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八桂大讲堂•教研之秋”——广西基确教育系列主题教研展评活动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教育研究院承办的全区基础教育教研展评交流活动,也是全区基础教育教研员及一线教师年度教研盛会, 更是广西基础教育着力打造的教研品牌。活动于每年秋季学期举办,按照有所侧重、分布推进的方式开展,活动由“赛研”和“赛教”两个部分组成,即:学科教研员教研活动案例展评和学科教师课堂教学课例展评,通过主题报告、现场展示、专业测评和研讨交流等环节,搭建全区教师专业化成长平台,促进广西基础教育各学科教研员及一线教师牢记使命、更新理念、潜心育人,交流经验和宣传成果,不断激励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我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10月25-27日初中生物优秀课例展评活动在南宁市南宁外国语学校开展。</p> <p class="ql-block"> 为期三天的展示课题分别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的运动》、《绿色之约*不负青山不负人——探究坏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鸟》、《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遗传和变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细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人体能量的供应》、《人体生命活动的供给》、《蒸腾作用》,选手们精心准备,激烈角逐,同课异构,同放异彩,每一个课例展示都亮点满满。</p> <p class="ql-block">课例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聚焦学科课程核心素养以漓江为主题来贯穿整个单元。整堂课以赏漓江、识漓江、析漓江和护漓江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与情境结合,任务导向推进课堂教学。在构建生物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知识框架同时宣传了桂林漓江,响应了习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落实保护生物圈的社会责任。</p> <p class="ql-block">课例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引导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并辩证地看待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p> <p class="ql-block">课例三:《动物的运动》</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通过创建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抛绣球的体验活动引入课题。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探究实践和科学思维能力。以学生为主,着重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所学知识。</p> <p class="ql-block">课例四:《绿色之约*不负青山不负人——探究坏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以探究为切入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直面坏境带来的问题和危害,从而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次通过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活动让学生真正的感受酸雨对大自然的危害。最后让学生对环保问题设计解决方案,激起学生的环保主动性。活动贯穿整堂课,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开展各种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p> <p class="ql-block">课例五:《鸟》</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主要围绕鸟适应飞行的主要特征开展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根据教师准备的教具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学环节清晰,整个课程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多次使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学。</p> <p class="ql-block">课例六:《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p><p class="ql-block"> 以呼吸作用为主线,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原因和得出结论锻炼了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对实验装置进行整合和优化,节约器材,操作简便效果明显。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实时分享学生实验过程和结果,能及时做出反馈。课程最后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社会责任教育,升华主题。</p> <p class="ql-block">课例七:《遗传和变异》</p><p class="ql-block"> 教学过程中通过建模方式进行可视化教学,突破抽象难懂的重点。充分利用教具,基于具体情境构建模型,利用能移动的教具模拟染色体分离的规律。为学习基因传递奠定基础。教学过程逐步推进,进阶学习。科学评价,贯穿全程。</p> <p class="ql-block">课例八:《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通过六个活动任务开展学习,在教学中采用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交流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教学重难点突出,通过分析生活中存在的反射现象、制作模型等方式突破神经调节的重难点。</p> <p class="ql-block">课例九:《细菌》</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创设情境“细菌王国历险记,寻找引起肚子疼的细菌”展开教学。利用“一镜到底”的教学模式逐步推进。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使知识更加的直观生动。通过活动组建细菌结构模型增加课堂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度。</p> <p class="ql-block">课例十:《细菌和真菌的分布》</p><p class="ql-block"> 本节结合地方特色,设计真实情境,利用梧州金花六堡茶创设真实情境。六堡茶中的“金花”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教材知识融合现实情境设计实验,检测家里细菌真菌的分布,找到储存六堡茶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面向核心素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课例十一:《人体能量的供应》</p><p class="ql-block"> 通过介绍医学装置ECMO装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堂课模拟医学装置活动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课例十二:《细菌》</p><p class="ql-block"> 以“肉汤腐败”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多次进行学生活动如制作细菌模型,学生讲解细菌各结构功能。评价方式多元化,在评价方面采用小组互评打分的方式。最后创设现实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课例十三:《人体生命活动的供给》</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借助社会热点,创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情境。依托情境,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教学。本节课通过平板电脑等信息技术手段设计食谱,自行车线路图等跨学科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实践合作、表达交流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p> <p class="ql-block">课例十四:《蒸腾作用》</p><p class="ql-block"> 采用“二导三环”模式开展教学。“二导”——导学案为引导、老师的课堂引导,“三环”课堂三个环节:1、问题引领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生生互动2、练习反馈3、小结巩固。先用“大树底下好乘凉”引入课堂,再通过三个探究活动指导学生归纳蒸腾作用的概念。再由模拟气孔开闭的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解释蒸腾作用的机制。最后让学生合作交流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农业生产问题。</p> <p class="ql-block">专家点评</p><p class="ql-block">何英姿——南宁师范大学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p><p class="ql-block">郝琦蕾——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p><p class="ql-block">刘晓玲——北海市首批学科带头人</p><p class="ql-block">叶丹——柳州市市十五中学正高级教师、义务教育教职委委员</p><p class="ql-block">王天祥——博士(人民教育出版社)</p> <p class="ql-block"> 评委老师针对老师们的课例进行点评,教师能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将其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较为丰富多样。老师们采用了讲授、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教学组织有条不紊。同时指出了一些教学中和不足之处并且提出改进建议。刘晓玲老师和王天祥博士还针对大单元教学进行详细的解析。大单元教学是一种以主题为核心,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方法。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首先确定一个主题或一个大的问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或问题展开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讲授、讨论、实验、观察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包括:</p><p class="ql-block">1.跨学科性:大单元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例如,在教授有关环境保护的主题时,可以涉及到地理、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p><p class="ql-block">2.问题导向:大单元教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或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学生需要通过探究和实践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3.学生参与度高: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实验和项目等活动,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p><p class="ql-block">4.综合评价:大单元教学强调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关注他们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大单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系和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它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教学好比是无涯之海,而行者无疆,唯有积跬步,方能致远。通过本次的听课学习,谈谈我的收获。1.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展示课通常会介绍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听课我们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教学策略、技术应用等,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课通常会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内容,通过实例、案例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3.提高思维能力:展示课通常会涉及到一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通过听课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4.增强沟通和表达能力:教师进行口头表达和演示,通过听课可以学习到一些有效的沟通和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 总之,听展示课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学习和成长,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