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偶思随感

钢(请勿送花)

<p class="ql-block">手机的魅力就象“鸦片”一样吸引着国民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它成了人们每天不可或缺的喜好。不可否认虚拟网络的精彩,但也要相信有人说过:“毁了一个孩子一生,只需一部手机”。而对大人也有等同危害的警示决不是危言耸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子女能够成才,这就需要做父母的在子女身上多花点时间、多下点功夫。人们不是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看过一个视频,故事中邱美霞的儿子小号用眼泪呼出了诉求,相信有看过视频的所有家长感同身受一样会潸然泪下。“不能成为手机的爸爸或妈妈”,孩子这一针见血的暴雷,难道为人父母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可以不扪心自问——我们真正关心自己的孩子了吗?</p> <p class="ql-block">大清早读了朋友圈分享的一篇有关读书求知识的好文章,很有几分感慨。特别是文章中叙说了非洲肯尼亚少年柯坦卡每天必对一路充满危机四伏的上学路以及母亲用最原始最无奈的方式打探女儿在和她分手后是否安全到了学校的情景,很能给人心酸难过。想起我们国度优越的上学条件,但还是会有很多孩子在喊读书苦读书累,更有家长为敦促自己孩子作业气得住进医院。现实中确实有很多孩子觉得读书辛苦,枯燥乏味,但也有孩子却能求知若渴,孜孜不倦。这无疑给年轻的家长们留下了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的一个智慧空间。该文中说的多好:“现在能用汗水解决的事,不要留着以后用泪水,况且泪水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唯累过,方知闲,唯苦过,方知甜”。我多么渴望求学正当年的孙辈们,能领悟它的精髓、读懂它的涵义,更从中得到启迪。</p> <p class="ql-block">这又是朋友圈分享的一篇“励志好文”。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对90后的重庆姑娘刘明侦不能不佩服地叹为观止。她22岁取得英国剑桥硕士学位;23岁在国际刊物《自然》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4岁取得牛津大学的博士学位。这一系列的辉煌,这一系列让很多人可望不可即的成功,难道不是辛勤付出努力的见证?我们在为刘明侦的文江学海心悦诚服的时候,或许她从小就有首屈一指的长辈引导和教诲。但这无疑也证实了一个孩子能否有所建树是和长辈的教育息息相关。刘明侦的事例也许只能算是凤毛麟角,而且也不能否认人的天赋。但唯一值得我们深思和检视的是:我们对教育孩子还有哪些不足,还有哪些更需急于解决的星星点点……</p> <p class="ql-block">(图片敬摘网络特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