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马尼亚自驾游(二)• 亚瑟港

鹩哥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26日)晚上,我们回到霍巴特找地方休息,顺便采购和补充一些食品的储备。次日早上顺路到机场租车公司增加租赁一个GPS导航仪,这两天自驾下来,仅用手机的导航感觉不太靠谱,安全起见,还是驾驶专用的GPS导航仪靠谱一些。拿到了GPS导航仪,我们就往亚瑟港出发。</p><p class="ql-block"> 亚瑟港Port Arthur位于霍巴特东南约40公里的一个塔斯曼半岛上,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有优美的海岸线,半岛上接近一百平方公里生长着浓密的灌木林,因此十分受度假休闲人士所喜爱。亚瑟港则被称为“用石头和砖头书写”了澳大利亚的殖民历史,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澳大利亚罪犯遗址的11个地方之一,是澳大利亚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霍巴特沿着亚瑟高速公路走了一个多小时,在接近亚瑟港前的塔斯曼国家公园观景台停留、眺望美丽的海湾风景,并且通过这里的图文介绍,了解在接下来将游览国家公园10来公里的海岸线上的自然奇景:棋盘道、喷水洞、塔斯曼拱门、魔鬼厨房和鹰脖湾。</p> <p class="ql-block">  我们顺着路线先游览探索棋盘道Tessellated Pavement。棋盘道是因地壳受压断裂时形成的罕见侵蚀地貌,随着低潮时水成岩脱水干涸,表面便形成盐晶,在盐晶影响下,地面出现了一条条接缝,也就是我们看到的一条条的长方形,构成平整、一格一格的特殊景观,因为酷似棋盘,所以被称为棋盘道。</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棋盘道上,听着阵阵海浪涛声,再望着蔚蓝的天空,此时此刻,在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游览过的韶关丹霞山,敦煌玉门关,克拉玛依的“魔鬼城”等,如果说“风蚀雅丹、流水丹霞”是大自然的魔力和时光的杰作,那么这就是“海蚀棋盘”的馈赠。</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从棋盘道沿着曲折的海岸线岩石、沙滩,徒步到艾伦岛再返回到棋盘道,来回5公里左右,然后就在停车场休息区吃午饭、休息。</p> <p class="ql-block">  因为亚瑟港监狱历史遗址下午5点钟下班,我们午餐后先去那里参观。</p><p class="ql-block"> 塔斯马尼亚州被发现后,少校长官乔治·亚瑟George Arthur就被派到塔斯曼半岛,所以命名为“亚瑟港”。1830年最初时亚瑟港是个伐木场,在1833~1850年左右,这里成为了英国和爱尔兰判刑最重的囚犯的关押所。之所以选中亚瑟港关押,是因为三面环水有鲨鱼,唯一的大陆和亚瑟港交通要道是北部的“鹰脖”隘口Eaglehawk Isthmus,仅30米宽,曾有士兵、人造陷阱及饥饿的狗把守。亚瑟港监狱于1877年关闭,剩余的囚徒后来被安排到其他监狱。1897年,亚瑟港监狱发生了一场大火,后来经过维修,成为现在看到的遗址。</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游客中心购票后($40/人),先在大厅看了亚瑟港的全景模型,然后下楼进去参观监狱历史遗址。当天前来参观游览的人还真是很多的,因为塔岛最早的居民大多数是这里罪犯的后代,据说每天都会有一些当地的居民来寻根,找到了自己的祖先之后就把照片和有关资料拿回家。早期从英国过来的大多数澳洲人都有这种情况,包括担任澳洲总理的斯科特·莫里森,他就曾经说过他祖父的祖父是第一批囚犯来到澳洲的,算起来他是囚犯的第五代子孙了!哈哈,这就是澳洲人。</p><p class="ql-block"> “游客中心”每天定时安排、提供有英语和中文的免费讲解;还有多种文字介绍的宣传册,中文小册子的标题就是“把流氓恶棍改造成老实人”!</p> <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来到“亚瑟港大屠杀”纪念园参观。1996年4月28日,亚瑟港发生澳大利亚历史上最惨痛的“亚瑟港大屠杀”,一个28岁无业的马丁·布莱恩Martin Bryant持数挺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冲入当地著名的黑箭咖啡厅Broad Arrow Cafe和西斯岬角大楼Seascape向游客无差别乱枪扫射,致35人死亡,17人受伤。其后,数百名特种警察人员出动将其拘捕,法庭控告其以35宗谋杀罪名均成立,判决35次无期徒刑,“永远不得释放”;而凶手闻判后当庭大笑,毫无悔意。这个惨案震动了整个澳大利亚社会,并在全国引发了一系列禁枪法令的大讨论,这次事件后澳洲政府痛下决心全面禁枪,并且在亚瑟港监狱这里建立了“枪杀案纪念园”。据悉马丁·布莱恩现在被关在霍巴特的一座监狱里。“亚瑟港大屠杀”与“监狱历史遗址”共同构成亚瑟港的两大历史纪录。</p> <p class="ql-block">  👇 亚瑟港枪杀案纪念园 </p> <p class="ql-block">  👇 亚瑟港枪杀案死亡者名单</p> <p class="ql-block">  👇 亚瑟港枪杀案死亡者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在亚瑟港监狱博物馆的档案中,有许多囚犯“逃狱”的记录。我们看到有一个叫马丁·开司Martin Cash就曾经和两个同伴成功越狱,但是更多时候还是倒霉蛋比较多,比如在澳大利亚史上作为笑话讲的有一个囚徒“比利”,全名威廉·杭特William "Billy" Hunt,逃出监狱后,搞了张动物皮伪装成袋鼠蹦蹦跳跳想瞒天过海越过警卫线,谁知当时看守的食物配额可能不太足够,看到一只袋鼠跑过来也信以为真,举枪瞄准想搞点野味,把这个倒霉蛋吓得屁滚尿流,只好掀开伪装举手投降。</p> <p class="ql-block">  亚瑟港监狱的卡斯卡德斯Cascades女犯工厂历史遗址是澳大利亚与女犯有关联的最重要遗址,被列为11处景点之一,它们共同构成了澳大利亚罪犯遗址世界遗产。</p><p class="ql-block"> 亚瑟港监狱还有一座少年监狱。一些少年因为偷窃玩具就被送到这里,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p><p class="ql-block"> 与世界上那些闻名的劳改营一样,亚瑟港劳改营无论在英国还是在澳大利亚都是黑暗、野蛮和可怕的代名词。最可怕的惩罚大概就是无法逃脱,因为亚瑟港独特的地理环境。所以这样的心理战也使得很多囚犯实在受不了而故意谋杀其他犯人以求一死。所有的尸体都被船送到亚瑟港监狱外面的一个被称为“死亡之岛”The Island of the Dead的小岛上。现有1646个坟墓在此被发现,但只有180个看守和军人的坟墓被标上名字。</p> <p class="ql-block">  繁华时期的亚瑟港俨如一个小城市,港内有市政厅、教堂、码头、花园、民居(供监狱职员亲属居住),这些建筑物都是由犯人一砖一石亲自兴建的,例如教堂上的精美雕花、装饰是由少年犯监狱的“少年犯”们完成的。大监狱在1897年的一场大火中被烧成废墟,但从这些断垣残壁上依然能看出当时牢房的森严壁垒以及由大石和铁筋筑成的铜墙铁壁。在1877年,这所监狱因为种种原因关闭,剩余的人都迁往霍巴特,从此隐姓埋名,不愿意跟亚瑟港扯上任何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亚瑟港监狱遗址的门票包含1张30分钟的船票,可以在船上看到亚瑟港周边的小岛。另外,亚瑟港有轮渡前往那座满是坟墓的小岛“死亡之岛”,在买门票入园时会分发每人一张扑克牌,上面是关于一名囚犯的故事,可以根据扑克牌在博物馆中找到答案。园区有不同的参观时间,其中包括夜间的“幽灵之旅”,需要提前预订,我们由于时间关系就没有乘船去游览了。</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半,我们从“监狱历史遗址”参观完毕,又开车倒回塔斯曼国家公园继续游览观赏塔斯曼拱门、魔鬼厨房鹰脖湾和喷水洞。</p><p class="ql-block"> 塔斯曼拱门Tasman Arch是海水冲蚀所造成的天然海蚀洞或是海蚀拱门,受潮汐长期侵蚀逐渐凹陷,最后被风浪挖穿形成的洞穴。这个经过数百万年的时间淬炼的天然的积层岩拱门,又被称为“仙人桥”。拱门顶端离海 52.7米,崎岖的海岸线在这裏没入幽静无声的峡谷,并向森林公园延伸。</p> <p class="ql-block">  魔鬼厨房Devils Kitchen是海浪的侵蚀使海岸后退形成海崖,其底部继续被海浪冲蚀出—个凹进的洞穴即成蚀洞,其实是一处非常狭小的海湾,两侧是悬崖峭壁,经常有鲨鱼将海豹赶至这里然后血腥猎杀,而浪花撞击着山脚下的山洞后形成的回声似魔鬼在叫,所以被人们称作“魔鬼厨房”。也有传说在海盗盛行期间,抓住船员投入其下,塔斯马尼亚的魔鬼兽会来聚餐。当我们站在“魔鬼厨房”对岸欣赏悬崖峭壁时,感受到大自然营造的恐怖气氛,双腿也不由得有些发软,吸口凉气,直入心间,冒出冷汗...虽然令我不寒而栗,但是站在此景之前,又久久不愿离去,这就是风景的魅力吧,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来到这样险要的地势上,才能欣赏到江山如此多娇。</p> <p class="ql-block">  鹰脖湾Eaglehawk Neck是与亚瑟港监狱最息息相关的地方,从前囚犯逃狱,逃出亚瑟港只成功一半,还要通过鹰颈地峡,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塔斯曼半岛Tasman Peninsula三面环海,唯一与塔斯马尼亚本岛连结的狭长形土地,路面宽仅约一百公尺。当时官员利用这个特殊地形,安排许多官兵及看守犬在这驻守,阻止想逃狱至本岛的囚犯。</p> <p class="ql-block">  喷水洞 The Blowhole位于鹰脖湾南方的尾端,因水柱喷潮以及海水抽搐的涛声奇观而闻名。沿海尽是发达的柱状玄武岩,由于海浪长年的冲击,形成了狭长的海蚀沟及海蚀洞。每当巨浪激荡,冲向洞口,如遇到风势大、风向恰好、海水涨潮时,还可见到水柱喷潮的奇观,只是我们来到的不是时候,时值海水退潮后的低潮期,没有看到“喷水”,但是想象中它应该和我们在悉尼的基亚马Kiama看到的喷水洞一样壮观吧。</p> <p class="ql-block">  品尝当地美食也是旅游中的应有之义, 尤其是住"民宿"的自驾游, 也有条件自己选购自己中意的食材自己烹饪。 在游览"喷水洞"时, 看到旁边的码头有渔民在卖刚捕捞上来的新鲜龙虾, 一问$85澳元一公斤, 我们就买了一只1.82公斤(最大)的龙虾。 而买龙虾过程也挺有意思的, 在询价时, 渔民告诉我们, 他们每卖一公斤的龙虾, 需要缴交$50澳元的龙虾捕捞"税", 当告诉他们我们是来旅游付现金不需要发票了 , 但是这对夫妇却还是十分认真给我们开了含税发票 , 还按规定仔细询问、填写购买人的姓名和必填报的信息,这就是普通的澳洲老百娃, 自觉自律的守法公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