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老街老巷——通远门之鼓楼巷

福阿爸视觉(重庆)

<p class="ql-block">  随着重庆直辖后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和旧城改造,能够完好保存下来的老街老巷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即使有的在原址复建,但也大多是面目全非,或不伦不类,很难寻找当年的遗风了。</p><p class="ql-block"> 一次值得追忆的旅行,应该不是人云亦云的褒贬,也不是前赴后继盲从打卡,而至少是一段短暂地融入和体验,能够在行者的心底烙印下贴近当地人生活、文化及烟火气息。</p><p class="ql-block"> 重庆渝中通远门的鼓楼巷就是这样一个地方。</p><p class="ql-block"> 通远门位于重庆市寸土寸金的心脏解放碑附近的七星岗,是古时重庆17座城门唯一保存完好和不临水的古城门,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通远门是重庆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其中有三条著名的街巷:鼓楼巷、领事巷和三城巷,优以鼓楼巷最为有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i>一、低调街巷承载厚重历史</i></b></p> <p class="ql-block">   鼓楼巷应该是重庆最低调的老巷子了,我敢说很多土生土长的重庆人都不一定知道这条老巷,就算居住在附近的居民,也许都不完全了解她厚重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鼓楼是古代放置巨鼓的建筑,用以报警或报告时辰。</p><p class="ql-block"> 古时重庆城有两座鼓楼,一座在太平门,一座在通远门。鼓楼巷原名鼓楼街,抗战前鼓楼还在,一九三九年五月四日被日本飞机炸毁,一九八二年鼓楼街改名鼓楼巷。</p><p class="ql-block">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独自徘徊在这条有着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小巷,越往前走越让我感到惊叹和欣喜。因为在这条不足300米的小巷里,隐藏着太多老重庆的历史人文——老重庆民居文化墙、神秘的五福宫、战略要地打枪坝、唐式遵将军公馆、重庆言子儿文化墙、重庆第一座自来水厂旧址,以及爱国人士聚会地“桂香阁”等等……。</p><p class="ql-block"> 沿通远门古城墙梯步拾级而上,来到宽阔的城楼,遥远的气息扑面而来。向西走过古朴的通远楼,左拐右拐再爬20多级梯步,就是鼓楼巷入口了。 </p><p class="ql-block"> 来到鼓楼巷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面墙上一副巨大的清代“增广重庆地域全图”。上面完整而详细的标注了清代重庆的主要地名,地域分布一目了然。 </p><p class="ql-block"> 地图的右边梯步,是重庆“3.31惨案”(1927年3月31日四川军阀刘湘屠杀爱国人士大血案)纪念碑,这座金属塑造的巨大拳头直指天穹,仿佛当年爱国人士的愤怒之拳击向那个万恶的旧世界。</p> <p class="ql-block">清代增广重庆地域全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i>二、民居文化墙演绎建筑史话</i></b></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便是一条缓缓向上的狭长巷道,两边墙体镶嵌的图文,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遥远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老重庆的民居墙算是鼓楼巷的一大特色了。</p><p class="ql-block"> 民居文化墙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社会缩影,阶级等级泾渭分明。所展示的几种民居,在建筑风格和材料运用上就明显表现出不同的阶级等级。</p><p class="ql-block"> 只可惜,那些具有浓浓烟火气和巴渝特色的老民居已经消失殆尽,没有办法还原了。但历史的记忆还在,所以,聪明的重庆人就把各个阶层老建筑的主要元素镶嵌在鼓楼巷的墙体上,用浓缩的方式艺术地展示出来。</p> <p class="ql-block">  老重庆的普通民居,主要以木材、青砖、青瓦、片石、三合泥等为建筑材料。同时,因为山城的地理条件,一些民居还融入了巴渝吊脚楼的建筑原理,从而形成了山城民居的一大建筑特色和独特风景。</p> <p class="ql-block">  老重庆中层阶级民居,主要也以木材、青砖、灰瓦、石灰等为建筑材料,其风格多为三合院平房,同时大门辅以石雕镇门、院内设置屏风墙等。原鼓楼巷一带多为这类风格的建筑,但现在早已不见了踪影,已经被高楼所替代。</p> <p class="ql-block">  老重庆上层阶级民居,主要以青石,青砖、青瓦和木材为建筑材料,但在其风格上要比上述两个阶级奢华很多,除了建筑高宅大院,照壁内海,花园廊亭外,还用雕梁画柱,门窗刻饰加以美化,高端大气,富丽堂皇。从而形成了巴渝上层建筑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  说到重庆的民居,就不得不说到吊脚楼。</p><p class="ql-block"> 老重庆的吊脚楼也是巴渝文化的一大特色,顺势而为,依山而建,构造精妙,巧夺天工。完美的体现了巴渝人民的智慧与创举。重庆著名网红打卡地洪崖洞便是实例。</p><p class="ql-block"> 前面三种重庆民居建筑,虽然不同阶层之间差异明显,但吊脚楼的建筑理念却贯穿始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i>三、明清战略要地-打枪坝</i></b></p> <p class="ql-block">  过了民居文化墙继续前行,便是一个叉路口,靠右上行几十米后是一个居民小院,高大的黄角树冠下,几个老太太悠闲的晒着太阳,嗑着瓜子,全然没理会我的到来。四处张望之下,感觉无路可走,便上去打听,一位老太连眼皮都不抬,只用手指了一个方向,就继续聊天了。</p><p class="ql-block"> 我愣了一下,心想,都说重庆人热情好客,怎么如此冷漠。但转念一想,可能每天问路的人多了,也难怪不耐烦。</p><p class="ql-block"> 按照指引,下行左拐再直行终于看到前面打枪坝三个红色大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心想,如此复杂的路径,旅游部门为什么就不设一些路标呢?</span></p><p class="ql-block"> 其实,严格来说,现在的打枪坝根本不能算是坝了,面积不足300平,还被凉亭和卫生间占了三分之一,几十颗大树占据了余下三分之二,一些当地居民在下棋打牌喝茶。如果不是左面围墙上有一些关于打枪坝的图文介绍,也许根本没有人相信这里会是明清时期有名的战略要地,总之,与想象中的打枪坝相去甚远。</p><p class="ql-block"> 尽管有些失望,但因先入为主的原因,我还是围着打枪坝转了一圈,想寻找哪怕一丝丝当年的痕迹。但除了地势高一点外,周围除了高楼还是高楼。</p><p class="ql-block"> 于是又回到入口的围墙前,老老实实开始阅读上面的图文。</p><p class="ql-block"> 原来打枪坝是通远门防区的制高点。也是古时重庆城最外突的位置,视野开阔,军事战略地位特别重要。这里很早就驻有军队,明代还设有炮台,清军入关后,由投降明军改编的绿营就驻守此地。</p><p class="ql-block"> 当时欧洲已有了遂火枪,但绿营使用的还是相对落后笨重的抬枪。所谓抬枪就一前一后两个人抬着使用。打枪坝就是绿营训练打枪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打枪坝原来没有名字,因为有军人经常在这里练枪,于是,老百姓就给取了一个顺口的名字叫打枪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i>四、川渝史上第一座自来水厂</i></b></p> <p class="ql-block">  虽说重庆坐拥长江和嘉陵江,但那时用水却十分不便。除了极少数官宦和有钱人打有水井外,中产阶层和普通老百姓只有去两江挑水吃。所以那时重庆的挑水业特别发达,鼎盛时期大约有三万左右挑水夫。</p><p class="ql-block"> 1926年重庆成立了商埠督办公署,第一任督办叫潘文华,是他提议兴办自来水工程。次年春,便成立了重庆自来水筹备处,后又改组为重庆自来水公司。并委任德国留学回来的税西恒为总工程师,负责工程设计及施工。工程由华兴公司承包,在德国西门子公司采购设备。</p><p class="ql-block"> 经实地勘测,税西恒决定从大溪沟观音梁处的嘉陵江中取水,在打枪坝建水塔,铺设管道,把江水输送到打枪坝净化处理。</p><p class="ql-block"> 整个自来水工程从1929年2月开工,到1932年1月建成通水,耗时三年有余。通水那天,重庆市民欢呼雀跃。报刊电台争相报道:“此无智愚贤否靡不同声赞颂”,“是重庆市政第一伟绩”。在整个川渝地区,也是开天辟地第一次。</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建在打枪坝的自来水塔,外形欧风,巍峨壮观,成为当时重庆一处绝妙的风景。1937年国民政府发行的伍圆钞票上就是该水塔图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i>五、震惊中外的三三一惨案</i></b></p> <p class="ql-block">  在打枪坝还发生了震惊中外的3.31惨案,即1927年3月31日国民党屠杀爱国群众的大血案。</p><p class="ql-block"> 1927年3月31日,国民党左派四川省党部(即中共重庆地委)以“重庆工农商学兵反英大同盟”的名义,在打枪坝举行“重庆各界反对英美炮击南京市民大会”,与会爱国群众万余人。但由于叛徒出卖,四川军阀刘湘事前得到消息,便命重庆警备司令王陵基派军警特务埋伏在会场四周,大会开始后,军警特务便疯狂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爱国群众一百余人,伤者逾千人。其中,国民党左派省党部监委陈达三、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漆南熏当场牺牲。中共重庆地委组织委员冉钧复虽然侥幸逃脱,但第二天便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史称“三·三一惨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i>六、已经消失的道观五福宫</i></b></p> <p class="ql-block">  鼓楼巷曾经有一座颇具规模的道观五福宫,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但在明代曹学佺的《蜀中名胜记》中有记载:“五福宫乃城中最高处,俯窥阓阓,坐带两江”。因此可以推断,明代时期五福宫就已经存在了。</p><p class="ql-block"> 五福宫在明清时期是重庆老城的最高处,重庆全景尽收眼底,是历代文人墨客登高望远和吟诗抒怀之地。清代的《增广重庆地舆全图》和《重庆府渝城图》,以及一些文人墨客的题诗中,还有五福宫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明朝时期,巴县乡贤刘道开游览五福宫吟诗曰:山从城内起,殿依堞边开,万井须眉列,双流衣带回。红云擎北帝,紫气郁东台,不有题诗客,谁当载酒来。</p><p class="ql-block"> 清代巴县知县王尔鉴的《五福宫远眺》:清都高耸古渝巅,袖拂渝州万户烟。两派虹盘一字水,千帆蚁聚九门船。几回城破江山在,无数云擎日月悬。我倚危栏频眺处,霏霏花雨落遥天。</p><p class="ql-block"> 还有清代黄仲吕的《兵后入城经五福宫有感二首》。</p><p class="ql-block"> 但最为有名的还是清乾隆进士罗醇仁《九日诗》“孤负登高约,空来五福宫。有心脱绛佩,无地买郫筒。射雁怀仙客,升台忆宋公。不如且归去,待酒菊花丛。”</p><p class="ql-block"> 据说,鼓楼巷五福宫在历史上曾经历了三兴三毁,堪称传奇建筑。有资料考证,五福宫最后一次消失大概是在民国时期。在上世纪40年代的老地图中,就没有发现五福宫的踪迹了,原址只标注了“五福宫街”。这座重庆清朝时候最高的一座楼如今已消失得无影无踪。</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i>七、风貌依旧的将军公馆</i></b></p> <p class="ql-block">   从五福宫遗址下行几十米,便到了唐式遵公馆。颇有年代感的公馆大门旁,立有唐式遵公馆旧址牌匾。转角处的墙壁上有唐式遵将军生平介绍。</p><p class="ql-block"> 唐式遵(1883—1950)字子晋,四川省仁寿县人,国民党陆军上将。1906年考入成都牟目对,1908年升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入藏平乱。1924年任重庆市政公署督办,对重庆市政多有贡献。1930年兼任渝(重庆)简(简阳)公路局长,1935年任国民党21军军长。抗战时期任23集团军总司令,三战区副司令长官,与日军作战数百次。尤其是在长江防务几年间,击伤击沉敌舰多艘。1946年创办南泉南林学院,1949年,任西南长官公署副司令长官等职务。1950年任国民党最后一位四川省主席。不就死于彝族乱枪之中。</p><p class="ql-block"> 唐式遵将军公馆算是鼓楼巷保存最完好的建筑了。大门、庭院、主楼和偏房均还保存完好。步入大门,院子里有一些建筑材料和手脚架,空气中还有一股油漆味道,公馆应该是在维修。</p><p class="ql-block"> 公馆主楼是一栋三层小楼,外形十分大气壮观,建筑风格属于中西合璧,屋顶是中国传统的勾檐翘角,门窗和廊柱又有许多西式元素,想来应该是当时流行的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 主楼大门紧闭,只能通过左侧走廊往里走。按照公馆建筑的格局可以猜想,原来公馆的左侧应该十分宽敞,但现在已经被一栋栋高楼占据,只剩下一条狭窄的通道。</p><p class="ql-block"> 沿着走廊一路观察,公馆的门窗虽然保留了原来的风格,但显然已被换过,最为扎眼的是门锁,一种当下家喻户晓的款式。真不明白设计者是何居心。外墙也已翻新,看上去有些不伦不类。</p><p class="ql-block"> 见侧门开着,便有心探望一番。但刚走几步,就被一股浓烈的油漆味熏了出来,余光留意了一下,原来是在油漆木地板。</p><p class="ql-block"> 走出公馆大门,脑海中的画面还历历在目,重庆难得有一处保存完好的老建筑,却被一些所谓的专家弄得面目全非,遗憾遗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i>八、幽默风趣的重庆言子儿</i></b></p> <p class="ql-block">  汉语作为国语,不仅博大精深,还丰富多彩。除了官方语言,还有地方方言。</p><p class="ql-block"> 全国每一个地方都有方言,里面藏着城市的世俗生活和发展历史,了解一个城市,必先由她的方言开始。</p><p class="ql-block"> 重庆“言子儿”是重庆地方方言,是俗语、谚语和歇后语等的总称。乡土味特别浓厚,语言幽默,诙谐逗趣,是重庆特色之一,也是重庆十八怪之一 。</p><p class="ql-block"> 重庆言子儿多带自嘲和调侃色彩,语言听似粗俗,甚至不堪入耳,但其内涵却满是乐观、豁达和风趣,富有极强的情感表现力。</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重庆言子儿,承载了巴渝大地丰富多彩的市井生活和风土人情,表达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生活乐趣。</p><p class="ql-block"> 除了鼓楼巷的言子儿墙外,重庆很多地方都有言子墙,只是展现形式不同而已。</p><p class="ql-block"> 比如在龙门浩老街的里外巷子里,青砖黛瓦建筑中,有一面“重庆言子儿”墙。大大的黑色字体旁边用小字标注了每一个言子儿的释义,让外地游客了解重庆语言文化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摄影:福阿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字:福阿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设备:华为P6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点:重庆七星岗历史文化旅游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时间:2023年11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