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落尽的水上城堡 — 立陶宛之特拉凯

猫咪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时间:2023.7.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华沙到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途中经过特拉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特拉凯(Trakai) 位于维尔纽斯西28公里,这座目前面积只有11.52平方公里的小城市曾经是东欧最大的国家立陶宛大公国的首都,在这里记录着立陶宛曾经的辉煌,令立陶宛人至今引以为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立陶宛大公国(全称“立陶宛、罗斯和萨莫吉希亚大公国”)是一个存在于13世纪至1569年间的欧洲君主制国家。1251年,明道加斯(Mindaugas)皈依罗马天主教,1253年7月6日,明道加斯接受教宗英诺森四世加冕为立陶宛国王,建立了立陶宛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明道加斯王朝,他也是立陶宛历史上唯一的国王。而这一天7.6日也成了现在立陶宛的建国日。之后立陶宛持续向东扩张,占领数个原属基辅罗斯的公国。明道加斯是立陶宛的建国者,现在也被认为是阻止鞑靼人向波罗的海进军,令国际社会承认立陶宛,并使立陶宛向西方文明过渡的君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明道加斯的加冕典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阿多马斯·瓦尔纳斯(Adomas Varnas)绘画,1952-53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263年,明道加斯遇刺去世后立陶宛君主改称为大公,其身份等同于国王,而国家被称为大公国。之后立陶宛经过几年内战,1285年布蒂盖迪斯(Butigeidis)成为大公,由此开启了立陶宛历史上的格迪米纳斯王朝,1295年其兄弟布特维达斯 (Butvydas)继任为立陶宛大公。格迪米尼王朝以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格迪米纳斯(Gedimininas 1316-1341年在位)命名,他是Butvydas的儿子,维特尼斯(Vytenis)的兄弟。格迪米纳斯并不是这个王朝的第一个大公,但他的历史作用盖过了他所有的前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格迪米纳斯王朝统治立陶宛大公国已历几个世纪,而历代大公都是以扩张领土为宗旨,格迪米纳斯秉承前任大公维特尼斯宗旨继续开拓疆土,终成一代雄主。大公国向基辅罗斯故土与其他斯拉夫土地扩张,其国土涵盖现今的立陶宛、拉脱维亚、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爱沙尼亚、波兰、摩尔多瓦和俄罗斯的部分地区。15世纪,大公国领土达到顶端,达83万平方公里,成为当时东欧的一方霸主,这是一段令立陶宛骄傲的辉煌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格迪米纳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6世纪由亚历山德罗·瓜格尼尼( Alessandro Guagnin)创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格迪米纳斯大公1323年把都城从特拉凯迁到维尔纽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4-15世纪,欧洲的条顿骑士团进入鼎盛时期,极大威胁到了波兰,立陶宛等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安全。《卢布林合并条约》后,立陶宛大公国正式与波兰王国合并,即“波兰立陶宛王国”,习惯上称其是“波立联邦”。此时波兰也将首都从克拉科夫迁至华沙。在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旗帜下,波罗的海诸民族联合组成联军跟条顿骑士团发生战争,即著名的条顿战争(1409-1411),而其中的格伦瓦尔德战役(1410)更是给予条顿骑士团以毁灭性打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立陶宛和波兰合作、交好的历史源远流长,并在1569年波兰立陶宛联邦建立时到达顶峰。该联邦国家最鼎盛时期的面积将近100万平方公里,成为了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该联邦维持了两个多世纪,此后,风光了几个世纪的立陶宛,因自身的衰落和周边俄罗斯、普鲁士等强国的崛起与入侵逐步走向了落败,领土一再被瓜分,至1797年第三次遭到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和普鲁士帝国的瓜分后,立陶宛大公国的大部分领土被俄罗斯帝国占领。二战后立陶宛又被迫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91.12.26苏联宣布解体,在苏联解体之前,立陶宛于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独立,独立后的立陶宛仅仅剩下了6.5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不到其鼎盛时期领土面积的1/10。曾经的东欧霸主从此沦落为波罗的海的蕞尔小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特拉凯,地处一个狭窄的半岛,中世纪时特拉凯不仅是立陶宛的首都,而且还是政治中心和防御重地。1323年,首都迁到维尔纽斯后,特拉凯保留了立陶宛最为特色的防御城堡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格迪米纳斯大公于1316-1341年期间在首都特拉凯修建了这座城堡,最初是立陶宛大公的居所,之后用以抵抗当时的外来入侵。利用特拉凯的森林,湖泊等天然屏障,再加上坚实的城堡,让特拉凯拥有易守难攻的优势。后来格迪米纳斯大公迁都至维尔纽斯,特拉凯城堡便由他的儿子科斯图提斯继承为领地。1377年木造城堡毁于条顿骑士团的攻击和一连串的王室继承权斗争,城堡由科斯图提斯的儿子维陶塔斯改建为砖石结构,主体工程完成于公元1409年。在赢得了格伦瓦德之战后,城堡失去了防御作用,但城堡内的大公宫殿还是用于接受外交官的觐见或者用于庆祝各种节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格迪米纳斯建造维尔纽斯城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米夏瓦·埃尔维罗·安德里奥利(michaowelwiro Andriolli)绘画,188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维陶塔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6世纪由亚历山德罗·瓜格尼尼( Alessandro Guagnini)创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7世纪,立陶宛与莫斯科公国战争期间,特拉凯城堡被战火摧毁后就再也没有重建,最后只剩下一片颓垣败瓦。然而,特拉凯城堡象征着中世纪立陶宛的辉煌,是立陶宛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国家历史。19世纪,城堡的重建计划被列入日程,经过20世纪的五次重建、修缮,基本恢复了城堡的原样,修复的主工程于1961年结束。至此,特拉凯城堡又得以15世纪的面貌重现世人,成为立陶宛最著名的历史建筑和旅游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二战后城堡废墟模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特拉凯的湖心岛上,竖立着特拉凯城堡的建造者、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的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维陶塔斯(或称为维托夫特)立陶宛语: Vytautas Didysis;(约1350年-1430年10月27日),常被称为“大帝”,为中世纪立陶宛最有名的统治者之一,享有与国王同等的权利,被立陶宛人民尊为民族英雄,其主要成就是抵御条顿骑士团的入侵、维护立陶宛的统一、扩大立陶宛的版图、带领立陶宛进入巅峰时期。1430年维陶塔斯逝世于特拉凯城堡,安葬于维尔纽斯大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特拉凯镇上共有32座形成于冰河时期的湖泊,这里集平原、湖泊、森林、山丘于一体,湖光山色,风景宜人。俯瞰加尔瓦湖(Galve)中的特拉凯城堡就像一块闪耀的宝石,极尽奢华唯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特拉凯城堡(Trakai Castle)</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座位于加尔瓦湖湖心岛上的水上城堡,通过木栈道 与之连接,城堡围墙上1/3是橙红色的砖石,下2/3为青灰色石头。城堡设有瞭望台,四面环水,墙内有护城河和大公宫殿。这是东欧唯一的岛屿城堡,现已成为特拉凯历史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城堡布局如图所示,从湖岸通过木栈道到达一个湖心岛,从湖心岛再通过木栈道到达城堡。整个城堡分为外城和内城两个部分,前面为外城,其后为内城,外、内城之间由护城河相隔,吊桥连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特拉凯城堡的外城有四方锥顶的城门楼和3个圆筒锥顶的瞭望塔楼,以及非常厚的城墙围合而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穿行在城门里,可以感受城墙之坚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进入外城的中央广场,其左侧是一排三层楼的红砖瓦建筑,这里曾经是卫戍部队的营房,以及办公、管理等辅助用房,现在用作博物馆的展室、游客中心、礼品店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外城里还有关闭王室囚犯的监狱,广场上陈列着一些古代的四车、因笼,以及刑具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城堡建筑以各种几何图形构成完美视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外城的右侧可看到内城四周的红砖楼房和中间高高的方塔建筑。城墙外是内城护城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内外城之间的护城河,现在已经干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通过吊桥进入内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特拉凯城堡的内城由30米高的方塔和三层楼的宫殿组成,这里曾是立陶宛大公的宫邸,也是大公居住地、召开会议、接待外国使节的地方,后曾经改为监狱。特拉凯城堡改为历史博物馆后,整个内城的宫殿区全部被辟为了展室,用大量实物和图片,以及复原的场景设置,向游客展示立陶宛大公国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图:立陶宛大公国国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下图:立陶宛大公国国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国徽和国旗上的骑士是一位立陶宛英雄,在条顿骑士打进来时,这位骑白马着白服的大公卡迪聂冲出去把敌人引到外面,所以他成了国家英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立陶宛大公的宝座</span></p> <p class="ql-block">王室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博物馆展室里可以看到许多油画。这幅面是由波兰的一位教长画的。表现毕苏斯基时代波兰和立陶宛合并为一个国家时的重要谈判会议场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幅画中间挥舞战剑的人是雅盖隆国王,左边穿白色衣服的是战争中被杀死的条顿骑士。这一仗就发生在绿森林,叫塔列堡城堡战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波兰立陶宛联邦时期,也建立了自己的铸币厂,这些当时的银币就是从废墟中找到的,至少有500年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发射石弹的土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公国版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波兰和立陶宛联盟时期,因为信奉了天主教有了教皇作为靠山,野心勃勃,但是人力不足,所以也招募土耳其人来当兵。这些士耳其人在此生生不息,繁衍了非常漂亮的混血后代。在特拉凯形成了卡莱姆社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卡莱姆社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特拉凯的 卡莱姆(Karaims )当地人称为卡莱特(Karaites )是一个在 14 世纪定居在这里的族群。这个讲土耳其语的社区也信奉他们自己的宗教,这种宗教源于犹太教。这个社区起源于克里米亚,保留了他们的祖先在立陶宛大公国重新定居时带来的生活方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公元1868年的城堡遗址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特拉凯博物馆内的收藏,反映了特拉凯镇,以及特拉凯城堡的历史,展示了历代公爵的生平、肖像和特拉凯人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据介绍,经过半个世纪的收集整理,目前馆内藏品已超过20万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每年7月,这里就是特拉凯艺术节的主要舞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围绕城堡漫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烂漫,一步一景观,一景一陶然。傍晚的湖面波光粼粼,人们或踏浪行舟,或沿湖漫步,清新的空气,芳香的泥士,这一切构成一幅幅美好的画面,令人目酣神醉,流连忘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日特拉凯,当年大公国的辉煌早已不在,但在历史的进程中并没有被遗忘,它转换了角色,转化了功能,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立陶宛自然风景的Number 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城堡返回特拉凯小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走在特拉凯小镇的街道,可以看到卡莱特人建造的独具风格的房子。这一带是属于卡莱特人自己的家园,他们保留着其祖先的语言,信仰,生活习惯和饮食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卡莱特人的典型房屋通常是彩色的木屋,大门通常开在侧面而朝向道路的一面会有三扇窗,作为祈福的象征,一扇献给上帝,一扇献给大公爵,一扇献给自己的家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沿湖景色 ,目之所及,皆是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和每次遇见的美好一样,总是在最后离开的时候,以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情说声再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美丽的水上城堡,再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优雅的特拉凯小镇 ,再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