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查看更多相关文章,点击上面Å</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鄠邑闲人</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Å</span></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图文资料均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欢迎随便转载</span></h5><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中华绝世国宝展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87, 167, 255);">多多批评指正</span></p> <p class="ql-block">早在1975年,就在湖北郧县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1989年又发现一具人类头骨化石。1990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发掘,又发现一具头骨化石。</p> <p class="ql-block">两具头骨化石都保存了完整的脑颅和基本完整的面颅,第二具更为完整,根据头骨特征,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郧县直立人”,简称郧县人。根据古地磁法测定,化石大致距今100万年。</p> <p class="ql-block">位于郧县汉江河畔的的青曲弥陀寺村学堂梁子,郧县位于湖北西北部,全县地形由南边境向中部汉江沿线倾斜,形成峪谷与盆地相兼地貌,汉江由西向东贯穿全境,将全县分割为江南、江北两大部分。县境大部为山地,一般海拔高度为500米,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我们的祖先在这块风景优美的土地上生息、繁衍。</p> <p class="ql-block">十堰现辖五县一市两区。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四县一市对古人类的遗址、化石及相关文物的挖掘出土均有重大发现。为此,湖北的考古工作者把十堰作为重点考古地区进行挖掘。</p> <p class="ql-block">社会发展史一开头就讲劳动创造了人,说最早的人是由古猿变来的,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我国原有一部科教电影《中国古人》,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幅油画和模型,描绘着古猿怎样变成人的过程。远在一二千万年以前,人类的远祖———古猿,它们满身是毛,成群地生活在树上。</p> <p class="ql-block">由于大自然的沧桑巨变,古猿从树上来到地面,开始使用天然“工具”,从事萌芽状态“劳动”,使手脚进一部分化,渐渐直立行走。以后发展到能够制造工具,进行真正的劳动,并且产生了语言,形成了人类所特有的自觉的能动性,这就变成了人类。</p> <p class="ql-block">人类从脱离动物界,已经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刚从古猿转变过来的阶段叫“猿人”阶段,再发展到“化石智人”阶段。化石智人阶段又分早期和晚期,早期化石智人又叫“古人”;晚期的化石智人又叫“新人”。</p> <p class="ql-block">当今国际学术界把人类发展统一归纳为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为腊玛古猿阶段;第二阶段为南猿阶段;第三阶段为猿人阶段;第四阶段为古人和新人阶段。一、三、四阶段的化石,在我国均有发现,唯独缺少南方古猿化石。方宗熙在《懂一点达尔文进化论》一书中曾这样叙述:“达尔文的人类从古猿发展而来的观点,以后还得到了从古代地层里发掘出来的许多有关人类化石的进一步证实。</p> <p class="ql-block">这包括在非洲发现的南方古猿和在亚、非、欧许多地区发现的猿人、智人等化石。”在这一注解里写道:“达尔文曾经推测人类起源于非洲。根据现有的材料来看,人类最可能的发祥地一是亚洲,一是非洲。在我国南部地区曾经发现南方古猿一类化石。”</p> <p class="ql-block">由于是“南方古猿一类化石”,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中国有“南方古猿”,为此,国际学术界曾断定:早期古猿曾在亚洲生活过,大约二三百万年前,一支去非洲,演化为南方古猿进而进化为早期猿人。而留在亚洲的一支,则演化为现存的大猿类,亚洲现有的人类只能由非洲过渡而来。</p> <p class="ql-block">要改变这一论断,证明亚洲甚至中国也是早期人类的发祥地,而非从非洲迁徙而来,就必须在亚洲大地上找到第二阶段的南猿化石。多少年来,我国乃至整个亚洲的考古工作者、古人类专家都在竭力搜寻,企盼着南猿化石在亚洲某一个角落出现。</p> <p class="ql-block">1975年,在郧县梅铺村沟龙骨洞,发现三颗猿人牙齿化石、打制石器及20多种动物化石,这些动物化石一部分属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还有距今六十万年至一百万年的更新世的桑化鬣狗。说明郧县猿人的年代早于北京猿人和蓝田猿人。郧县猿人洞是我国第五个发现猿人化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1976年,在郧西县神雾岭白龙洞也发现了猿人牙齿化石三颗,还有狸、犀、獾、鹿、牛、剑齿虎等20多种动物的牙齿、头角、骨骼、化石及打制器、尖削器、砍砸器等。其年代大约与北京猿人的时代相同,距今五十万年,考古工作者称为“郧西猿人”。</p> <p class="ql-block">1976年至1978年,在房县七里河发掘出一座新石器时代部落遗址,总面积为6万余平方米,发掘面积为1650余平方米,发现古房屋建筑遗址19处,墓葬26处。同时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和骨器。</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大型器物有鼎、甑、罐、钵、盆、杯、碗、壶等。器械有石斧、石锄、石箭头、陶纺轮等。经考古学家初步鉴定:大约属于汉水中上游的丹江流域新石器痕迹系统。它既有汉江平原的新石器痕迹因素,也与中原地区的新石器有着密切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1986年和1987年分别在房县的兔子洼、养鼻岭、郧县的东峰、庹家洲、辽瓦店子、郭家院、大寺、青龙泉等地都发现了大批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遗址。历史学家根据对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把长江中游及汉水为中心的十堰、襄阳、武汉等地区列为屈家岭文化区。</p> <p class="ql-block">它是以湖北京山县屈家岭而得名,距今约四千五百年,这是继母系氏族公社后的一个阶段,属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是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在十堰这块土地上,从猿人到智人再到现代人,有一条明晰的发展过程,并且形成系列,专家们推断,十堰地区可能是我国早期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之一,省、市考古工作者一直把十堰作为考古的重点进行普查。</p> <p class="ql-block">郧县人化石及其文化的发现,对人类进化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郧县人的年代非常古老,甚至与蓝田人的年代相当,但郧县人化石体质上却显示出许多早期智人的特征,从而对直立人与早期智人的发展关系以及南北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span></p><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留言联系作者,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span></h5><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87, 167, 255);">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近期相关文章还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