸立在那里,高大的红墙前转经人川流不息,慵懒的狗趴在路旁悠然酣睡。</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印经院,刹那间就会被一种古老的历史气氛所打动,色彩浓烈而显肃穆。狭长的院子整洁如初,精美的壁画、奢华的装饰散发出浓郁的宗教气息。墙边整齐地码放着备用的纸张,僧人和工人各自忙碌着。院子左边清洗印经板的水池没有丝毫变化,工人仔细地刷洗着印经板,血红色的墨顺着手臂流下,染红了整个水池。</p> <p class="ql-block"> 藏经阁占据着主殿的大部分房间,光线暗淡,隐约可以看见靠墙排列堆放的一层层木架子,上边插满带手柄的经版。据说总共有32万块,经版依照门类,分作丹珠尔经、甘珠尔经等,被小心而密集存放在这里,在幽暗中散发着神圣的气息。阁内摆满了古老的印经板,通道狭窄昏暗,使得从通道尽头窗口射入的光线格外刺眼。宛如穿越时空的隧道,光阴流逝,只有泛着油光的印经板留下了时光的印迹。</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大殿,我们爬上楼梯,在楼梯上就能听到一阵阵紧促而有节奏的呼吸声。这里是印制经书的大堂,印刷是制作经书的重要工序,所以这里也是印经院的中心。有节奏的呼吸声是印刷工人发出的,经书的印刷完全靠人工,每组由两个工人组成,印经师傅两人相对而坐, 书版署于两人之间, 一人用擦板蘸墨涂版, 然后两人同时把一张纸铺在刷好墨的印经板上,另一人用磙筒一滚、揭下, 一页书当即印成。每一张经文都是由一系列完全一样的动作印制完成的,在这个过程,工人伴着印刷动作有节奏地呼吸,动作越熟练,呼吸的节奏越急促。整个大厅多组工人同时印制时,就像一部现代化的印刷机器在运转。有节奏的呼吸已成为德格印经院的一大特点。</p> <p class="ql-block"> 红墙高耸,绿树婆娑,幽静壮观……一缕阳光照在红墙上、照在地上刻着经文的木刻板上,折射出一种神圣感。印经院内时光流转,大师手中那承载着民族文化和“善地德格”记忆情感的雕板,在向网络时代的我们讲述“滴水穿石”的故事。在岁月的洗礼下,德格印经院弥漫着沁润着古老印刷文化的馨香,显露出苍劲厚重的人文底蕴。这里或许能包容天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如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在这个高原深处,藏区腹地,竟有着如此殊胜的一座藏文化宝库。</p><p class="ql-block"> 一个上午我们都徘徊在印经院里,或静坐在印经大厅里,见证一页页经文的诞生,听那有节奏的呼吸声;或徜徉在藏经阁“时光隧道”般的通道里,闻着远古的墨香……这都是我不惜代价来到印经院的奢侈回报。</p> <p class="ql-block"> 顺印经院外小路,沿山势向上,经过一路长长的白塔,来到了更庆寺。适逢其举行一年一度历时三天的祈福大会。寺内的广场坐满了藏民,不时有信徒或喇嘛为人民添上暖暖的酥油茶,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经垂询寺内信徒,我们随人流进入主殿祈福,殿内信众们席地而坐,手里拿着经书,虔诚地跟随着大师吟颂经文。我们随人流在仅容一人通过的通道顺时针绕殿一圈,领受萨迦派大师们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穿过雀儿山隧道,玉隆拉措就出现在眼前。俄而,飘起了漫天的雪花,天地间是少有颜色的,只有雪色,雪中莹莹绿意的山湖之色,和倒映在湖中玛尼石上的六字真言,是岁月磨洗过的那种红色。这时候海拔也缓和了高耸,四周的山峰全部戴上了雪帽。在风雪中沿一个缓坡走,挂满雪的云杉、冷杉间沙底红字的玛尼石层叠错落,渐次,玛尼石越来越大,“六字真言”也越写越磅礴,分不清眼前是天空,是雪,还是湖。玉隆拉措就背靠着山,面向草场和针叶林,在雪的缠绵中呈现。大家看到这样的湖,似乎有些猝不及防。先前的大雪已经撩拨起了一路风尘的心,感觉到了碰撞,为此,翻山越岭艰难呼吸几百公里的疲顿也似乎稍稍找到了释怀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 天转眼就放睛了,水光潋滟的湖里,许多耸然挺立、形状各异的石头,虔诚的藏民在石上刻满了庄严的金刚瑜伽母、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观音菩萨、莲花生大师等众多佛像,以及诸佛菩萨种子字和咒语。圣洁无比的六字真言玛尼石浑然天成,在岁月的摩挲中,那气魄与加持融入天地。美丽的阳光从诸佛手中轻轻洒落,穿过无暇的流云,轻抚美丽的玉隆拉措,水波涟漪,拍打岸边的玛尼石,和着拉加寺尊贵僧人们郎朗的诵经声,让人不知身在何处,只觉得吉祥圆满、和乐融融。玉隆拉措的容颜犹如岁月里开出的花,清新优雅。她的宁静秀美形成川藏北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情。若不曾见过玉隆拉措的湖水与流动的白云,或许会遗憾很久......</p> <p class="ql-block"> 沿317公路向甘孜县城驶去,一路秋景。雪山脚下的丹霞小镇令人惊艳。夕阳西下,金山映照,湖面倒影着雪峰,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p><p class="ql-block"> 甘孜县,不愧它的宣传语:“甘孜的甘孜,摄影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听说,在川西高原隐秘的深处,有一个地方叫白玉。</p><p class="ql-block"> 听说因为强大的信仰,那里出现了一座叫亚青寺的震撼寺庙。</p><p class="ql-block"> 听说亚青寺有几万座小房子依水而建,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都听过色达喇嘛五明佛学院,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因其“红色海洋”一样的红房子让很多人过目不忘,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在距离色达喇嘛五明佛学院30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比色达更原始更震撼的修行圣地,它就是亚青寺,一个被称为“觉姆之心”的地方。亚青寺,一个藏在川西高原的神秘圣地,一个让人心灵震撼的修行天堂,一个比色达更原始更纯净的佛教圣地。有朋友和我说过,“如果你想感受一次不一样的旅行,如果你想体验一次真正的心灵净化,如果你想探索一片未被污染的净土,那么亚青寺是你不容错过的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这里也有成千上万的红房子,也有宽广的草原、纵横的河曲密布的湖沼和巍峨的雪山...这里也是很多人一生的寄托,这里也有最干净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亚青寺在藏语中意为“莲花生大士的住所”。是宁玛派最大的寺院之一。它建在四面环山的草原湿地上,寺内建有千间信徒居住的小屋,纵横交错的河流包围了整个寺庙群,就像是一颗鲜活的心脏,在血液中不停的跳动。其中昌曲河围成一个小岛,此岛是世界最大的觉姆(女僧)区,岛外是扎巴(男僧)区亚青寺。这个小岛上密密麻麻的红色棚屋像一片火海,与蓝天白云、绿草河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站在山坡上俯瞰觉姆岛全貌,你会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 亚青寺的修行者们生活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没有热水、没有暖气、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肉食、没有娱乐。他们每天早起晚睡,念经诵经、打坐闭关、转山转水转佛塔。他们用自己的信仰和行动证明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我们绕到了寺院一旁的山坡上,这里是观赏亚青寺的最佳位置。山顶有亚青寺的标志性建筑——一尊巨大的莲花生大士金像,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熠熠生辉庄严肃穆。这里可以俯瞰整个亚青寺,昌曲河穿寺而过,河左边是寺院,河右岸是一座孤岛,上面遍布着密密麻麻的红色房子。河边的山坡上星罗棋布着一种更小的白色木屋,这是专门为觉姆们闭关准备的场所。因仅能容纳一个人,所以被称为“火柴盒”。当寒冬来临的时候,从清晨直至日落,僧侣们将在木屋中打坐不进一粒粮食,修行百日。屋外白雪皑皑寒风凛冽,屋内觉姆心如止水虔心修行。这种近乎苦行僧似的修行,常人无法理解,然而亚青寺的僧侣却用行动在证明着信仰的力量有多么强大。</p> <p class="ql-block"> 亚青寺,彷佛在孤寂中盛开的莲花,跟色达相比,我更喜欢这里的本真。在这里,人们是友善的,动物是自由的,天空是藏蓝的,水是清澈的,一切事物都在自然的轨迹中恰到好处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那一天</p><p class="ql-block"> 繁华落尽,我迷洛城</p><p class="ql-block"> 蓦然听见,君颂真言</p><p class="ql-block"> 这一朝</p><p class="ql-block"> 我听梵音,不为参悟</p><p class="ql-block"> 只为忆起,君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此一瞬</p><p class="ql-block"> 我入定境,不为修真</p><p class="ql-block"> 只为逢君,捻花一笑</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和同行小伙伴顾美女的生日,行驶在317国道上,窗外无时不是诱人的旖旎风光!</p><p class="ql-block">斑斓的秋色仿佛为我俩庆生般竞相争妍。</p> <p class="ql-block"> 一场不期而遇,一次随心之旅,令我们与羊茸哈德相遇。奶子沟附近的羊茸哈德村,正配合光影出演着梦幻般的场景。森林环抱下的美丽藏族村落,这里是达古冰山下的一片净土,既显古朴,又充满了民族的特色。整个村寨被山水环绕,五彩藏家建筑被鲜花包围,藏家文化随处可见,七彩经幡、陈旧的牛皮转经筒、秋叶掩盖下的白塔。。这里依山傍水,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整个村落不惊不扰,与世无争,空气极佳,由于被繁茂的植被环绕,羊茸哈德又被成为“天然氧吧”。一条清澈的小河带领我们前行,一路斑斓,一路生动。房舍与白塔呼应着崇山峻岭;近处的红旗清晰着当下。如果人间有仙境,那一定是羊茸哈德,它美得好似一位绝世佳人,躺卧在自然天地之间,交错的河流是她的血肉,美艳的彩林是她的肌肤。一幢幢彩色的藏族小屋就像是一位画艺精湛的画师用彩铅画在山间的一般,每家每户都种植着鲜花,装点得房子色彩鲜明;</p> <p class="ql-block"> 生活还是需要一点仪式感的。谢谢小伙伴们带给我们俩的惊喜。在这天,湛蓝的天空,满目的彩林为我们添色彩;圣洁的哈达,浓浓的情谊,为我们添气氛。举起杯中红酒,Happy Birthday To Us!🎂</p><p class="ql-block"> 愿我俩:每岁每礼,欢喜且柔美</p><p class="ql-block"> 朱颜长似,头上花枝,岁岁年年。</p> <p class="ql-block"> 达古冰川,那是一个美丽与苍凉并存的地方。山川被四季的大雪掩盖,冰冻或奔涌的河流,生生不息的树,洁白而又纯净的世界,天光淡下来,云在黑夜里, 星在银河里,聚了又散。</p><p class="ql-block"> “最近的遥远”是著名作家阿来对达古冰川最深情的告白.。“不翻山而穿越高山峡谷、不冒雪而置身林海雪原、不登山而屹立群山之巅”是达古冰川最动人的写照。达古冰川,是沉睡了9000年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乘坐着海拔最高的索道缆车,呵气在窗门上,美丽的雪山尽收眼底。来到4860雪山之巅,从索道终点出来穿过幕帘的一瞬间,达古冰川就展现在眼前了。只觉一股寒意扑面而来,这里被长年累积的白雪覆盖,在厚厚的白雪覆盖之下,便是经历亿万年沧海桑田变迁的冰川。整个冰川360℃都是极美的背景,气势磅礴,蓝天白云和冰山融为一体,在阳光下,银光熠熠,美轮美奂。雪山上仿佛铺上了一层银色的毯子,银装素裹,粉妆玉砌,不负南方雪国天堂的盛名。雪山之巅上的蓝色冰川,纯净无瑕。融化的雪水、冰川水寒冷凌厉,在雪山上奔流不止,勾勒出各种形状,造型奇特。这番冰雪境界,人间值得。</p><p class="ql-block"> 冰川之下,半山彩林半山雪。应季的暖黄,纯净的雪白,在秋风抚过的大地留下斑斓的足迹,白雪覆盖着高山,高山承接着彩林,冰彩一体,交织在达古冰川秋风的温柔里。</p> <p class="ql-block"> 沿着栈道一路行走,可以直接走到泪湖,这是中国最美的冰川湖奇观,它就像一颗珍贵的玛瑙,在雪山冰川上闪闪发光,美得让人惊叹。今天没有风,只有和煦的阳光和忘忧的心境,感觉心里暖暖的。</p> <p class="ql-block"> 欢迎来到世界上最孤独的咖啡屋,品一杯温暖香浓的咖啡,望着窗外恢弘磅礴的景象,感受着雪山冰川的安静美好,彷如走进一幅惬意唯美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随着秋季的降临,米亚罗迎来最美的季节。每到金秋十月,米亚罗就像是一个被打翻了的调色板一般,各种色彩在米亚罗蔓延开来,从叶缘泛起的红色,自树梢升起的黄色,还有在树叶边缘镶上金边的阳光,像在山间燃起的千堆篝火,火光四射。橘黄、金黄、深红、暗红或紫红色,各种颜色悄然过渡,所有树木都在竞相释放自己的色彩。微风轻拂,红叶翩跹,让米亚罗的十月美得如诗如画,如同进入了一个梦幻秘境。米亚罗的秋色,较之其他地方,来得更恣意和醇烈。沟沟谷谷,收敛了无尽的夏绿,又大张旗鼓摆开了秋的盛宴。而我们,专程赴宴而来。</p> <p class="ql-block"> 秋日,西南高山环绕密林深处的川西,又一次穿上最艳丽的盛装,而毕棚沟便是盛装上的一抹华丽点缀。它被誉为川西小瑞士,既有波光荡漾的海子,也有巍峨壮阔的雪山,还有茂密深厚的原始森林,尤其是秋季漫山的彩林红叶,好似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正值浓浓秋色的毕棚沟,海子里泛着波光,阵阵涟漪印着金黄;红叶里蕴着秋意,鎏金里浇了火焰。海拔愈高,红叶与莹白的雪山接壤,彩林鲜艳而张扬,雪山巍峨而绵长,倒映在海子中,更添一抹浓烈的秋色。流水潺潺倒映着斑驳彩林,宁静与火红交织交缠,流光溢彩跃然出现。栈道下碧绿的海子,衔接着山坳的深红浅黄,延展到洁白的雪山,再将这一切裹挟在蓝天下,留下一片色彩斑斓。当彩林与碧波海子、雪山天际、青烟漫绕、激流瀑布强强联手,可谓美轮美奂。当秋色携着彩林跌落在毕棚沟,这洋洋洒洒的美,怎能错过?</p> <p class="ql-block"> 初到龙王海,早晨雾气还未散尽,层层飘于水面、山峦,山峰又在湖面落下倒影,人如身临一个朦胧的梦境。秋日的海子,呈现出一派湖光秋色的对称景象。湖面是波光粼粼,山林倒影在湖面轻轻荡漾,薄雾如轻纱般轻轻地舞动着,来演奏一首秋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 拾一枚红枫叶,只见那叶片儿,赤如丹火,却又可亲可近,不带一点矫揉做作;举起叶儿,迎着光线,瞧那细细叶脉曲张伸出,纵横交织在一起,好像是在时光中篆刻的诗句。那诗句是对浓绿夏日的深情追忆,还是对斑斓秋日的无限眷恋?该都有吧。</p> <p class="ql-block"> 镶嵌在雪山密林中间的湛蓝湖泊,云雾缭绕也好、阳光娇艳也好,它都用碧波清流洗净着你身上那股浓浓的都市尘埃。雪山下的彩林,彩林间的雪山,因彩林的暖和雪山的冷之间的碰撞而产生极致的美。卓玛滩的彩林倒映应该无人不赞叹吧。山巅已被白雪装点,山间彩林晕染,镜面湖泊拉出长长的倒映,醉了行人,靓了时光!</p> <p class="ql-block"> 磐羊湖的水宛若一颗翡翠,镶嵌在深山里,静静的映照着天地间的美景。磐羊湖之所以美,不仅仅是因为湖水的美,更在于它周边的环境,沿湖一圈金色的丛林,像是一个文静的少女带着一个金色的项链一样,而雪山上的白雪和缭绕在湖面的白雾,则更像是美丽的新娘头顶上的婚纱一样,纯洁中带着一丝的羞涩,真的是太美丽了。磐羊湖的美,还在于它的善变,上午的磐羊湖还沉静在晨雾和美丽的雾凇之中,到了中午,晨雾散去,蓝天白云则成为了主角,磐羊湖也从之前的娴静走向了热烈。</p> <p class="ql-block"> 阿来书屋坐落于磐羊湖旁,透过偌大的落地窗抬首即可望雪山海子,低头即是一本万物。面对着窗外雪山,挑一本书静坐下来,开启雪山下的精神遨游。看了山水观了世界,一杯咖啡,一壶茶,放空自我,放松身心,享受这惬意一刻。阿来书屋用书本的魅力为毕棚沟的美景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也让文化与旅行碰撞出山川湖海的别样故事。</p> <p class="ql-block"> 大地用旺盛的生命力,从绿,到黄,到红,让蓝色的地球在秋天和毕棚沟一起变成彩色。红叶是秋天的代表,一抹红色娇艳出挑,令山间万物都上了色。一眼望不到头的彩林,一如既往翠绿的海子,一幕积雪渐厚的雪山,组成一副彩色的画。彩林和背后的银装素裹映透在宝石般翠绿的海子上,造就一个彩色的梦。</p> <p class="ql-block"> 2000多公里,我们反走G317,从拉萨到成都,这一路,看蔚蓝的天空和白云偎依,看白色的雪山和大地靠近,看金色的草地和落叶不息,看一场斑斓的秋季,美成童话的模样。这一路,翻越了无数山川,从藏北苍凉的羌塘高原,到蜀中富饶的成都平原,沿途山川原始壮丽,庙宇民居光影独特,这是一条景色原始壮丽,光影斑驳奇特的大道。这一路,尽是向往已久的川藏精华美景,沿线的每一屏风景,每一道景观,每一处秘境,都具有一种出人意料的美,值得我们细细去体味。相信在川藏线走过的路,都将是我人生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在这美丽的季节,我们流连于川藏的神山圣水, 这里没有世俗的喧嚣繁华, 只有一个个纯洁无暇由大自然亿万年造化的独特风貌, 亦或是善良淳朴的人们精心打造的庙宇殿堂、村落民居。某一期的国家地理杂志上的一句话特别触动我心:“有一些穿皮鞋走不到的路, 有一些写字楼闻不到的空气, 有一些在水泥森林里永远遇不见的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南到北,又走了几千公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却始终觉得那片高原的澄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才是世间最美的颜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寻路西藏5万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