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刚元部分老照片

新植

孙刚元简介:1968年11月下乡名山农场6队,69年六队组建名山农场采石队供建房用。69年5月建连叫十二团二连在十三团七连(小兴安岭山角下),1979年返城待业,1995年凭电工证转入文化馆正式电工接着上业大,上了三年大专,三年本科。转为文化馆干部。期间为道里区大、小会摄影留资料,道里区抗洪。2012年退休。是文化部摄影协会会员,省摄影学会会员。<div>我到工业四连(农场采石队)打石头。此队是我团最艰苦的连队两年后合并到工程一连(原基建队)一小部人员分到各农业连。可能我工作出力领导把我调到电业所当电工一直到1979年返城。1995年文化馆电工退休我有电工证转为电工又上三年业大学、三年本科转为干部(我单位是事业编,工人转成干部必须本科生的硬件)1991年我参与了我农场在哈知青聚会我看到当时是唯一以团为单位的聚会92参与了哈青会的筹建和发展各次活动、会议拍了资料;95年参加了在哈召开的京、津、沪、浙、黑北大荒知青座谈会;97午在天津;98年在北京我始终拍了全部资料。拍了哈青会下乡三十周年图片层;拍了一、二次知青运动会;2006年哈厦第一届知青专场。总之从2016年以前的活动会议我都拍了我对知青活动:仰不愧天、伏不愧地!<br><br><br></div> 在北京北大荒知青艺术团给知青演出,之前象声演员孟凡贵(知青)讲话。讲到动情处声泪倶下。抓拍的! 山雨欲来! 某年秋在哈伏尔佳庄园拍. 某年拍于本单位。 <日出>拍于本宅凉台上(六层) 《如愿以偿》香港回归前我单位领导收到上级通知:文化部联合中国摄协,香港回归后要举办影展庆回归《华厦一日》。必须是当天的,全国文化部门每单位必交稿。领导安排了任务必交争取获奖。哈尔滨气氛太少了连个标语都没有。想到当天报纸最能表示、证明当天。我提前,早观查了各报滩想利用逆光拍,找我馆业全话剧团一老者;告诉他穿的象华侨一点第二天早到某报唯等我。第第二天早,借了两面小旗,一个小孩买一份报。拍下此片取名巜如愿以偿》不不错得了个铜奖!回归获奖后我加入了文化部摄影协会。我才弄明白中国有两大摄影。一个中国摄影学会人最多是社会各行各业不分行业的群众团体;一个是文化部为首的各省、市、区、县、…的文化口专、在职人员,一个协会;一个学会。我都在这两会中。 孙刚元:<br>《牧牛图》2014年拍于本农场!牧图。在农场看一树形很好,想到理想的图。看到一群牛一边吃草走来,我越过泡子来到对面坡地上在一棵小树前用鞋代把象机邦在小树上(防振动)拉出长焦等这牛群定好画面儿,约一小时牛群来到树下(看清是个收妇不是牧童)巧的很一头牛、牧妇在树下,拍下。这叫守株待兔!同时体会到:机不可失,失不再来!<br> 2000年后哈尔滨下了一场罕见的雪松(树挂)那时数码机还没出现,用胶片机拍了一些片。约一个小时内拍的,因太阳出来雪松就化了,这样天气天气还好! 凉台风云 早期的小区院内拾零 这片返工的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文化馆刚迁到车辆厂文化宫时,楼型灯很好。我定好机位睌上我搬来大卡梯上头邦好三角架用胶片机(那时还沒出现数码机)拍一张,腃满后,洗出片一看室内灯沒打,又用同法,拍第二遍,多少天再看衔灯又太亮。第三遍用遮挡法拍等洗出片共两个月! 翻出往年照片《秋》 知青的遗愿。早期听知青朋友说他单位知青说他团北京知青去世后遗愿是把骨灰撒到北大。我认为这是知青的亮点。汇投给会长李素梅,会长听后命我马上联系(人家还很低调)我说这事不光是你家也代表是知青的亮点。他队打前站的来哈后我帶见李大姐后提出他多人在后经哈倒车因时间紧希望在站里休息。经过大姐的努力把站内贵宾室临时借来。当肘哈青会除在外的领导外办公室人员都到举着一路走好的小标语牌来迎送。大姐当场命我前往照了片! 1991年7日17日二师十二团能找到的哈青在哈第一工具厂俱乐部聚会。 2010年10月随老年人去伏尔家庄园采风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