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长城十三关(拾)杀虎口·变迁

吾谋

<p class="ql-block">杀虎口,位于山西朔州右玉县东北面约40公里的地方,从这里沿241国道再向北不远,就是内蒙古凉城县和和林格尔县。可见,杀虎口就是蒙晋之间的门户。</p><p class="ql-block">杀虎口是个历史悠久的关隘,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叫参合口,也曾有白狼关、哑狼关之类名字。其实,它最为人熟悉的名字叫“西口”。</p><p class="ql-block">细究“参合”二字,能大致了解杀虎口不同于其他关隘的功能定位沿革。所谓“参合”,在古代汉语里有“验证”、“相合”的意思,与“勘合”一词语义相近。由此推测,这一关隘有“通行验证”的功能,可能是“通商口岸”。</p> <p class="ql-block">作为防御北面蒙古骑兵袭扰的军事据点,杀虎口建关迟至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因为主要针对塞外游牧骑兵,所以当时用了一个杀气腾腾的名字——杀胡口。</p> <p class="ql-block">虽然是边防关隘,杀虎口却并不是据险而守。它东西两边虽然有山,却并不高,也不险。关口所在基本上是一片开阔地带,如果蒙古骑兵放马冲锋,除了城墙,没有可以凭籍拦阻的地势。</p> <p class="ql-block">因此,杀虎口的防御体系的完备,靠的是人为的布署。</p><p class="ql-block">关城在最北面,关城之南,围绕朔平府城次第设有14个堡城。</p><p class="ql-block">在明代的军事体系中,堡城是最基层的防御单位,一般驻扎100-300人不等,带兵将领多为守备,也有百户。如果按每个堡城平均200人计算,兵力接近3000人,再加上守卫朔平府城的兵力约1100人(明代军制一个卫所兵力的标准配置),杀虎口的常驻兵力应该超过4000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明代朔平府城,即旧右玉县城的罗城。</span></p> <p class="ql-block">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蒙古鞑靼部数万人攻破了杀虎口,包围朔平府城长达八个月之久。城内军民同仇敌忾,坚持到“拆房当柴,煮革充饥”的最后关头,等来了朝廷派来的援军,才解除危险。</p><p class="ql-block">据此可以证明,这里兵力还是比较雄厚,物资储备也比较充足。</p> <p class="ql-block">杀虎口为何晚至明中期嘉靖朝才建关、设防?也是因应形势变化之举。</p><p class="ql-block">明初,杀虎口一线明蒙之间并不是经常处于剑抜弩张的状态,就像春秋时期的“参合口”一样,这里基本上是“通商口岸”。</p> <p class="ql-block">北方游牧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冬季长,不适合农作物生长。而游牧民族以肉食为主,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大多只能靠喝茶来补充。明初开始,杀虎口及西北地区长城沿边的“茶马贸易”十分兴盛。</p><p class="ql-block">明朝官方从南方组织贩运茶叶到杀虎口和西北沿边各关隘,与蒙古、吐蕃、回纥、吐鲁番等游牧民族交换作战急需的马匹,双方各取所需。因此,当时茶叶是国家控制的战略物资。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婿欧阳伦因为走私茶叶,被朱元璋下令处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除了茶叶,盐也是草原上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但当地并不出产。不过,盐从战国时齐国管仲开始,就和铁一起被列入战略物资管理,实施官营即政府垄断经营。到西汉时,桑弘羊更是为汉武帝制定了严密的盐铁专卖制度,以后的朝代基本上都沿袭这种专营制度。</p><p class="ql-block">明初,为了解决边境地区军民粮食问题,朝廷实行了“开中法”:朝廷鼓励民间有实力的人,从产粮区买粮食并运到边境地区,或自己招募人手在边境地区“屯田种粮”,边境地区军方收到粮食后,根据多少发给“盐引”(相当于特许经营证书),持有者可凭“盐引”到产盐区买盐,卖到全国各地。</p><p class="ql-block">这种以“粮换盐”的贸易办法,在明初至嘉靖朝,繁荣了包括杀虎口在内的不少边境小城,草原上的蒙古和其他游牧部族也因此受益。</p> <p class="ql-block">可惜,这种经济上互通有无的双赢关系,在嘉靖初年,被逐渐崛起的蒙古鞑靼部打破。尤其是俺答成为该部首领后,几乎年年都率兵犯边、抢掠。不但经常攻击大同、宁夏等军镇,还打到北京附近,导致京畿震动,一夕数惊。甚至还从甘肃入边打到了四川的松潘。</p><p class="ql-block">鉴于边疆形势日益严重,明廷不得已开始进一步加强边防,设关、增兵,整修西起甘肃洮河,东到陕西榆林三千多里的长城。</p><p class="ql-block">这样一来,促成了杀虎口地位、作用的一次重大变迁一一从通商变为守备作战。</p> <p class="ql-block">好在这样的局势,数十年后就发生了逆转。</p><p class="ql-block">明穆宗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蒙古鞑靼部俺答请求重开茶马互市。此时,明朝后期难得的明白人张居正执掌朝政,他尽力推动促成这件对双方都有利的好事。</p><p class="ql-block">于是,明廷封俺答为顺义王,双方从此罢兵互市。明蒙之间200年左右的战争状态宣告结束,茶马贸易、盐粮贸易又慢慢兴旺起来。</p><p class="ql-block">杀虎口迎来地位和作用的又一次变迁一一从作战变回通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AⅠ技术还原的明穆宗朱载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呼和浩特大召寺门外的俺答像(他自称阿勒坦汗,据说这个称号包含了他是黄金家族后裔的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俺答与明朝罢兵言和后,到青海去拜谒藏传佛教高僧大德们,并虔诚地皈依了佛教,还积极推动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同时,他还主持修建了草原上的第一座城市一一呼和浩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这尊俺答塑像造型是个佛教“礼义圆明”的手印。</span></p> <p class="ql-block">杀虎口的第三次变迁,推动者是清朝的康熙皇帝,虽然只是名字的改变,却对民族和睦、团结以及后来的民族大融合有着深远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AⅠ技术还原的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像。</span></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康熙帝御驾亲征,平定了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后,凯旋班师途中,驻跸曾作为西征大军后勤大本营的杀虎口。为褒奖晋地商人为国效力,给大军输运粮秣的爱国行为。康熙帝御笔亲改“杀胡口”为“杀虎口”,并特许晋商经营茶盐粮铁等重要战略物资,贯通蒙汉之间贸易。</p><p class="ql-block">这次重大变迁一个值得注意的背景是,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清廷已派蒙古八旗官兵3065人在右卫城(今右玉县老城)开始驻防。</p><p class="ql-block">自此,杀虎口“硝烟散而驼铃响,商道通而兵戈罢”。</p><p class="ql-block">以杀虎口为起点的商道,向北延伸至蒙古国及俄罗斯,向西延伸至新疆及中亚诸国,不少晋商巨贾也由此起家发迹,足迹遍天下。</p><p class="ql-block">杀虎口不但名字改变,地位和作用也迎来第三次、而且是最深刻的一次变迁。</p> <p class="ql-block">清朝的唐庚尧曾奉旨主持山西乡试,大概见过右玉杀虎口一带“胡汉杂处”、市场兴旺的景象,赋诗道:</p><p class="ql-block">“西上杀虎口,重冈连广漠。</p><p class="ql-block">居场杂马牛,饮啖半乳酪。</p><p class="ql-block">远人无绝理,得茗以为药。</p><p class="ql-block">谁谓互市非,良以示约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为了管理日益繁荣的市场,征收税金,清中央政府向杀虎口派驻了“钦差督理杀虎口税务监督署”,老百姓称之为“户部衙门”。而且规定骆驼商队只能从杀虎口进出,不许绕行其他关口,并依例征收税金。很难相信,平常年份仅杀虎口一处,年税金总额能达到白银三十五六万两,可见商业之盛。</p><p class="ql-block">收到的税金,府县不能分润,早期全部镕铸成五十两一个的银锭,由镖驮解送北京,交户部入国库。后来,银两解缴事宜则交由票号办理。有人统计过,仅杀虎口的税额就占当时全国岁入的4%。</p> <p class="ql-block">不过,世事无常,随着清王朝国势的衰落,政府无力保护百姓的平安生活。杀虎口在清末,逐渐从“生意兴隆通四海”的商贸口岸,演变成升斗百姓远走他乡,就食求生的途径。</p><p class="ql-block">这也是杀虎口,即西口,地位和作用的又一次变迁。</p><p class="ql-block">这一过程,没有准确的时间节点,也没有标志性的事件,渐渐地"杀虎口"的名字从人们口中消失,而"西口"则常常挂在嘴边。</p><p class="ql-block">同样是这个千年关隘,“走西口”仿佛乎意味着黄沙漫漫,路途艰险,前路莫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天在城墙上,一个中年汉子用唢呐吹起一首悲凉伤感的曲子。尽管已是5月,从蒙古草原吹来的风,依然冷冽,而且如刀剑般地刺人。伴着风声呼啸,呜呜咽咽的唢呐声,忽近忽远,时有时无,不由得把人带到那个“走西口”的场景中:</p><p class="ql-block">踏上走西口的路,官府的苛税,胥吏的盘剝,匪徒的杀人越货,沙漠戈壁的艰险莫测,一切都是未知,处处都有危险。怎能不让送行的妹妹“汪汪的泪水肚里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问他,吹的什么调。他说,就叫《西口调》,是当地的民间音乐曲调。</p><p class="ql-block">曲到高潮处,声音高亢凄厉,像声声嘶哑的呼喊,向苍天,向戈壁大漠,向莫测的前路,大声地呼喊。</p><p class="ql-block">而婉转低迥处,如泣如诉,如悲如叹,向亲人絮絮地诉说,向家园喃喃地细语。</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曲哀叹命运的咏叹调,一曲倾诉思念的情歌。</p><p class="ql-block">直到我走下城墙,坐进车里,那唢呐声还隐隐约约地传来。回到右玉县城,我问司机师傅,你听过那首《西口调》吗?他有点答非所问地说:不想听,因为听了想哭。</p> <p class="ql-block">从司机师傅的反应看,当地人对“走西口”的记忆,如此深刻绵长,不仅仅是那个时代万千普通百姓个体的无助和苦难,被长辈口口相传到了今天,那么简单。</p><p class="ql-block">这里面也承载着晋陕商人、民众的光荣与梦想一一国家有事,不惜己身,甚至毁家纾难,为国效力;赶着骆驼,艰难跋涉,远走他乡,怀揣着谋求家人衣食无忧的梦想,成就了“货通天下”的奇迹。当然,也有这光荣与梦想背后,不为人知的付出和艰辛。</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份沉甸甸的集体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