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河南、山西大地,感受五千年中国历史文化(十七)

爱运动

<p class="ql-block">  此行最后几天的看点都是重头戏。</p><p class="ql-block"> 今天要去的是浑源县,浑源有举世闻名的悬空寺。</p><p class="ql-block"> 从应县到浑源五十多公里,路非常好走。</p> <p class="ql-block">  习惯了早早出发,昨天住宿的时候遇见一小队骑友,早上等我出发时他们已经走了好久,看来我的早不是真的早。</p> <p class="ql-block">  初见恒山。</p> <p class="ql-block">  远古海洋沉积形成的石灰岩层理清晰,如阵列般排列整齐,巍巍巨岩,斜刺天空,形成地质学上的“单斜构造”。</p> <p class="ql-block">  北岳恒山。</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是1982年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10年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后期(491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 </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建筑极具特色,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庙宇背倚陡峭的绝壁,下临八十多米的深谷。</p><p class="ql-block"> 建筑巧妙地利用了半山腰的一处天然凹槽,在凹槽处打出内大外小深数米的石孔,再将经桐油浸泡过的铁杉木头部钉上楔子后插入石孔中,楔子相当于膨胀螺丝 ,在石孔中将木材紧紧锁住。</p><p class="ql-block"> 每根木材的三分之二长度都被固定在石孔中,悬出部分以岩体为支点可以承受数吨重量。</p><p class="ql-block"> 这些深深被固定在山体中的木材就是悬空寺庙宇的横梁,再在横梁上立柱,立柱上再搭梁、枋,一座采用全木质榫卯结构的庙宇就此搭建而成。</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的神奇首先是力学上的神奇。 </p><p class="ql-block"> 承重的横梁被掩盖起来,塑造了一种轻飘飘的“悬空"假象,只有深谙其中原理者才会懂得,其严密精巧的结构,令它相当稳固。</p><p class="ql-block"> 后世在楼阁下方增设了数十根立柱,制造出另一种假象,仿佛整个建筑都由这些颤颤巍巍的柱子支撑,让来到这里的人们心生敬畏,礼佛的虔诚之心更甚。</p> <p class="ql-block">  在一般情况下,这些立柱并不承重。 </p><p class="ql-block"> 只有遇到极端情况,立柱才会为悬空寺助上一臂之力。</p><p class="ql-block"> 据当地县志的记载,在最近的40年内曾发生过2次6级左右地震,而悬空寺依然挺立,这里面就有中国传统木构架梁柱体系以及下方立柱的功劳。</p> <p class="ql-block">  其次,悬空寺的选址也很神奇,可谓“天造地设”。</p><p class="ql-block"> 它的选址烘托了“悬空”效果,为悬空寺增添了许多优势。</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倚靠的翠屏峰山腰为一处天然凹槽,顶部自然向外延伸,可以阻挡雨水冲刷,较高的位置又避免了洪水的侵袭。</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所在的翠屏峰从侧面看是一个凹进去的弧形,从正面看也是一个凹进去的弧形。悬空寺恰好处于这两个弧形线的交点处。</p><p class="ql-block"> 崖顶象一把伞,挡住雨水,挡住滚石,崖壁和崖顶的弧又使阳光直射平均每日只有2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风蚀、雨侵、日晒都对其构不成损害。</p><p class="ql-block"> 由于金龙峡谷的出口狭小,大风吹进谷底带走了溪水的水汽,但悬崖的凹处却缓和了风势,使悬空寺避免了水汽而通风干燥。</p><p class="ql-block"> 正是这些神奇之笔让悬空寺经历了1500余年的风霜,看尽了人来人往、云起云涌,历经了王朝更替、星月沉浮。</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在战乱天灾中屡经修葺,现存的建筑是明清时期重建。</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刚刚建造时,位于最高处的三教殿距离山脚的高度是90米,后因洪水泛滥河床淤积,一千多年过去后,地面抬升,距离三教殿的高度不到60米。二十年前,经过环境治理现在寺距谷底的高度恢复至80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  唐代大诗仙李白游历到此,见到崖壁上的悬空寺,大为震撼,挥笔写下“壮观”二字,写罢仍意犹未尽,感觉难抒胸意,又在“壮”字上重重加了一点,意为比壮观还要多一点。</p><p class="ql-block"> 历经千年风吹日晒,李白原迹已荡然无存,1990年悬空寺大修时重新以华严寺李白笔迹拓片摹刻。</p> <p class="ql-block">  李白的《夜宿山寺》一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描述的可能就是悬空寺。</p> <p class="ql-block">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于公元1633年游览恒山,见多识广的他见到悬空寺时,却需要鼓起勇气才敢攀登——</p><p class="ql-block"> “层楼高悬…仰之神飞,鼓勇独登…为天下巨观”—徐霞客《游恒山日记》</p><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凡到过此地之人,无不被它如临深渊的魅力所折服!</p> <p class="ql-block">  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公元365-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的三教殿是体现“三教合一”的典型殿阁,位于悬空寺第三部分的最上层。</p><p class="ql-block"> 三教殿的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于一殿,在全国各地寺庙建筑中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原叫“玄空阁”。</p><p class="ql-block"> “玄”取自于中国道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浑源凉粉是浑源县最有名的特色小吃,是以土豆淀粉、豆腐干、蚕豆为原料制作而成。</p><p class="ql-block"> 浑源凉粉清亮、滑嫩、爽口。</p> <p class="ql-block"> 浑源凉粉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制作技艺先后被列入大同市、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1碗凉粉+2个馅饼+2个茶蛋=1顿饱餐</p> <p class="ql-block">  永安禅寺是2001年第五批国保。</p><p class="ql-block"> 元朝初年,永安军节度使高定回归故里皈依佛门,邀归云禅师主持捐资重建,因高定官职是永安军节度使,号永安居士,故寺名为“永安寺”。</p><p class="ql-block"> 也因金末元初,战乱不止,山河残破,取名「永安」,亦有祈求国家太平,永无征战伤亡之意</p><p class="ql-block"> 元延祐二年(1315年)高定之孙高璞捐款在寺内建造了“传法正宗殿”,后历代均有修葺。</p><p class="ql-block"> 现存建筑传法正宗殿为元代遗构,余皆为明清所建。</p> <p class="ql-block">  永安寺门前墙壁上的琉璃二龙戏珠。</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  传法正宗殿建于元代,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平面长方形,前设月台、石阶,采用传统的木骨与斗栱相结合的建筑手法,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殿顶中部以黄色琉璃瓦覆盖。</p><p class="ql-block"> 黄色琉璃瓦是皇家建筑制式,不知为什么永安禅寺会有这样的建制?</p> <p class="ql-block">  大殿砖墙上镌刻“荘嚴”两个巨型大字,苍古雄劲,不怒而威,更为天下寺庙所罕见。</p><p class="ql-block"> 这两个大字高3.8米,宽2.8米,用墨饱满,细节丰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荘”字前有“壬午夏月”四字,表明书写时间,四字前又有阳刻“古雅绝伦”椭圆形引首章;</p> <p class="ql-block">  “嚴”字后有落款“太原龙山段士达”,随后分别为“段士达印”和“龙山月溪”方形印章。</p> <p class="ql-block">  后墙两侧各有“龙吟”“虎啸”二字,张煖写于“大清乾隆庚子年五月”。</p> <p class="ql-block">  传法正宗之殿前檐下正中悬挂“传法正宗之殿”牌匾,是元初书僧雪庵和尚的手笔。</p><p class="ql-block"> 雪庵和尚,昭文馆大学士荣禄大夫,大同人,“为诗冲淡粹美,善真、行、草书,尤工大字。”</p> <p class="ql-block">夕阳将树影投射在墙上</p> <p class="ql-block">大殿背面开有板门</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的藻井</p> <p class="ql-block">  传法殿曾在1967年被改作粮仓,大殿内原有佛像被毁。</p><p class="ql-block">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壁画下沿已有涣漫,可能是当时堆粮食时产生的磨损。 </p><p class="ql-block"> 改成粮仓使得大殿遭受了很大的破坏,然而又因为可以作粮仓,大殿及壁画才能从那个动荡的时代中幸存下来,福祸相依,大概如此。</p> <p class="ql-block">  传法正宗殿四壁满布明代壁画,壁画绘制的是水陆法会的内容,以连环画的形式线性叙事展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壁画工笔重彩、沥粉描金、采用矿物质颜料绘制,其原料为黄金,蓝宝石,绿松石,不同角度呈现不同颜色,历经沧桑依然妍丽多彩。</p><p class="ql-block"> 站在壁画面前细细看慢慢瞧,其精美绝伦,内心无限感慨,久久不舍离去。</p> <p class="ql-block">  四壁上一共有水陆人物895尊,共分为135组,背景绘制间隔的红色和黄色火焰纹。每组人物尺寸近似,排列整齐,造型、面容、衣着各不相同,线条花纹繁复有余。人物形象,表情生动自然,惊叹画技高超。</p> <p class="ql-block">  北壁上的绘画和其他三侧完全不同 ,空旷昏暗的大殿在四壁祥云火焰的映衬下,十尊三头八臂的十大明王高三米有余,怒目圆睁,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每一位明王的坐骑、手执兵器,以及两侧牵挽的小鬼皆不相同,神情相貌夸张而富有冲击力!是明代壁画中的上乘之作。</p> <p class="ql-block">  位于北门右侧的大威德不动明王,是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的化身。</p><p class="ql-block"> 这一尊虎衣明王竟亲手撕开自己的画皮,露出微笑,表现方法特别令人震撼,记忆深刻。</p><p class="ql-block"> 据说是为了表现佛与菩萨有时面部区恶,但实质却是慈悲的。也让人联想到世间万物纷繁的表像和实质的耐人寻味处,其哲理意蕴令人深思。</p><p class="ql-block"> 明王为佛教护法神,因其有智力摧毁一切魔障,故云明王。据说,明王为使世人醒悟痴迷,常以狰狞面目出现,如同棒喝,使人迷途知返。</p> <p class="ql-block"> 永安寺不远就是圆觉寺。</p> <p class="ql-block">  圆觉寺是2013年第七批国保。</p> <p class="ql-block"> 圆觉寺塔,是大同地区现存唯一的一座密檐塔。</p><p class="ql-block"> 塔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塔高九层,密檐飞拱,通体砖砌,呈八角形,全仿木结构建筑。</p><p class="ql-block"> 明朝成化年间(公元 1465 — 1487 年)重加修缮。</p><p class="ql-block"> 整个圆觉寺塔分为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圆觉寺塔塔座高约4米,有上下两道堂门式束腰,座基四周雕满砖刻浮雕,总计浮雕三组,其中有舞乐人像40个,有的作长袖舞,有的作长绳舞,有的手抱琵琶,有的撑羯鼓吹羌笛,有的拍击板,姿态各异,逼真动人。</p> <p class="ql-block"> 浑源衙署</p> <p class="ql-block"> 浑源文庙,2013年第七批国保。</p> <p class="ql-block">  各地的文庙都是一样的建筑模式。</p> <p class="ql-block">  晚饭去吃浑源网红凉粉—小媳妇凉粉。我觉得味道都差不多,除了价钱贵一点,没什么区别。</p> <p class="ql-block">  另一个美食是黄糕,黄米面粘糕,是蒸制的,之后在大同吃的黄糕是油炸的。</p> <p class="ql-block">  明天就是本次骑行的最后一站—大同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