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技艺,躬行传统美德

朱猪

<p class="ql-block">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与校外实践活动有机融合,秉承崇尚传统文化、尊重非遗技艺、热爱劳动的教育理念,积极培育同学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岳麓二小开展了以“传承非遗技艺 躬行传统美德”为主题的“劳动美”校外实践活动。</p><p class="ql-block"> 秋高气爽,同学们迎着朝阳,踏进大汉研学实践基地,怀着激动与期盼的心情,体验有趣的传统非遗技艺。</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葫芦课程 画葫芦</p> <p class="ql-block">在指导员的带领下,孩子们来到了葫芦课堂,学习与葫芦有关的知识,并且学会制作葫芦手工!</p> <p class="ql-block">绘画</p> <p class="ql-block">掏葫芦子!</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制作皮影</p> <p class="ql-block">皮影可是有趣的东西!皮影戏是流传于全国各省区的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皮影戏又名“灯影戏”“土影戏”;皮影戏的起源历史悠久,是一种以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等各类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认真的学习怎么制作,从选图,到画图,然后剪裁,穿线,每一步都仔细的完成!</p> <p class="ql-block">瞧,有趣的鱼类,生动的三国人物,还有各类卡通人物,做的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篆刻</p> <p class="ql-block">篆刻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因古代印章多采用篆书入印而得名。它是书法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就制作工艺而言,它是指将在平面上设计好的纹样或文字镌刻在金属、石头、牙、角等材质上。中国印章随着时代的推移和使用者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秦以前印章称为鉨(同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皇帝用玺,一般人的印章称印。汉代皇帝、皇后、诸王等所用印章称玺,官印、私印又出现章、印章和印信等名称。唐代称宝。宋元以来官印和私印又有记、朱记、关防、押、图章、戳子等名称。篆刻起源于中国,后传播并流行于东亚地区。</p> <p class="ql-block">从磨章,设计图稿,描摹,刻章,封泥,步步有讲究,大家做得可细致了!</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天的体验,大家收获满满!“人生在勤,勤则不匮。”梦想的花朵,唯有以劳动浇灌才能绚丽绽放。我们将继续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健体润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他们创造色彩斑斓的生活,为走好有意义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基础,感受劳动带来的别样精彩!</p>

印章

皮影戏

非遗

葫芦

劳动

制作

技艺

篆刻

传统美德

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