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罗道美老师 ——从一张照片说起

张思齐

<p class="ql-block">罗道美老师104周岁</p><p class="ql-block">与他教过的部分初中生</p><p class="ql-block">合影于2016年10月5日</p><p class="ql-block">摄影人:饶国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张普通的照片,又是一张不普通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说这张照片普通,因为它只是一张师生的合影照片罢了。1963年9月至1966年7月,我在四川省南川中学校学习。我是南中初中 1966 届第 3 班的学生。罗道美老师教过我们班语文课整整三年。</p><p class="ql-block"> 前排坐姿两位为罗道美老师和师母。罗老师是湖南人。我不知道师母的名字,只晓得师母也是湖南人,她退休前一直在县人民银行工作。后排站姿七位是我初中的同班同学,从左往右分别是董维萍、贾玲、杨邦学、刘忠义、廖正强、向家惠、王邦志。</p><p class="ql-block"> 董维萍同学,小学和我同班。本来,她高两个年级,因为她的妹妹出生了,便辍学在家两年,背妹儿。董维萍住在后街天主堂,她全家都是天主教徒。董维萍会跳舞,小学五年级是由她领舞的《春姑娘》演出时轰动了偌大的一个南川县城。</p><p class="ql-block"> 贾玲,小学与我同在隆化第一小学校读书,我们同年级但是不同班。贾玲同学的作文写得好。罗道美老师给贾玲同学的一篇作文下过这样的评语:清如流水。贾玲同学退休前是《涪陵日报》主编。</p><p class="ql-block"> 杨邦学同学喜欢跳舞。她对跳舞有极大的热情。杨邦学同学领舞的《丰收歌》(麦浪滚滚闪金光)和《社员都是向阳花》(公社是棵常青藤)都受到好评。</p><p class="ql-block"> 刘忠义同学是个画家。1966年4月初,我们县里有五名爱好美术的初三学生,背起背包,步行两天,前往綦江县城,在綦江中学参加会考。全省统一组织的艺术类院校联合招生在那里设立了考点,考察素科,并进行面试。我也在其中。如果考上了,将在四川美术学院附中学习四年。四年后,如不出意外,将直升本科,分专业深造。考官全是军队艺术院校的教师,军装宽大,风姿绰约,帽徽领章,鲜红透亮,文质彬彬,明眸皓齿。后来我收到了一封信:由于文化大革命,录取工作放到运动后期处理,请耐心等待。信上加盖了“四川省招生委员会”公章。那封信我一直珍藏。1994年初我调任武汉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那封信随之来武汉。2010年我迁入新居,那封信弄丢了。刘忠义一直坚持作画。同学会时他展示了一幅自画像。</p><p class="ql-block"> 廖正强同学的数学好。小学和初中我俩都同班。廖正强同学有 “小华罗庚” 的称号。他的哥哥廖正寰,后来做到重庆交通大学教授。初中时,廖正强同学经常对我讲他哥哥来信的内容。有一句话我至今记得:大学生是国家用黄金堆出来的!文革前大学生很少,恐怕的确如此吧。</p><p class="ql-block"> 向家惠同学是班上的团支部书记。她为人正直,心底善良。她是工人家庭出生。四川省汽车运输公司第28队驻南川,向家惠同学是汽车队的子女。初中时我想加入共青团,因为我父亲的 “历史问题”,我写过过十六次申请书都没有成功。我最后一次写入团申请书已经临近毕业了。向家惠同学代表团组织找我谈过一次话。她说:要从正面看问题。至今我还记得这句话,也努力这样去对待生活中的一切问题。我后来入了团,那是在下乡当知识青年以后。</p><p class="ql-block"> 王邦志同学小学和初中都与我同班。小学时她是少先队的中队长。1962年我们读五年级,那时流行抄歌本,王邦志同学的歌本抄写得最好。有支歌叫《社会主义放光芒》,其词曰:山连山来水弯弯,果树开花红艳艳…… 她唱得真是好。</p> <p class="ql-block">  我没有机会回家乡南川去为罗老师贺寿。我写了一段话,拜托我的同学们转达给罗老师。兹录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祝福罗道美老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罗老师:我们在你那里学到了语文知识,还有写作文的本领。我虽然后来有了重重高学历,其实我就是个还算认真的初中生而已。张思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川中学初1966届3班</p><p class="ql-block">毕业50周年同学会合影 </p><p class="ql-block">2016年10月4日摄于重庆市南川区</p><p class="ql-block">摄影人:饶国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春风化雨育桃李</p><p class="ql-block">胜利歌声飞满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金佛山麓南川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说这张照片不普通,因为照片的中心人物、我们敬爱的罗道美老师,当时已经年满104周岁!罗老师在104周岁的时候,不仅活着,而且是健康地生活着!罗老师每天读书看报,听音乐看电视,完全是一个精力旺盛的人。罗老师近 1 米 8 的个子,他腰不弯背不驼。罗老师还有个习惯,他每天都从东城外的家中,走路到市区中心鼓楼广场一带,看政府大门两侧橱窗里的照片和地方讯息,然后转一大圈,或买菜,或购物,或与熟人交谈,之后才步行回家。总之,罗老师有质量地生活着,不是一个 “病拖拖”,不是一个 “药罐罐”。</p> <p class="ql-block"> 我们敬爱的罗道美老师长寿的秘诀是三大法宝:吃得亏、脾气好、食量大。</p> <p class="ql-block">  罗老师吃得亏。我们那一届初中生本来应该在1966年7月份毕业离校,因为文革,我们被要求 “在校参加文化大革命”,直到1968年末才统统上山下乡去当了知识青年。文革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从大字报上了解到,罗老师出生于富有家庭,他完整地读了两个大学。我们的母校是一个特殊情况,教师中资格高的人士太多,罗老师一直教初中。文革前初高中教师待遇差距大,比如,连饭厅也是分开的,初中教师吃每月10元5毛的伙食,高中教师吃每月12元5毛的伙食。尽管如此,罗老师始终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工作。</p> <p class="ql-block">  罗老师脾气好。罗老师出了名的脾气好。他教我们语文课,课堂上罕见他发脾气。只有一次,有个同学犯了错还和罗老师顶嘴,于是罗老师气红了脸,狠狠地说了一句:You lose face! (不要脸)语文课要求用普通话教授。罗老师是湖南人,他的普通话带有口音。“呢” (ne)这个字,他总是念成两个音ni-ne 。这时有的同学会笑,罗老师脸红,但是他绝不生气。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不再为ni-ne 而发笑了。除了这一点之外,罗老师的教学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当年,南川中学要求教师用毛笔小楷批改作文。罗道美老师的毛笔字漂亮,属于 “星录小楷” 体。</p> <p class="ql-block">  罗老师食量大。文革前每年农忙假,大战红五月,师生们到城市远郊割麦插秧,历时两三周,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些城里的同学挑食,有的菜不吃,罗老师总是收着吃,不浪费食物。他说,没有什么菜是不好吃的!各种菜都要吃!罗老师不相信什么节食减肥之类的言说。他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不刻意节食,也不胀肚皮。初中三年,我们没见过罗老师生病。</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四川省南川县(今重庆市南川区)在1974年恢复高中招生。罗道美老师终于在1974年当上了高中教师,直至多年后退休(当时没有严格的退休年龄规定)。那时,原本那些资格高的教师,有的走了,有的退了,罗道美老师理所当然地成为名师了。有道是:</p><p class="ql-block">长者巍巍高风在,</p><p class="ql-block">百龄名师风范长。</p><p class="ql-block">东风吹拂学生长,</p><p class="ql-block">长寿老师好风光!</p> <p class="ql-block">  初中的课程,大凡跨学期的学科,大都不是一位老师教我们。比如,数学、英语、政治、体育、音乐,都有两三位老师教我们。唯有语文课,三年六个学期,都由罗道美老师讲授。</p><p class="ql-block"> 我要衷心祝愿我初中三年唯一的语文老师罗道美先生一切安好。</p> <p class="ql-block">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佛洞里罗汉多,</p><p class="ql-block">个个罗汉笑呵呵。</p><p class="ql-block">试问长寿阿罗汉,</p><p class="ql-block">大德刻意节食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佛洞是金佛山的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封面说明:金佛寺</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