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从清溪向新余   诗歌吟诵美如玉——会昌县清溪中心学校赴新余市学习纪实

婆娑。

<h3>  新的学年,县教科体局科学谋划部署,教育工作目标更高、任务更重、要求更严、责任更大, 一是要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提质提档;二是要实现学校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三是要实现教育管理水平公平公正;四是要实现教育综合改革落地见效。</h3> <h3>  清溪中心学校,虽地处偏远山区,但一样有着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教育改革决心。学校结合实际,经过近两个月的调查研究,决定打造“诗韵清溪”特色品牌学校。</h3> <h3>  10月30日,经过多方努力,在江西省诗词学会吟诵专业委员会主任黄谦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清溪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肖常辉带领胡石香、王丽娜两位语文教师如愿来到新余市仙女湖一小、仙女湖二小、渝水七小等学校学习取经。</h3> <h3>  学习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新余老年大学,认识了一群朝气蓬勃、神采奕奕的楚调唐音歌吟传播者。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他们心中,传统优秀文化历久弥新,血脉相传,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宣传中华诗词文化,从吟诵中体会理想大志、人生大道、国家情怀……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大有裨益。也让我们更加清楚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大家在黄老师带领下怀着满腔热忱学习吟诵诗歌。我们不由被这热烈的场面深深吸引了,折服于诗词吟诵的魅力下,忍不住跟着大家吟诵起来。吟诵中我们仿佛置身于诗词世界,和诗人交流情感,畅聊情怀。</h3> <h3>  学习的第二站,大家去到了仙女湖第一小学。观摩了罗荣海老师的古诗吟诵课。罗荣海老师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期间罗老师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每个同学都积极展现自己的吟诵风采。孩子们吟诵起来、抑扬顿挫起伏有序、声情并茂。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课堂慷慨激昂、热烈非常,将这首《山行》吟诵课推向高潮,令人回味无穷。</h3> <h3>  学习的第三站,大家前往仙女湖第二小学观摩钟梦华老师的优质课《书湖阴先生壁》。这堂课可谓是让我们大开眼界。钟梦华老师颠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主流趋势,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交流理解诗意。课堂氛围浓厚,每个同学都沉浸于诗词歌赋中。最后吟诵古诗融入课堂,引领大家进行划平仄,期间亲自示范,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给孩子做了一个榜样,激发了同学们的吟诵热情,每个学生争先恐后参与其中。我们情不自禁跟着同学们划平仄,遨游在湖阴先生的世外桃源中,陷入王安石的深深向往之中。听了这堂课,让我们明白课堂不是老师为主体的课堂,学生是有思想的学习者。</h3> <h3>  学习的第四站,随后大家又去了渝水第七小学观摩刘兰兰老师的群诗吟诵课。课堂开始,刘兰兰老师带领同学们以旧带新,让学生通过复习“平长仄短,入短韵长,依字行腔”的吟诵要求,明确吟诵要求。课间学生结合诗词背景,依据吟诵要求,小组合作吟诵。在小组吟诵展示期间,刘老师处处在为学生提高自信心,不论个别吟诵还是整体吟诵,她对学生的评价非常到位,让学生为自己的回答而感到骄做,不怯场,这样最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探究兴趣。期间加入适当的情感教育也让学生对诗歌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h3> <h3>  期间还与渝水第七小学进行了座谈交流。渝水七小的老师们毫无保留的将吟诵教学的工作经验分享给大家,使得老师们受益匪浅。</h3> <h3>  学习的第五站,参加教师诵读培训。新课标要求:各教学阶段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得重要目标。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朗读训练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范读起着重要作用。成功的范读能收到直观、生动、形象、感人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正音、明确词义和了解词的感情色彩,以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朗读能力培养也是很有必要的。黄谦老师知识渊博,文化素养高,他青春激昂,那富有磁性的声音,经典式的范读让人耳目一新,心悦诚服。而黄老师站在我们中间精彩的范读《延安,我把你追寻》时以声传情,形神兼备,不仅使我们对课文内容产生感情,还使我们受到感染。大家听得如痴如醉,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这时的教室异常安静,随着黄老师的朗读情感,我们的心和作者的心碰撞在了一起。学习《繁星》与《延安,我把你追寻》这两首现代诗中,黄老师循循善诱,一字一句地对老师进行指导,引导我们抓住重点词句,结合诗歌情感,带领大家学习诵读的方法技巧,如何停顿,如何有感情地诵读。更是传授朗读用气技巧。让老师们沉浸其中,学有所成。</h3> <h3>  学习的第六站,老师们来到了黄谦老师的晨读课堂。黄谦老师指导孩子们的诵读,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诵读课文。整堂课下来,黄谦老师很有耐心地指点出每个学生的问题,并反复训练。</h3> <h3>  学习的第七站,观摩仙女湖二小全体师生的一周一诵。晴空万里,烈日当空。尽管是烈日炎炎,也挡不住二小全体师生对诗词吟诵的热爱。廖校长带领着全校师生在黄谦老师带领下吟诵古诗《别董大》。尽管大家汗流浃背,但是每个人脸上洋溢着浓浓的笑意,跟随着黄老师的脚步进行划平仄,古诗词朗诵。壮观场面也感染了听课观摩的老师,大家不约而同地跟着同学们一起划平仄、诗歌朗诵。全体师生声音洪亮,整齐划一。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让大家感受到高适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一个拱手礼(拱手礼又称作揖,是中国古代开始的,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节。行礼时,双手互握合于胸前),品诗词,学礼仪尽显中华礼仪之邦风采。</h3> <h3>  在学习的最后,与仙女湖第二小学进行“楚调唐音”的交流与研讨。仙女湖二小廖校长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学校是如何开展活动,如何把吟诵古诗遍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h3> <h3>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三天的学习旅程,虽然短暂,但收获颇丰。我们一定将诗歌吟诵(楚调唐音歌吟)教学融入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中,扭住不放,久久为功,善做善成,一张蓝图绘到底;参与学习的老师也表示,要把学习的经验融合到教学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从内心深处主动自觉抓好诗歌吟诵教学工作,让清溪中心学校诗韵满园。</h3> <h3>摄影:王丽娜 <br>供稿:胡石香<br>一审:王丽娜<br>二审:张永松<br>三审:古天来<br>签发:肖常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