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璧山湿地公园的自然景观十分优美,这里有着大片的湿地、草地、森林等自然景观,还有着各种野生动物和植物。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荷花、莲花、菊花等花卉,还可以看到各种鸟类在湿地上自由飞翔。</p> <p class="ql-block">璧玉广场占地3.5万平方米,广场正中屹立着硕大的璧玉雕塑,雕塑上部以西周时期玉璧为造型,玉璧上雕刻有六条螭龙造型。玉璧寓意璧山的“璧”字, 而下部的石山则寓意璧山的“山”字,完美地诠释了“璧山”得名的原因和文化涵义——“山出白石,明润如璧”。璧是古代君子必佩之物,聪明的祖先,把这座美丽城市命 名为“璧山”,比作璧玉,这是对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最高的褒奖。</p> <p class="ql-block">恐龙,古爬行动物,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灭亡白垩纪晚期。本系列恐龙石雕展示的是璧山本土的古生物化 石文化。1978年在璧山大兴境内云雾山麓,出土了全长约4米,距今约1.9亿年,属早期侏罗纪的恐龙化石,被正式命名为“璧山上龙杨氏种”, 以纪念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杨钟健教授。“璧山上龙”与“威远中国上龙”、“扶绥中国上龙”并称为中国三大上龙化石标本,原化石现存于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五叠泉秉持“道法自然”的理念,以“叠泉”的园林造园手法,还原大自然溪流的声音,通过自然的水声流泻,达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其特点是“飘如雪、断如雾、 缀如流、挂如帘”,随季节和雨水多寡的变化而不同。暮春初夏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轰然疾下;仲夏严冬,雨水较少,则水帘如丝,轻盈柔美,春夏秋冬,各有千秋。</p> <p class="ql-block">观音塘湿地公园植物品种繁多。公园已栽种植物品种677个,其中水生植物385个,旱生植物292个。园内植物来自国内以及日本、荷兰、美国等8个国家的珍稀品种,包括墨西哥落羽杉、 再力花、水鸢尾、眼子菜、纸莎草等。公园吸引了白鹭、斑鸠、鸳鸯等30余种野生鸟类前来栖息,并引入鱼类、青蛙、蟾蜍等20余种水生动物。独特的湿地世界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和生态科普研学旅行的最佳场所。</p> <p class="ql-block">跌水坝是一处亲水性景观,利用天然石材表面的微生物膜降解部分溶解性有机物,起到微生物净化的作用。“珠玉拨琴弦,清泉石上流”, 坝前独钓老者塑像,寓意太公钓鱼的隐世意境。</p> <p class="ql-block">虎峰楼因古代“璧山八景”中的“虎峰马迹”中的虎峰寺得名。清代乾隆年间璧山知县黄在中也写有诗赞美“虎峰马迹”:“翠巘嶙峋古寺东,扪萝天半得相通。 花开蛱蝶清宵露,树吼狻猊午夜风。岭外鹤归僧入定,云间犬吠马行空。当年浪说神驱虎,万叠巴山一望中。”虎峰楼占地面积805.169平方米,主阁两层 , 第一层面积338.56平方米,第二层面积299.29平方米,总高19.1米,建筑飞檐翘角,流光溢彩。登上阁楼,可一览整个观音塘湿地公园胜景,凭虚临风,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东林阁</p><p class="ql-block">东林阁以古代“璧山八景”中的“东林晓钟”命名,拥有丰富的历史传说。清代乾隆年间璧山知县黄在中曾写诗赞美“东林晓钟”:“密树疏烟停暮鼓, 倚云傍月访东林。莲社荒凉存古碣,柴扉寂寞启洪音。野猿睡起鸦飞急,惊破寒窗晓梦沉。”这座仿古建筑,由东林阁和爬山廊组成, 总共占地面积2956.17平方米,其中爬山廊占地1041.12平方米;东林阁由两层组成,面积共339.69平方米,总高10.07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