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的一生——一节时长六个月的课

July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孩子们根据节气体验农耕,从而真正了解生活中的“粒粒皆辛苦”,并在活动中拓展相关的农业知识和锻炼孩子自主自立的能力,特开展“稻谷的一生”研学活动。因为水稻生长周期的原因,活动共分为六个时段,耗时六个月完成。</p> <p class="ql-block">  《荀子·王制》中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稻谷,既是果实,也是种子。在季节的循环往复中,也在完成生命的周而复始。金秋十月,我们如约收获。</p> <p class="ql-block">  时间可以让一株幼苗长大变得果实累累,时间可以让绿变成黄,让小变成大,让无变成有。一粒稻谷,经历泥土中的等待、成长,来到孩子们的碗中,成为喷香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  糍粑,象征着丰收、喜庆和团圆,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吃糍粑的习俗。取收获的新米,清水浸泡后里蒸熟,再迅速放在保鲜袋里,用力舂至绵软柔韧,趁着热乎劲,将饭泥捣成可大可小的团状,加上黄豆粉,然后用手揪成小段,团成团,香甜软糯的糍粑,就可以享用美味啦。</p> <p class="ql-block">  稻谷一生的课程,历时六个多月,从插秧到收割,到晾晒,最后去壳变成米,从而进行蒸煮享用。孩子们在这段漫漫的时间里,跟进着稻谷的成长,亲历它的变化,体验农耕的辛劳。直到收获的时节,终于和古时的那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了情感体验上的链接。这场稻香嘉年华,在<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充满仪式感且珍贵的体验</span>中结束,期待下一次美好的寻找之旅开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