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时空的武汉教堂

慧心128

<p class="ql-block">汉口东正教堂建于1885年,原名阿列克桑德涅夫堂。该教堂是武汉市唯一一座俄国东正教教堂,是19世纪汉口开埠后,俄国商人在汉经商期间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该教堂是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汉口东正教堂是保存于俄国境外、位于中国的最早的东正教教堂。该教堂之所以建造在武汉,与中俄万里茶道和茶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成为中俄友好的象征。1998年,教堂被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2014.6.22.又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该教堂现作为“武汉中俄文化交流馆”</p> <p class="ql-block">上海路天主教堂建成于1876年,是意大利传教士余作宾设计的经典之作,为典型的罗马风巴西利卡式建筑风格。平面呈十字形,包括主教府和前后院。教堂奉大圣若瑟为主保,故称“若瑟堂”。&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世纪初,天主教鄂东教区活动中心由武昌移至汉口。1923年划分教区时,该堂成为汉口主教座堂。1944年12月10日,美军轰炸武汉时,教堂和主教府被炸毁一部分,1948年修复。1956年再次维修。“文革”中该堂被封闭。1980年4月重新开堂。现为武汉市天主教会教务活动中心。</p> <p class="ql-block">车站路天主堂曾经是旧时代的法国租界,教堂建于1910年,为哥特式建筑,当年的堂名叫“圣母无原罪教堂”。&nbsp;</p> <p class="ql-block">教堂建造中采用了很多经典的异域风格,蓝色的星空顶,墙上的窗户是五彩琉璃,阳光透过这些彩色玻璃窗,落在地上一片斑驳的颜色,十分美丽。教堂内部一些细节设计尤为精巧,很多建造都完全保留了欧式风格。</p> <p class="ql-block">汉阳显正街天主教堂由爱尔兰圣高隆庞外方传教会创建。圣高隆庞外方传教会于1919年创立于爱尔兰,次年就来到中国汉阳。1921年,高尔文主教在汉阳西门购买民房改建成教堂。1936年,由爱尔兰教士葛鲁森(J.Crossan)监督,建成长50余米,宽约15米,可容500余人做弥撒的主教座堂。该教堂<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爱尔兰巴西利卡式的建筑风格。</span></p> <p class="ql-block">花园山天主堂的主保是圣玛利亚、圣约瑟和圣子耶稣这一家三口,因此,它的教内名称为“圣家大堂”。此建筑建于1889年,由意大利籍传教士江成德主教亲自设计并组织施工的,工程总耗资约一万两纹银。建筑风格为罗马风巴西利卡式建筑,其前门墙上的仿古计时器,在国内外都十分罕见。</p> <p class="ql-block">崇真堂是武汉现存最古老的基督教堂。崇真堂位于武昌区戈甲营44号,由伦敦会传教士杨格非兴建于1864年,为省城武昌的第一座基督教堂。哥特式风格,开尖券窗,可容200人。</p> <p class="ql-block">武汉荣光堂,中国基督教新教教堂。在湖北省武汉市汉口黄石路。1931年由中国基督徒捐资兴建,初名格非堂,以纪念英国伦敦会第一位新教传教士杨格非来武汉地区传教70周年。1951年改今名。为哥特式建筑风格,红砖清水墙三层砖木结构。</p> <p class="ql-block">隐蔽在花园山上始建于1888年的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现今变身为嘉诺艺术教堂,主色调为蓝色,店里面有很多蝴蝶标本,自己也可以动手DIY蝴蝶标本,还可以绘画、珐琅制作等。</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5年前拍的</p> <p class="ql-block">汉阳圣母堂是童贞圣母女修会院旧址,后又成为文化教育场所。属于“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1920年)。现已做商业用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