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读史

冷夕

<p class="ql-block">  秋高气爽。</p><p class="ql-block"> 泡茶,写字,看书。</p><p class="ql-block"> 今天选了彩色茶器喝茶,与此刻秋光明亮互为映照,使人心情很好。朋友送的这套唐宫茶宴随手礼太合心意了,“唐”分十足。身着唐宫裙裙的乐女身姿的壶型设计娇憨可爱,搭配红绿撞色,给今日茶桌增添了秋天的喜气。暖呵呵、愉快地喝茶和读书。</p><p class="ql-block"> 这一周在高密度的,非常沉浸的读一套历史书。读的是熊逸版《资治通鉴》第三辑。好久没读到这么流畅、精彩的历史书了。这一辑开讲秦汉历史,好看。</p> <p class="ql-block">  好看在于,一是熊逸老师太会讲故事了。</p><p class="ql-block"> 他深谙精彩故事的讲法。故事总在恰到好处时戛然而止,留下悬念。转而下篇笔锋一转,阐明玄机,柳暗花明。同时,因一个历史研究者的视角,而使故事不偏离史实的客观。可以说,篇篇精彩。</p><p class="ql-block"> 当然,一套好的历史书,故事讲得好是远远不够的。重点在于,熊逸老师解读历史的方式,是用一种现代人的思维和思考方式,去细读《资治通鉴》。</p> <p class="ql-block">  二是譬如他会用很多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对同一历史事件进行多角度地、理性的佐证和分析。所以,《资治通鉴》所记录的朝代兴亡背后的人物命运,以及对于个体命运的选择的动机,都变得特别好理解。阅读时,我好像离历史很近很近,有很强的共鸣感。</p><p class="ql-block"> 三是熊逸老师本身的专业性,旁征博引,视角开阔。他会结合现代考古的种种专业史论,以及中西贯通的文学及艺术视角进行对比,有宏大的历史观在里面。读来耐琢磨。</p> <p class="ql-block">  这套书讲得非常慢,基本上是逐字逐句。比如头一章陈胜、吴广起义,就用了二三十个问题切入的方式串讲。即使像我这样的历史小白,也能吃透典故。在此基础上,细节考究。可谓翻来覆去,抽丝剥茧,读来让人直呼过瘾。今年也读了一些历史书,这套可以说是目前读到的阅读体验最好的一套。</p><p class="ql-block"> 周末读到了第五本,跟着熊逸老师的解读,看见秦亡汉兴背后的一环扣一环,重置头脑中惯有的历史经验和见识。</p> <p class="ql-block">  喜欢读历史。都说读史使人明智,可能是在历史中建立起来的「观看世界」的经验,使人不局限于狭小。抛弃个体主观判断,看到万物的规律,是从历史中学到的。</p><p class="ql-block"> 不得不说,这套《资治通鉴》现代通读版本的装帧对阅读体验太友好了,摒弃了大部头的装帧方式,薄薄一本,随手读毫无负担。一便将前两辑也收了慢慢读。读历史比读小说有趣啊,这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阅读愉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