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希冀 目有繁星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上海研修学习之旅(2023.10.22-30)

文华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秋日温馨恬静微风和煦轻柔,昨日通识结束今日奔赴申城。2023年10月22日,时隔五年,再次带着期待和激动的心情,开启了上海研修学习之旅。</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2日早上信阳东站出发五个多小时到上海虹桥站下车坐地铁再转地铁,人的潜力果然是无限的,像我这方向感差地铁坐的少的人,这一下子锻炼出来了。</span></p> 开班仪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0月23日八点在酒店门口集合步行二十六分钟到上海教师教育学院,九点开班仪式开始,由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合作交流部副主任张文强主持,解读培训方案,宣读学习纪律。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教师交流协作部叶波主任做了重要讲话。来自河南省23个市区50位学员参与本次学习,滑县教育局师资培训股李彦霞老师代表讲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课程安排表</span></p> 专家引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九点半开始由华东师范大学李宝敏教授带来讲座《培训管理者能力测评与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教授先分享了自己与师训的成果故事,与教师携手共同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提出教师的五大关键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政策理解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创新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研究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4.学习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5.成果提升能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培训管理者是怎么做的:举措与创新</span></p><p class="ql-block">(24字方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站位 精调研 优设计 重实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深研究 强支持 促生成 高成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教授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简出,提出作为培训管理者需要具备哪些关键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专业能力:需求分析力、规划设计力、创新发展力、绩效评价力、组织管理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基本能力:职业品格、培训素养、管理素养、技术素养、学习素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何实现成长教师与成就自我的有效互动?认识自我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发展方向;沿着正确的方向,提升关键能力,努力行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3日下午是视频会议的学习方式,来自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瑾瑜教授在屏幕的另一端和我们远程交流,主题是《教师学习视域下教师发展机构的建设与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教师培训的道、法、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教师培训面临的挑战与转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教师培训的转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素养为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单向灌输转向对话生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学院式培训转向现场式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教师培训价值目标是实现“学以致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教授重点讲授了学与用的关系:学以致用、用以致学。学是用的基本条件、学是用的行为基础、学是用的主体建构、学是用的拓展延伸。用是学的最终目的、用是学的动力源泉、用是学的重要途径、用是学的检验标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教授强调:有用的教师培训应站在教育、教学、学生、课堂、学校的视角看有效,而不要站在“培训”自身去评断。李教授把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贯彻到课程,依据成人学习特性促进教师有效学习,为以后的研修任务做了很好的引领,给出了高屋建瓴的理念指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4日上午来自江苏省教师研训中心主任徐伯钧为我们带来《教师发展机构建设研究与实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徐主任从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开始解读,指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是在职教师专业成长缺乏系统支持,部分教师职业生活现状是:囿于经验,缺乏理性自觉;困于琐事,缺乏系统思考;怠于发展,缺乏专业自信;甘于平庸,缺乏职业追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我们罗列了教师发展机构建设的政策依据,接着以江苏省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为例,从前期探索到过程回顾,明确了教师发展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教师发展研究;课程资源建设;区域骨干培养;同级项目管理;教师教育协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印象最深刻的是县域教师研训一体化的本质理解,研训: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师培训。一体化: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实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结合成为一个单一实体的过程。研训一体化的本质要求:完成教研任务,体现任务性原则;体现科研性质,体现学理性原则;达成培训目标,体现补偿性原则;借助技术手段,体现辅助性原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后徐主任给大家提出了宝贵的工作建议要:体现教师发展工作的专业要求;体现教师发展机构的专业尊严;体现教师发展人员的专业素养;体现教师发展研究的专业引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4日下午来自浙江省师干训中心主任吴卫东带来讲座《浙江省教师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整个分享由四个方面组成:一:历史沿革,二:制度特色,三:经验启示,四:发展愿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通过经验启示我们明白了:统一思想,获得地方各级政府对教师培训工作高度重视是前提;优化管理,构建信息化、规范化、竞争性机制是基础;专业化的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是核心;转变理念,练好内功,激发教师参训积极性是关键;持续迭代升级,打磨系统化、科学化培训制度体系是保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吴主任学识丰富,语言幽默风趣,对心理学知识也有很独特的理解,她说示弱是一种教育的智慧,也是生活中的智慧。她的站位太高,从省级的层面到我们县域层面我感觉很多落地实施遥不可及。</span></p> 体验教学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0月25日上午,来自上海市教师教育院杨兰博士带来《新时代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主要模式与做法——以培训课程为载体的研训一体模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同于前两天的模式,杨老师开启的是体验式开场,大家分组坐先发一些上海标志性建筑的碎片,然后利用拼图的方式十个人拼成一张完整的图形成一个组。小组成员相互认识后,每组找出成员间的三个共同点。三点前两天学习印象深刻的感悟,然后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十五分钟完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列举了研训一体的实践模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通过不同的问题呈现,让在座的老师们深入思考,强调研训一体的主体是教师本身,重点罗列了研训一体实践的模式、路径,为我们指明了方向。</span></p> 参观学习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5日下午一点启程,前往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卜文雄书记为我们现场做了主题分享,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机构建设:《以高品质专业服务,推进浦东教育高质量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卜书记讲述了浦东教育的基本情况,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架构功能定位,以及如何构建区域教师立交桥,打造浦东杏坛。阐述了浦东教育赋予教发院的光荣使命,专业的精神做好专业的服务,从基地到园地,提出目标,下一步坚持政治引领,坚持立德树人,让学校更有内力,让课堂更有活力,让教师更有魅力,让学生更有动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军做主题报告: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制度设计,解读《新时代新征程,浦东新区教师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强国的基础,强国必先强强教必先强师。李院长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行动策略、任务举措、保障机制六个方面为我们讲解了浦东新区教师教育三年行动计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6日上午七点四十乘坐大巴一个多小时到奉贤区教育学院参观学习。先参观了学院的文化长廊,然后蒋东标院长带来专题分享《新时代教育学院功能定位与内涵发展探索》。蒋院长从学校的概述、关键机构与枢纽、基础理念到区域教育追求:自然、活力、和润的品质教育。院训:润智贤品,返朴归真。并表明了院训是对学院应承担使命与价值的凝练表述,是学院人的自我要求与职责追求,亦是学院的价值担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价值引领凝聚共识,以机制创新推进内涵发展。蒋院长说研训员应该具备的服务素养是:履尽职责好能主动担当;学术素养高善独立思考;指导服务强重积极行动。重点讲述了研修员的培养:全过程设计;梯队式培育;全方位着力。系统化培训机制:浸润系列、润园系列、专题系列、实践系列。蒋院长对学院的机构功能、价值定位、内涵发展建设的探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让在座的每一位都深受启发。</span></p> 场馆学习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6日下午,参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场馆参观了五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前赴后继,救亡图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民众觉醒,主义抉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早期组织,星火初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开天辟地,日出东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五:砥砺前行,光辉历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展厅主要在二楼,这里陈列着家具、个人物品等文物以及文字图片资料,介绍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史迹、历史背景、还有“一大”与会者介绍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活动记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建党时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时的翻天覆地,再到现在二十一世纪的惊天动地,都是一代代中国人不忘初心,奋勇前进,不断奋斗的结果。作为党员的我们更要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span></p> 世界咖啡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7日上午来自北京教育学院的余新教授为我们带来《教师发展机构建设方案设计工作坊》。余教授是培训领域的大咖,也是这次众多专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因为他和其他专家不一样:开场第一件事说不让记笔记或少记笔记,那句“不是给你多少东西,而是帮你唤醒潜意识里的东西”让我记忆犹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余教授温文尔雅,云淡风轻的就让大家乐在其中。他说培训质量标准应该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行,质量管理原则是预防不合格,而不是对不合格进行评估,做到精准培训,提质增效。然后用“世界咖啡”的方式将大家带入到课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世界咖啡是一种对话、集体交流的方式,营造一个安全平和的环境,让参与者针对特定的问题展开对话。一般 5-6人针对一个或多个主题,坐在咖啡桌旁促膝而谈 。通过几轮的汇谈 ,除了桌主外 ,其他人均可在每轮时间截止时,自由选择其他组,参与交流 。通过这样的方式 ,建立一个充满生机的集体汇谈网络,创造集体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虽然没有咖啡,但依然不影响大家参与体验的热情,每组的任务是在23张卡片中找出四个一级概念,项目设计是主题,然后其次的都是二级概念。八个组都有自己的见解,轮流到其他组参与其中,讨论交流气氛热烈,最后余教授说我们这个班是唯一一个能把四个一级概念找全的班,自豪感油然而生。</span></p> 研讨会议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7日下午一点乘车到闵行区教育学院,参加第五届长三角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研讨会。主题为:学习至上——新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与实施的创新实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首先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院长龚耀昌发表领导致辞。三位专家微报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陈霞博士带来《重构学习:数字时代教师学习的思考与实践》,从教师学习的“变”与“不变”,到研训一体化平台建设的意愿目标、措施与方法、反思与展望为大家做了微报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合肥师范学院宋冬生教授带来《教师精准学习:为何 是何 如何 从教师学习发生说起》微报告。从四个方面展开——为何:一个追问的反思;是何:一个案例的启示;如何:一个标准的逻辑;重何:一个紧迫的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北京教育学院的余新教授带来《三类不同培训课程的设计策略》。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差异策略:1.为知识而设计;2.为技能而设计;3.为动机而设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然后由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王瑜瑾主持微论坛:《促进教师高质量学习的课程实践与思考》。四位老师各抒已见,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和大家分享主持人提出的问题,什么是高质量学习?为什么要高质量学习?如何进行高质量学习?</span></p> 成果交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8日上午,阶段性学习成果交流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8日下午,上海教育文化资源自主探究</span></p> 经验分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9日上午来自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刘友霞院长为我们带来经验分享《“双新”实施背景下区域教研与教师发展》,以普陀区区域教研和教师发展为案例,分三个方面交流:认识理解;双新教研;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干部教师队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首先让我们认识理解什么是双新?学校课程领导力,决定双新实施的质量观、方法论和信效度,区域课程领导力,决定双新推进的整体性、创新性和实效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双新教研的举措:</span></p><p class="ql-block">1.培训先导,走好双新实施新起点</p><p class="ql-block">2.编制规划,找准双新实施的转折点</p><p class="ql-block">3.创新研修,形成双新实施的着力点</p><p class="ql-block">4.强化视导,探索双新实施的重难点</p><p class="ql-block">5.建设项目,汇聚双新实施的合力点</p><p class="ql-block">6.研究项目,聚焦双新问题解决的突破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教师发展愿景:规划一片森林,让每棵树自主成长。如何成为优秀教师:学出来、做出来、说出来、写出来。如何指导团队开展有效研修:需求导向、任务导向、成果导向。刘院长讲授的内容丰富,目标结构清晰完整,专业的内涵引领,激活了培训机构建设的动力,不禁让人感慨普陀区区域教研与教师发展工作不仅做的好而且能讲的好传播的好,确实需要不凡的内力,正如那句:生命知道如何从零开始寻找出路和答案,实力来自于坚持和坚毅的过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9日下午是来自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李大圣院长的经验分享,由于路途遥远,李院长也用远程视频会议的方式和我们交流分享。主题是《以研修机构建设支撑区域人才队伍建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研修机构建设与转型迫在眉睫:区县缺乏顶层设计;机构缺乏系统支持;学校缺乏整体规划。以江北区域教师区域建设为例展开,干部队伍建设的五大工程:1.师德师风建设工程;2.全员素质提升工程;3.学科中心组建设工程;4.名师培养工程;5.校级干部能力提升工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明白了关注差异化培训需求:以现实问题为中心设计培训教师才有动力;以学员缺陷为抓手界定重要问题教师才有动力;以实用技能诱导成人的认知愿望教师才有动力。教师的学习是工作场所的学习,理论+示范+实践+反馈指导,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用以致学。由此我联想到国培送教下乡的活动,正是采用这种混合式研修与交互式学习的方式,让每个教师真正参与实践,真正的深入到研修学习中,才能达到学习的目标,有所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由于有工作安排,30日学习协同视域下教师培训资源建设(理论建设、模型建构与案例分析),河南实践方案探索与建构➕结业典礼很遗憾没有参加。</span></p> 个人感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次研修学习时间跨度长、学习内容安排丰、专家理念站位高、学习形式多样化,有专家讲座、参观学习、场馆学习、体验教学、世界咖啡、研讨会议、成果交流、经验分享等,七天八场专家讲座,聆听了来自浙江省、江苏省、重庆市、北京市、上海市不同省市教师发展机构的建设与发展、改革与创新。到上海市教育发展研究院、静安区教育学院参观学习聆听经验做法,到闵行区旁听研讨会议,先进的理念一流的标准,但从省级到县域的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啊。几天下来头脑风暴式的输入,笔记写了一本,照片和视频拍了小几百张,总体感觉脑细胞不够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印象最深刻的是研训一体化趋势,研训是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研训一体化就是把这些相互独立的实体通过一些方式融合成一个整体的过程。世界咖啡的参与体验感,体验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让大家参与起来学习才有效果。混合式研修与交互式学习,教师的学习是工作场所的学习,理论+示范+实践+反馈指导,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用以致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潜心学习。领导安排我来参加这次研修学习是让我拓宽眼界长长见识,说实话看到本次培训的主题深感我资历尚浅,果然来的大部分在这个领域都是行家里手,对我来说专家教授讲的很多理念有些陌生,毕竟跨度有点大,既来之则安之,我能做的就是不负时光,认真听讲记好笔记做好总结反思复盘消化,很多知识的转发不是立马能显示出来,需要时间来外化于行内化于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关注正向。本次学习的行程是早晚餐在酒店,然后到上课的地方需要二十多分钟,不少老师提意见说太远了,为何不安排车接车送?既然安排好了不如转念一想:每天的学习坐那腰酸背痛正好可以步行锻炼身体,走走路舒缓一下,顺便欣赏一下路边的风景,挺好的啊!任何事情都有它好的一面多关注正向,不纠结不郁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感恩遇见。每次学习都能遇见很多优秀的同仁,这次研修班的领导老师们都是资深的管理者,对很多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值得学习。感谢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的张老师和团队的老师,整个学习过程中为我们河南的老师们提供最热忱的支持和帮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4.感受温暖。和我同室的是焦作博爱县教师发展中心的娄姐姐,对我很照顾,我们一起上课下课用餐出行,走到哪还怕我丢了。还有其他老师们对我的关心和照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5.入乡随俗。上海这边的学习时间安排是朝九晚五的模式,中午没有休息,每天中午一点或一点半就开始下午的行程,猛一下有点不适应,但还是要克服困难入乡随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6.勇于担当。会务组安排我当组长配合她们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小组活动时组织好服务好,为集体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span></p> 写在最后 <h1>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走出去才能看到外面广阔的世界,拓宽眼界打开格局。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要提升理论素养,拓展格局视野,着力知行合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入师门深似海,教师培训及机构发展任重而道远,期待下个路口见……</h1><h1>心存希冀,目有繁星,</h1><h1>追光而遇,沐光而行。</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31030高铁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