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军重塑印太前沿基地的效能

惊涛拍岸

<p class="ql-block">自美国战略转向印太以来,面对中国日益增强的反介入拒止能力的增强,提出了分布式打击的概念,即将部署中国周边的前沿基地,由集中部署转变为分散部署,提高部署在前沿的中小分散基地的作战自适应能力,进而在战时加大中国攻击美军前沿基地的数量与成本,提高美军前沿的生存与作战能力。</p> <p class="ql-block">为此,美军拟缩小在印太前沿基地的规模,使其分布面更为广泛。这就对美军前沿作战后勤提出了新的课题。一方面,美军加大了网络中心战的体系建设,使各基地、各作战单元都成为美军作战网络上的节点,形成侦测、作战、后勤信息共享,实现对同一目标或多个目标共同协同打击的作战效能。另一方面,缩小前沿基地规模,建立分布式小规模的前沿基地保障体系,通过将各军兵种装备类型统一代码嵌入后勤保障体系,将各军兵种所需技能集成,形成大小相应的后勤保障模块,将海上基地(刘易斯.普勒级远征海上基地舰)和小型前沿自适应基地进行融合,提高各军兵种装备给养保障的横向互动,已达到重塑美军前沿基地体系、提高前沿部署的抗打击自适应能力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要实现分布式打击与保障概念,美军遇到很多难题与挑战。</p><p class="ql-block">首先,若美军对经历了一个世纪建设的数万亿印太前沿资产进行重构,投资也会不低于以往规模。俗话说:地主家业有没有余粮的时候。美国目前负债33万亿,国会两党就提高债务上限问题打得不可开交,甚至不惜把众议院议长搞下台。此时,要美国国会再拿出钱怕是难上加难,况且在俄乌战事看不见尽头之际,又爆发哈以冲突,再为南海、台海砸重金,美国不是冤大头,又是什么?即便美国有这样的心,也难以有这样的力了。</p><p class="ql-block">其次,即便美军形成了分布式作战体系也存在短板,因为这一体系严重依赖卫星、网络、分散的基地和复杂的保障通道。对此,对手可以对卫星、网络、通道进行重点打击,使美军断网、断路,从而分割美军分布在印太广阔的前沿基地和作战平台,使他们之间难以协调、联络而形成持久作战、保障能力。为此,才有近期美国里根号航母进入南海为菲律宾撑腰,而中国航母山东舰穿过巴士海峡进入南太平洋一幕。这一北一南相互错身而过,正反映了中国对美国重塑前沿部署的对冲。</p> <p class="ql-block">最后,就是分散式前沿部署的门槛较高,除了要投入大量硬件软件等资金外,还必须取得深处前沿地区国家的配合。比如美军大型战略轰炸机和大型加油机,需要3000米以上的大型跑道,目前在印太前沿具备这一条件的机场也区区只有二十几个,而且大多的民用机场,这些国家能否同意美军在平时、战时使用还是个问题,因为,除了美军在日韩是以占领军或以联合国军的名义驻扎外,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愿意有外军驻扎,并且,谁也不敢因为美国而与中国为敌。就美国而言,虽然在印太前沿有日韩澳菲等盟国,但是国民都忌惮卷入中美战争,不愿意为美国当垫背的,尤其是俄乌、哈以冲突地区火箭导弹炸弹满天飞,所有建设夷为平地,使所有人都不愿意卷入与己无关的战争。</p> <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美国的分布式作战体系概念,由于面临种种短板和难题,必将如同滨海战斗舰、朱姆沃尔特武库舰等前沿打击概念一样,因为异想天开的、不符合实际的超前设想而最终导致失败。</p> <p class="ql-block">事实表明:把更多精力放在和平发展上,放在维护地区与世界安全稳定上,比挖空心思穷兵黩武、维护自身霸权更容易实现,更容易得到更多国际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参与。</p><p class="ql-block">总之,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