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帅府“三进四合院”

朱金成

<p class="ql-block">张氏帅府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帅俯巷46号。这里是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又称为大帅府、少帅府。它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九月,总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76万平方米,民国五年(1916年)张作霖正式入住,以后又不断扩建,逐步形成了由东院,中院,西院(现为办公楼,没有对外开放)和院外建筑等四个部分组成的建筑体系。</p><p class="ql-block">三进四合院在中院,坐北朝南,呈“目”字形。院落整体外观是中国传统的仿王府式建筑,青砖珑瓦,飞檐兽吻,挑脊宝顶,雕梁画栋,朱漆廊柱,狮头石鼓柱础,石条台阶,方砖方石铺地。三进院的占地3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60平方米,房屋共13栋,计57间。在张作霖主政期间,四合院的前两进院为办公官邸,三进院为眷属私宅,传承的是封建帝王宫殿的前朝后寝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进入张氏帅府门前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座雕像,他就是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张学良雕像总高度为6.94米,其中站姿人物高4米,基座高2.94米,为铸铜雕像。雕像张学良为站姿,右手握皮带,左手下垂拿手套,其表情眉头微锁,忧国忧民,目光深邃凝视远方,嘴角紧闭,刚毅坚定。</p> <p class="ql-block">1985年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国务院以张学良旧居称谓,公布其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辽宁省在此设立“张学良旧居陈列馆”,2002年更名为“张氏帅府博物馆”暨“辽宁近现代史博物馆”,为国家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这是张氏帅府的正门,门前这对石狮子是1927年张学良送给冯庸大学建校的礼物。九一八事变后,冯庸大学被日本军队所毁,石狮子被弃。1945年日本投降后冯庸重返沈阳,将石狮子又摆放在他的办公楼门前,即现在的沈阳燃气公司。2018年6月,经过一番努力石狮子被放置在大帅府正门前两侧。石狮子终于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帅府大院,来到了中院,我们看到的这座影璧上刻有“鸿禧”两个字镶嵌在影璧正中。</p> <p class="ql-block">鸿禧一词,在辞海中记载为洪福,有聚气聚财等作用。</p> <p class="ql-block">在影璧和一进院南门之间的空地西侧停放着这辆小货车,造型特别,它是我国第一台国产汽车……民生第75型汽车。</p> <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中院大门前两侧各有一个上下马石。</p> <p class="ql-block">一般上下马石都是两层,为什么这的上下马石是三层呢,可能是主人的个子比较矮吧</p> <p class="ql-block">在大门的两侧各有一个抱鼓石,抱鼓石上卧着的大狮子怀中还抱着小狮子。</p> <p class="ql-block">这是三进四合院正门,在漆黑的大门上有两个门神,左边是尉迟敬德,右边是秦琼。从这个门进去就是中院的“一进院”</p> <p class="ql-block">进入一进院的东面是内账房,也就是现在所称的财会室</p> <p class="ql-block">里面这些雕像是财会人员,他们的职责是管理大帅府的账和张作霖的私家账。墙上的字画,写的是“勤则不匮”。</p> <p class="ql-block">一进院的西面是承启处,就好比现在的保卫处或是传达室,如果想见大帅先在这登记转达。</p> <p class="ql-block">承启处里面这些雕像中的人物是当年东北军的官兵的一个场景还原</p> <p class="ql-block">这辆马车是专门接送孩子们上学用的</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面走就是二进院了,眼前就是著名的垂花仪门,堪比恭王府那垂花门还要漂亮</p> <p class="ql-block">垂花仪门上方刻有:福、禄、祯、祥</p><p class="ql-block">进入垂花仪门的前面是屏风,仔细看屏风上面的绘画全是蝙蝠,寓意是福气满满,福气圆满。</p> <p class="ql-block">进入这个区域就是整个四合院的核心区域。张作霖的主要工作和生活起居都在这里进行</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二进院正房,是原府邸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进入正房东侧房间是张作霖当年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正房的西边的房间是当年的会客厅,里面还有一间书房。张作霖虽然出身贫寒,没念多少书,但他非常重视教育,创办了东北讲武堂和东北大学等,给很多人创造了学习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这三进四合院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又融入了东北辽南民俗风格,门廊柱的油饰彩绘独具特色,窗下墙身的砚石浮雕堪称一绝。</p> <p class="ql-block">平生富贵</p> <p class="ql-block">騄駬骋骝八骏圖</p> <p class="ql-block">花香不多漏</p> <p class="ql-block">瓜瓞绵长</p> <p class="ql-block">五世同堂寿绵,寓意家族兴旺,五世同堂,夫妻和睦,家宅安康。</p> <p class="ql-block">花万有奇香</p> <p class="ql-block">秋葵枝上品一香</p> <p class="ql-block">富贵荣花图</p> <p class="ql-block">勤書翰墨</p> <p class="ql-block">君子之风</p> <p class="ql-block">清香异品</p> <p class="ql-block">这是二进院东厢房,是秘书的办公室,最重要的机密文件都在这里来处理。现在里面展示着各种各样的小荷包</p> <p class="ql-block">荷包的历史源远流长,它虽不如金玉珠宝昂贵,却集实用功能与形式美、吉祥寓意于一身,发展到晚清时期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审美情趣与生活理念的一种反映。到了民国后期,随着西方服饰在中国社会的普及,荷包逐渐衰败。因此,晚清民国时期的荷包体现了中国荷包发展的最高成就。这一时期的荷包的款式繁多,学界一般按荷包的形状进行简单的分类,如腰圆形、鸡心形、葫芦形、钟形、方形等,其中"方荷包"(俗称钱荷包)</p> <p class="ql-block">以其普遍的实用性成为了荷包家族的主力样式,留世甚广,其简洁的形制、多样的纹饰和精美的绣工足可以呈现荷包的艺术之美。此次展览旨在传播传统文化之美,让观者感受荷包这一将艺、韵、美集于一身的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是二进院西厢房,是普通秘书的办公室,现在里面展示各种各样的小荷包。</p> <p class="ql-block">一个小小的荷包,带我们了解过去人们的生活状态,让我们看到了民间工艺的巧夺天工,还感受到了一枚枚荷包承载的人们心中念力。</p><p class="ql-block">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荷包虽小,曾不盈寸。如果心探究,亦能于方寸之间,开辟一方供我们自由寻觅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我们进入第三进院,这里是整个院落里最重要的部分,是张作霖和他几个夫人居住的地方。前方是三进院的正房。</p> <p class="ql-block">进入正房,东面的房间是张作霖和二夫人卢寿萱居住的地方,说到这儿,那大夫人呢?张作霖正妻赵春桂是张学良的生母,她在张作霖落魄时嫁给他的,可谓是患难夫妻,在张学良11岁的时候在老家新民养病时不治身亡,这三进四合院是她去世后两年才建成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正房中间过堂间</p> <p class="ql-block">这是正房西边的房间,是三夫人居住的地方。张作霖的三夫人叫戴宪玉,长得非常漂亮,而且性格刚烈,非常强势,在嫁给张作霖之前已经有婚约在身,张作霖通过强势手段把她娶进了门。因为戴宪玉性格强势,所以与张作霖争吵不断,婚后连个孩子都没有留下。后来张作霖枪决了戴宪玉犯错误的弟弟。两人从此成为陌路,戴宪玉就此离开帅府,削发为尼,遁入了空门,直到1916年因病去世</p> <p class="ql-block">这是东厢房,是四夫人许澍旸居住的地方,她为张作霖生了两儿两女,其中时任我国海军参谋长,开国少将张学思是许澍旸所生。</p> <p class="ql-block">这是西厢房,1916年至1922年间,张学良和于凤至夫妇及其子女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是三进院正房,在正房窗下墙裙处镶嵌约一米高的砚石石刻,有26幅石雕。</p><p class="ql-block">寓意都是富贵吉祥,功名利禄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马背上面骑着一个猴子,意为“马上封侯”</p><p class="ql-block">可以看出张作霖的政治野心和抱负。</p> <p class="ql-block">如竖着读从左往右:炻烟琹韻書声</p><p class="ql-block">如横着读:炻琹烟韻声書</p><p class="ql-block">有知道的吗?请在评论区留言。</p> <p class="ql-block">宝鼎生香</p> <p class="ql-block">国鼎益寿延年</p> <p class="ql-block">中院三进四合院到此就全部介绍完了。我们从中院往东走,穿过这个小东门就会到达大帅府的东院,乍一看是个门洞,进去之后竟然是一个小山洞,穿过小山洞就是东院了。下期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