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古樟树

山海君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u>【题记】这树,这桥,这村,无论是生命中的美丽邂逅,抑或是人生的短暂交集,都将在记忆深处留下雪泥鸿爪,在温暖梦乡化为庄生蝴蝶……</u></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老家门前的小溪边有棵古樟树。树不算高,却很粗壮,树身约莫要两人牵手才能环抱;树长得不算美,却很有型,碗口粗的树根裸露地面,直跨小溪,硕壮歪斜的主干有两个大枯空,树节斑驳,树容沧桑;古树虽没人护理,却也枝繁叶茂,在已严重空心的树主干上端,长出了五六棵结实的支干,郁郁葱葱,直冲云天。</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古樟树耸立在村口,仿佛是小村的守护神。村外有座廊桥,是进村的第一道隘口,过桥后是两道水口屏障,屏障之间有小石路蜿蜒相连,形成“九曲路”。早年,在这树木葱茏的山体隘口两侧,有一排排参天古树,犹如仪仗方阵迎送着来往客人。古樟是进村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棵“水口树”。由于树木遮蔽,水口紧锁,外人如果不经“九曲三弯”而入,则根本看不到村庄景物,“不知深树里,还住几人家。”只有穿行到古樟树,踏上石板路,多个明镜似的水塘及两侧瓦房才映入眼帘。</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古樟树在村民心中的份量很重,村里的每个人都能讲出关于古樟树的故事。&nbsp;&nbsp;&nbsp;&nbsp;据传说,历经千年风雨,这棵古樟树已修炼成“精”。有个故事,说是从前,临县有个小山村,某年某月连续几天举行“戏会”,全村人都聚在河岸边露天看戏。有一天突然来了个陌生老汉,全身散发着一股樟木怪味,看戏的人嫌他臭,都躲着他,唯独有位中年男子对他很客气,让座、递烟,和他一起看了一整天的戏。闲聊中,得知老汉来自一个叫“村头“的地方,老汉说:“村头人都姓汪,我住村口上,却姓樟(章)。”第二天一早,这位满身樟木味的老汉对中年男子说,你赶紧告诉大家,不能在这里看戏了,很快就要发大水了。可看戏的人大都不把他的话当回事,只有这位中年男子一家听从了他的劝阻,没去看戏。果然,当天傍晚,突然狂风四起,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河岸房屋倒塌,看戏的人几乎全被洪水冲走……悲剧发生后,这个小山村的幸存者,特别是那位听老汉劝阻的中年男子,十分感念老汉的救命之恩。他们多方寻访,找到了村头,把要找的人特征向村里人说了一遍,村里人回答说,我们这没姓樟(章)的,村口也没住人家,只一棵古樟树,本来这棵树有两大支干像手臂一样伸向小溪左右道路,作护卫状,来往行人都在树杈下穿行,可惜的是,前些日子,一场暴风雨把手臂状的两个支干吹断了。樟树,老汉,两厢对照,完全一致,令人称奇。来访的中年男子吃惊地说,难不成这棵樟树就是我的救命恩人!从此,关于古樟成精的故事就传开了。传说,或许只是一种神秘祈愿,但古樟两只“手臂”折断后留下的痕疤,两个“树洞”,至今还十分清𥇦。</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村里的老人都说,这棵樟树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三树连体”。的确,在现场,我们惊奇地发现,仅三五平方米的地块上挤着三棵大树,两大一小,根部相缠,三体相拥。紧贴古樟的是棵大型椤木石楠,树龄树型与古樟相仿,树干枯空苍劲,只是略显纤瘦,与古樟相偎相依,恰似一对饱经风雪的并蒂连理,缠根而生,相携而长,恩爱厮守!两棵大树旁紧挨着一棵相对年轻且小一号的青花树,活像古樟古楠的“爱情”结晶,它既与“夫妻树”不离不弃,又独自分支,茁壮成长。这相拥而立的三棵树,宛如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䇄立村口,守望和见证着小村的风雨变迁。</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这棵古樟树的年龄究竟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楚。由于那不愿提起的原因,如今,村头“水口树”群落已渐渐消失,剩下十来棵大树也七零八落,日渐调枯。近年有热心村民向有关部门反映,得到回应,古樟等一批古树被政府挂上了“古树名木”的铭牌,古树算是有了身份。可不知何故,这里的每棵树树龄都被定为210年,属三级保护。对此村民大有意见,他们说,古樟树至少有五百年树龄,因为三百年前从这里𧗠派出去的一支汪氏子孙,现居江西铅山,其第一代族谱就有过记载,祖家村口有棵古樟树,是确认祖地的标识。古树名木的铭牌上把所有树龄都写为210年,其判断依据不知从何而来?</b></p> <p class="ql-block">伊贤彬(画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深藏于山旮旯的村头因政府指令并村迁移,前些年就已基本不复存在了,但它和古樟树,还有古瓦桥,因其独特风物与神奇传说,一直留在当地人心中,从村里走出去的游子曾写有《故乡的廊桥》《村头忆旧》等感怀文字,县上有文人曾赋诗点赞:村头廊桥伴古樟,波光虹影卧夕阳。百年善举馨香远,梦牵魂绕话沧桑。</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这树,这桥,这村,无论是生命中的美丽邂逅,抑或是人生的短暂交集,都将在记忆深处留下雪泥鸿爪,在温暖梦乡化为庄生蝴蝶……</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