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之旅(呼伦贝尔博物馆“上篇”)

示玉

<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10日清晨6点,从哈尔滨出发。</p> <p class="ql-block">  前往呼伦贝尔市途中。</p> <p class="ql-block">  行车760公里,耗时9小时,于15时抵达呼伦贝尔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满都拉街11号,2022年6月对外开放。建筑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嘎仙洞的洞口和蒙古包的造型,体现了建筑独有的地域性文化符号。博物馆占地面积4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地下1层、地上3层、局部4层,建筑高度24米。 馆藏文物7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共计209件(套),藏品大都为本地考古发掘出土,也有部分为征集收藏。馆内共设11个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展出各类文物总数2866件(套),包括史前至近现代的呼伦贝尔展等5个通史展厅,另有文物数字化展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两个专题展览和4个临时展厅。此外还有可容纳500余人大报告厅和100余人小报告厅等附属功能厅。同时,博物馆设有智慧化服务系统、宣教区、文创区、简餐饮吧、母婴室等公共服务功能区,是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活动场所。 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全面展示了呼伦贝尔自人类诞生至今的历史发展脉络,突出了中国北方各民族交融交流交往的历史,凸显了呼伦贝尔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天人合一的生态观。</p> <p class="ql-block">  <b>热棒原理</b></p><p class="ql-block"> 热棒技术是一种利用制冷工质液汽两相转换的对流循环来实现热量传输的系统,是无源冷却系统中热量传输效率最高的装置。热棒是两端密封的管子,管中装有液体工质。目前应用在冻土区工程中的为低温氨重力热棒,热棒的上部装有散热片,叫散热段。热棒的下部埋入多年冻土中,叫蒸发段。在寒冷季节,由于空气温度低于多年冻土温度,热棒中的液体工质吸收多年冻土中的热量,蒸发成汽体(吸收汽化潜热)。蒸汽在压差的驱动下,沿热棒中心通道向上流动至热棒上部(冷凝段),遇到较冷的管壁放出汽化潜热,冷凝成液体,液体工质薄膜在重力作用下,沿管壁流回蒸发段再蒸发,如此循环把大气中的冷量源源不断地传输到地基多年冻土中。由于重力热棒特有的传热机理,当空气温度高于多年冻土温度时,液体工质蒸发的蒸汽到热棒上部(散热段)后,由于管壁温度较高,蒸汽不能冷凝,达到汽液相平衡后,液体停止蒸发,热棒停止工作(热棒的单向传热特性),这样大气中的热量就不会通过热棒传到多年冻土中。</p><p class="ql-block"> 正是由于热棒的这个特点,把大自然的冷量导入到多年冻土中,使地下的永冻层变厚,温度降低,加固了冻土的强度。在冻土层,没有应用热棒时,其内部的冷冻和融化是完全依靠冻土本身的传导,这样在冬天冻土得不到充分的冷冻,低温冻土区冻土层的年平均地温温度只有﹣2℃,在夏天温度高于0℃时,很容易就会融化变形。而在埋设热棒后,其内部增加了一个近乎等温度冷源,可以把从地面到地下5~6M的近热棒壁土层的温度变成-20℃,强化了冻土层的冷冻过程;在夏天又不会增加融化过程,增加了冻土层的冷储量,增加了抵御环境气温温度升高而导致地温升高,冻土热稳定性降低的可能,保证基础在冻土区上的工程建筑物在运行时的稳定。</p> <p class="ql-block">  热棒加固冻土地基原理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b>多彩的冰雪经济</b></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大量工业生产设备(机械装备、电力、通信等)、日常消费产品(汽车、家电、电子设备等)、航海、铁路、航空运输设备和深海南北极科考、太空探索等领域的设施都需要进行耐冷性检验检测。呼伦贝尔高寒的气候条件是发展耐冷性检测的绝佳地区。</p> <p class="ql-block">  <b>前言</b></p><p class="ql-block"> 呼伦贝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丰富。据考古资料证实,早在三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活在呼伦贝尔大地上,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打制出旧石器,以狩猎猛犸象、披毛犀等远古生物并采集野生果实为生,开启了繁衍人类的早期历史。</p><p class="ql-block"> 距今一万年左右,呼伦贝尔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先民开始使用新石器进行狩猎、渔猎、采集等活动。呼伦贝尔新石器时代以细石器制作工艺精湛而闻名,被史学家美誉为"类似范制,实为手制,达到了细石器加工工艺的顶峰"。精雕细制的石器、琢磨剔透的玉器、美观实用的陶器以及绘在大兴安岭森林岩石上拙朴的岩画,记录了呼伦贝尔远古人类的生活印记和他们创造的灿烂文化。</p><p class="ql-block"> 行走在呼伦贝尔的大地上,阅览数百处石器时代的历史遗迹,仿佛在与古人类进行了一场时空的对话。呼伦贝尔史前文化在祖国的最北方,为满天星斗的中华文明源头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星。</p> <p class="ql-block">  <b>鸿蒙初辟</b></p><p class="ql-block"> 距今三十万年至一万年前,猛犸象、披毛犀等远古动物,在呼伦贝尔广阔的地域内竞相角逐,哺育繁衍。距今两三万年前,古人类出现在呼伦贝尔地区,他们采集石料,打制石器,砍伐树木,割削为棒,并用这些粗陋的工具围猎猛犸象等野生动物,分割兽肉,繁衍生息。先民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呼伦贝尔地区的原始文化。</p> <p class="ql-block">  <b>生命乐园</b></p><p class="ql-block"> 更新世晚期,冰川活动剧烈,呼伦贝尔地区异常寒冷,披着长毛的猛犸象、披毛犀等耐寒动物,以庞大的种群统治着呼伦贝尔草原。目前呼伦贝尔出土的古生物化石,为我们再现了远古巨兽在此安生乐栖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b>  三万年前呼伦湖流域古植物种类</b></p><p class="ql-block"> 1980年5月,在扎赉诺尔露天矿出土了猛犸象粪便化石。对其中的孢粉分析得知,当时生长的98%以上是草本植物,主要是禾本科、莎草科、菊科、蒿属等;2%乔木花粉。证明当时环境大体是:以典型的干旱草原和草甸草原为主,含有少量沙地及部分樟子松、榆树等乔木,同时具有一定水面及沼泽。对孢子花粉的分析反映了猛犸象、披毛犀等动物在冰缘气候条件下的生存环境。</p> <p class="ql-block">  <b>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表</b></p> <p class="ql-block">  <b>披毛犀化石</b></p><p class="ql-block"> 年代:更新世晚期</p><p class="ql-block"> 尺寸:通高2.05米,长3.85米,宽1.1米(1号犀牛)</p><p class="ql-block"> 通高2.0米,长4.15米,宽0.85(2号犀牛)</p><p class="ql-block"> 披毛犀,又名长毛犀牛,属于第四纪时古哺乳动物,哺乳纲,腔齿犀属,是一种已灭绝的犀牛,与真猛犸生存在同一时期,并在度过冰河时期存活了下来。其化石分布范围几乎遍布欧亚大陆北部,中国的披毛犀化石较集中的分布在东北平原,在华北、西南也偶有发现。披毛犀毛长、耳细、脚短厚、身体敦实,体重平均可达4.5吨,亦有一层厚厚的毛皮及脂肪,用来在寒冷的环境保持温暖。两只扁平的角,用以推开雪来吃草。</p> <p class="ql-block">  <b>晚更新世猛犸象、披毛犀分布图</b></p><p class="ql-block"><b> 东北野牛头骨化石</b></p><p class="ql-block"> 晚更新世晚期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  <b>猛犸象化石</b></p><p class="ql-block"> 年代:更新世晚期</p><p class="ql-block"> 尺寸:通高3.75米,长5.55米,宽1.96米</p><p class="ql-block"> 猛犸象,又名长毛象,属于第四纪时古哺乳动物,象科,猛犸象属,现已灭绝、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它们广泛生活在欧亚大陆北部,包括中国东北部在内的北半球寒带地区,是一种适应于寒冷气候的动物。猛犸象身高体壮,体重可达6-8吨,有粗壮的腿和四趾,头大,无下门齿,上门齿很长,向上、向外卷曲,身披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厚并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cm。其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距今约1万年前,猛犸象陆续灭绝,这被视作一个冰川时代结束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b>人类足迹</b></p><p class="ql-block"> 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二、三万年前,呼伦贝尔就有了人类的足迹。二十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考古学家两次对扎赉诺尔的蘑菇山北遗址、小孤山遗址进行考察和试掘,出土和采集了大量打制石器,这些石器均出土于晚更新世(距今十万到一万年)地层,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呼伦贝尔境内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b style="font-size:18px;">旧石器制作方法</b></p><p class="ql-block"> 旧石器制作可分为两道工序:人石核上打下备用的石片,称为第一步加工;根据使用目的将石片修整成型,称为第二步加工。</p><p class="ql-block"> 第一步加工从工具使用方法上「以分为直接打击法和间接打击法种,另外,还有剥制石叶的压制法。</p><p class="ql-block"> 第二步加工方法与第一步基本同,主要有锤击法、砸击法、碰砧、棒击法,另外也采用压制法。</p><p class="ql-block"> 直接打击法:</p><p class="ql-block">锤击法、砸击法、碰砧法、<span style="font-size:18px;">投击法</span></p><p class="ql-block"> 间接打击法:</p><p class="ql-block"> 压制法:</p><p class="ql-block">手压法、胸压法</p><p class="ql-block"> <b>旧石器使用方法:</b></p><p class="ql-block"> 刮削器:供切割、刮削之用,相当于现代的刀具,是加工捕获猎物的重要工具之一。</p><p class="ql-block"> 石锤:用于加工食物、制作石器或用作投石索等。</p><p class="ql-block"> 尖状器:可供切割和锥刺之用。</p><p class="ql-block"> 砍砸器:具有砍劈、锤砸和挖</p><p class="ql-block">掘等作用。</p> <p class="ql-block">  <b>披毛犀真的披毛吗?</b></p><p class="ql-block"> 根据在西伯利亚发现的披毛犀冻尸和在波兰发现的浸泡在沥青沉积里的尸体,以及法国旧石器时代洞穴中的壁画,古生物学家推断披毛犀体表有御寒的长毛和浓密的底绒毛。</p> <p class="ql-block">  <b>扎赉诺尔出土的披毛犀</b></p><p class="ql-block"> 1980年,扎赉诺尔区出土两具披毛犀完整骨骼化石,为一雄一雌,头对头,脚对脚,侧卧于地层中。</p> <p class="ql-block">  <b>猛犸象一披毛犀灭绝之谜</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气候变化说(图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全新世初期,环境发生了变化,于是有的喜冷性动物向北迁徙,也有的就地死亡。</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类过度捕杀说(图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人类活动对动物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狩猎方面。猎杀活动使大、中型动物的数量受到很大影响。</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气候变化人类猎杀综合说(图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猛犸象、披毛犀等动物灭绝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但主要还是动物自身的内在因素,人类的捕杀加剧</p><p class="ql-block">了动物的灭绝。</p> <p class="ql-block">  象的分支和演变</p> <p class="ql-block">  <b>扎赉诺尔2号猛犸象出土层位图</b></p><p class="ql-block"><b>层厚</b></p> <p class="ql-block">  <b>北疆星斗</b></p><p class="ql-block"> 距今一万年左右,呼伦贝尔地区逐渐迈入新石器时代。在呼伦贝尔的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嫩江流域以及呼伦湖水域,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的原始先民们,采石制器,慧心琢玉,烧土为陶,挖穴为家,率先告别了荒蛮和蒙味,创造了草原上独特的新石器文化-"哈克文化"。分布在呼伦贝尔地区的二百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犹如北疆苍穹的星斗,浩渺深邃,华光闪耀。</p> <p class="ql-block">  <b>海拉尔河流域新石器遗址</b></p><p class="ql-block"> 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流经呼伦贝尔草原的海拉尔河,滋养着沿岸的远古人类和万物苍生。海拉尔河流域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73处,其中哈克遗址、辉河水坝遗址等最具代表性,部分遗存属于"哈克文化"范畴。</p> <p class="ql-block">  <b>安志敏先生</b></p><p class="ql-block"> 安志敏(1924~2005),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安志敏先生在松山遗址发现十六个细石器遗址点,该遗址出土遗物是以船底形石核为典型代表,其年代距今约八、九千年。</p><p class="ql-block"> <b>石核的分类</b></p><p class="ql-block"> 1、宽楔形石核 2、窄楔形石核 3、船底形石核 4、柱状石核 5、锥状石核</p> <p class="ql-block">  <b>哈克文化</b></p><p class="ql-block"> 哈克文化是以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哈克遗址命名的,代表呼伦贝尔草原上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共发现此类文化遗存百余处。其空间范围包括海拉尔河流域的草原、森林地带,面积达10多万平方公里,时间跨度自距今6000年至5000年,哈克文化是以狩猎、渔猎及采集为主要经济形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是中国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新石器文化分布最北的地点。</p> <p class="ql-block">  哈克文化与红山文化对比表</p> <p class="ql-block">  <b>佟柱臣先生对呼伦贝尔新石器的论述</b></p><p class="ql-block"> 著名考古学家佟柱臣先生在《中国新石器研究》一书中赞道:无论大型、中型、小型中的哪一型,大小都很近似;无论大型、中型、小型中的哪种形式都非常相似,如同一范制成;无论大型、中型、小型中的哪一型都是压制,工艺方法也一致。这种大小相似,形式一样,工艺一致,类似范制,实为手制,表明了工艺的娴熟稳定程度,登上了细石器的顶峰。</p><p class="ql-block"> <b>石镞制作过程</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b style="font-size:18px;">扎罗木得遗址</b></p><p class="ql-block"> 遗址位于海拉尔区扎罗木得村北一公里,海拉尔河南岸,黑头山西坡。遗址风蚀严重,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周围采集到一批石镞和骨器,为新石器时代遗存。</p><p class="ql-block"> 骨梗刀:</p><p class="ql-block"> 1、选材和制法:骨梗制作方法一般是先将动物肢骨或肋骨剖开刮削磨制成形,在其一侧或两侧边刻磨出凹槽。凹槽一般深约0.3厘米。动物肢骨关节部分常被用作柄首。</p><p class="ql-block"> 石刃的制法是用压剥法从石核上剥出石叶,再将其压剥齐整。用胶状物做粘合剂粘固石刃,这样可以增加石刃与骨梗间的结合度。</p><p class="ql-block"> 2、用途</p><p class="ql-block"> 史前人类以狩猎或饲养动物为生,宰杀动物就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之一。在宰杀动物的过程中,骨梗刀是剥皮和切割不可缺少的工具。另外它还可以作为人们食用肉类时的刀具单独使用,还可在战争中作为武器使用。</p> <p class="ql-block">  <b>呼伦湖水域新石器遗址</b></p><p class="ql-block"> 素享"草原之肾"美誉的呼伦湖与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同呼吸共律动,维系了呼伦贝尔草原动植物多样性。目前,呼伦湖水域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5处,其中扎赉诺尔第四纪晚期哺乳动物和古人类化石区、铜钵好赉新石器遗址等最具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  上图左、北京人复原头像</p><p class="ql-block"> 上图右、扎赉诺尔人复原头像</p> <p class="ql-block">  <b>1978年裴文中先生赴扎赉诺尔考察</b>(上图)</p><p class="ql-block"><b> 扎赉诺尔人</b></p><p class="ql-block"> 1933年,扎赉诺尔区煤矿发现第一颗人头骨化石,被定名为"扎赉诺尔人",年代距今一万年左右,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与山顶洞人同属蒙古人种,处在新人阶段,是亚洲及中国北方早期人类代表。</p><p class="ql-block"><b> 呼伦湖﹣贝尔湖水系示意图</b></p><p class="ql-block"><b> </b>呼伦湖,中国第四大淡连海子、库楞湖、达赖诺尔等不同名称登上历史舞台,近代以来将她写作"扎赉诺尔",也就有了"扎赉诺尔人"的考古学称谓。扎赉诺尔即达赖诺尔,意为"像海洋一样宽广的湖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扎赉诺尔人"骨骼出土层位</b>(图上)</p><p class="ql-block"> 采样地点:东露天矿北侧,位于扎赉诺尔区东南约2公里处。该剖面可划为如下6层。</p><p class="ql-block"> 1.褐色亚粘土,富含有机质,具柱状节理◇厚0.95米;</p><p class="ql-block"> 2.灰黄色砂壤土◇夹黑褐色粘土薄层或透镜体,厚1.30米;</p><p class="ql-block"> 3.棕黄色细砂,疏松,偶夹泥炭层,厚1.50米;</p><p class="ql-block"> 4.灰白色细砂,松散,分选性良好,偶夹黑灰色粘土条带。底部含人头骨化石、大量石器和各种动物化石,厚5米;</p><p class="ql-block"> 5.褐黄色砂砾,较松散,磨圆度中等,分选性较差,砾石最大直径4厘米。顶部有植物枝干,有时排列成层;另有软体动物和哺乳动物化石。碳十四标本采自此层顶部,厚1.40米;</p><p class="ql-block"> 6.暗灰色粉砂质粘土,偶见植物残体和软体动物化石,厚2.75米。</p><p class="ql-block"> 第四纪剖面总厚度达16米,下伏为上侏罗统煤系。根据地貌推断,东露天矿北侧剖面是达兰鄂罗木河旧道的冲积物。碳14年代测定的木制标本为第五层顶部,时代早于上述的发现物。因此,"扎赉诺尔人"的年代应该晚于11460±230年。</p><p class="ql-block"> 上图右:</p><p class="ql-block"> 时代:第四纪</p><p class="ql-block">层序 厚度(米) 剖面 岩性</p><p class="ql-block"> 1 0.95 亚粘土</p><p class="ql-block"> 2 2.25 沙壤土</p><p class="ql-block"> 3 3.75 细砂</p><p class="ql-block"> 4 8.75 细砂</p><p class="ql-block"> 5 10.15 砂砾</p><p class="ql-block"> 6 12.90 粘土</p><p class="ql-block"> <b>扎赉诺尔人头骨化石出土位置示意图</b>(图下)</p> <p class="ql-block">  <b>额尔古纳河流域新石器遗址</b></p><p class="ql-block"> 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源头之一,中俄界河,其上游是海拉尔河,发源自大兴安岭西侧。额尔古纳河流域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7处,以三八四遗址和前沟遗址最为典型。</p> <p class="ql-block">  <b>嫩江流域新石器遗址</b></p><p class="ql-block"> 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中段南侧的嫩江,滋润着呼伦贝尔东南部肥沃的黑土地。在嫩江流域呼伦贝尔地区发现新石器时代 遗址140余处,代表性遗址有前兴隆北遗址和东哈力浅遗址等,部分遗存属于"昂昂溪文化"范畴。</p> <p class="ql-block">  <b>石上古韵</b></p><p class="ql-block"> 岩画,是凿刻或绘制在岩石上的图画、文字和符号的总称,是人类早期文明的记录,是描绘在崖石上的史诗。岩画存在于世界各地,是人类童年时期纯真情感的表达。呼伦贝尔地区岩画均为彩绘岩画,分布在额尔古纳河流域和嫩江流域的大兴安岭密林深处,迄今已发现15处。这些岩画反映了新石器时代生活在森林里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是呼伦贝尔原始先民精神世界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b>结束语</b></p><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日月相随。早在二、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呼伦贝尔先民们就开启了追寻人类文明的历史足迹。</p><p class="ql-block"> 遍布呼伦贝尔河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石器、骨器等,被完美地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之中,成为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p><p class="ql-block"> 这段鸿蒙初辟的历史世代传颂,星熠北方。</p> <p class="ql-block">  <b>前言</b></p><p class="ql-block"> 夏至战国时期,草原征战,干戈四起,东胡星散,退踞林海。</p><p class="ql-block"> 时至汉代,祖居大兴安岭的拓跋鲜卑走出茫茫林海,迁居大泽(呼伦湖),驻牧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草原,随着生态环境的变迁,经济生活也从游猎向游牧转化,这一转变从这一时期的考古遗存中得到了印证。拓跋鲜卑由此完成了由狩猎经济向游牧经济的转化,继而"谋更南徙",历经"山谷高深,九难八阻",走入阴山脚下,走向中原,统一黄河流域,把长城内外连成一片。</p><p class="ql-block"> 拓跋鲜卑这个发源于高山林海,强盛于大漠草原的北方民族,裹挟着来自旷野的浩荡之气,一举平息了中原的离乱纷争,结束了中国北方群雄割据的局面,统一了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政权,开启了民族大融合的新纪元。</p> <p class="ql-block">  <b>青铜时代</b></p><p class="ql-block"> 夏至战国时期,为考古学上的青铜时代,此时的呼伦贝尔,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存,以分布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石板墓最为著名。此外,出土于呼伦贝尔各地的具有浓郁地方风格以青铜短剑、青铜镞和各种动物纹饰牌为代表的各种青铜车马器、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器物,无不昭示着呼伦贝尔青铜时代先民的筚路蓝缕。</p><p class="ql-block"> 《山海经》记载:东胡在大泽(呼伦湖)东,夷人在东胡东。东胡是青铜时代呼伦贝尔的原始居民之一,也是呼伦贝尔最早见于史册记载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  <b>早期部族</b></p><p class="ql-block"> 距今四千年至二千年,正是古代北方民族形成、发展之际,呼伦贝尔迈入了青铜时代,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呼伦贝尔古代先民在草原上留下了数量众多的石板墓。此外,呼伦贝尔还出土有以青铜短剑、青铜镞、动物纹饰牌等为代表的各类青铜器,这些文物造型古朴生动,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是呼伦贝尔青铜时代的最好见证。</p> <p class="ql-block">  呼伦贝尔地区分布着大量以石板墓群为代表的青铜时代遗址。据统计,该类遗址有50余处,单体墓葬千余座,主要分布在呼伦湖、克鲁伦河、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一带。墓群多数坐落在依山傍水的朝阳坡地,分布较为密集。石板墓的平面近似长方形,以石板为葬具,地面有积石堆,四周竖立有石板,竖立的石板围成长方形的框,部分墓葬的石板框的四角石板高于四个侧边的石板。该类墓群,一般在每个墓葬东侧都直立一块长方形石标,称"立石"。</p><p class="ql-block"> <b>呼伦贝尔地区石板墓特征</b></p><p class="ql-block"> 选址:</p><p class="ql-block"> 四角立石墓葬因选择石料体积较大,墓葬规模相比也较大,所以其选址多选在自然环境较好的河流、沟谷两侧的坡地之上,应为方便采石或距离采石点不远。</p><p class="ql-block"> 不见四角立石的墓葬大都分布在接近山坡顶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布局:</p><p class="ql-block"> 墓葬数量少的为3-6座,多的可达上百座。大多分布较为规律,有明显的成排、成列分布的态势,墓地中可见关系密切聚集的数座墓葬,反映了同一公共墓地中不同家庭的亲缘关系。墓地之中大型墓葬有居中的现象,墓葬规模也稍大于周边墓葬。</p><p class="ql-block"> 葬式:</p><p class="ql-block"> 多为仰身直肢葬,头向东。分为单人葬和双人葬,双人葬皆为异穴双人葬。墓穴东边贴近东部石墙放置有殉牲,以马、羊头为主,牛头少量,头亦向东。</p><p class="ql-block"> 遗物:</p><p class="ql-block"> 出土较少,有绿松石、玛瑙、白色料石等,所见陶片皆位于墓穴上层的填石层内,有夹砂红褐或灰褐色素面、附加堆纹及绳纹,时代与同期周边的白金堡文化有相近之处。部分墓葬经C14测年,时代相当于西周偏早阶段,研究认为这一类型石板墓应为青铜时代中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  墓群遗址。</p> <p class="ql-block">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p> <p class="ql-block">  上图:<b>匈奴、东胡地域分布示意图</b></p><p class="ql-block"> 下图:<b>胡服骑射</b></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为了富国强兵,抗衡诸雄,推行胡服,教练骑射,励行改革。"胡服"指北方部族短袖窄衣的服装;"骑射"指周边游牧部族的"马射",有别于中原地区传统的"步射"。实质是通过学习北方民族的长技以达到民族融合、增强国力的目的。经此改革的赵国,成为当时除秦国外国力最强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  <b>东胡后裔</b></p><p class="ql-block"> 东胡族系纷繁,载入史籍的仅见乌桓、鲜卑两部。</p><p class="ql-block"> 汉初,匈奴击破东胡,依乌桓山者,号乌桓,依鲜卑山者,号鲜卑,此鲜卑,又分衍出慕容、宇文、段等部,被史学界称为东部鲜卑。</p><p class="ql-block"> 拓跋鲜卑上迄商周,就生息繁衍在大兴安岭北段茂密的原始森林中,他们"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被学界称为北部鲜卑,亦为东胡之一支脉。</p> <p class="ql-block">  <b>大鲜卑山</b></p><p class="ql-block"> 《魏书·序记》载:"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大鲜卑山,即今大兴安岭北段,拓跋鲜卑因山名号,世居于此。《三国志·魏书·鲜卑传》又载:"鲜卑亦东胡之余种,别保鲜卑山,因号焉",此鲜卑山在今科尔沁右翼中旗,为东胡被匈奴所破后退居之地,两部鲜卑同一族名,均因山为号,显示了其同宗同源。</p> <p class="ql-block">  <b>旧墟石室</b></p><p class="ql-block"> 《魏书·乌洛侯传》载:"(乌洛侯于)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灵,民多祈请。世祖遣中书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1980年,考古学家米文平先生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侧,发现了嘎仙洞及洞内石刻祝文。从此,拓跋鲜卑祖先的"祖庙石室"昭于天下,解开了拓跋鲜卑发祥地的千古之谜。</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8px;">嘎仙洞</b></p><p class="ql-block"> 《魏书·乌洛侯传》</p><p class="ql-block"> 「乌洛侯国,在地豆于之北,去代郡四千五百余里……其国西北有完水,东北流合于难水,其地小水皆注于难,东入于海……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灵,民多祈请,世祖遣中书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p><p class="ql-block"> <b>嘎仙洞遗址</b></p><p class="ql-block"> 位于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约10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嘎仙洞在高出平地约25米的峭壁之上,洞口西南向,南北长92米,高20余米。在洞内西壁距洞口15米处石壁上发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祭祖石刻祝文,证实此地为拓跋鲜卑发祥地。</p><p class="ql-block"> 嘎仙洞遗址平面示意图(上图左)</p><p class="ql-block"> 嘎仙洞遗址外景(图片上)</p><p class="ql-block"> 嘎仙洞遗址内景(图片下)</p> <p class="ql-block">  <b>一次南迁</b></p><p class="ql-block"> 公元一世纪末,统霸北方草原的匈奴集团在汉朝的不断打击下,分裂为北、南两部,北匈奴西遁,南匈奴降汉,空旷无际的草原一时空虚无主,处于真空状态,于是,拓跋鲜卑开始第一次南迁。</p><p class="ql-block"> 拓跋鲜卑在宣皇帝推寅的率领下,毅然走出大兴安岭,南迁到水草丰美的"大泽",来到呼伦贝尔草原。历经二百余年的休养生息,拓跋鲜卑厉兵秣马,由一群以"射猎为业"的游猎者转而成为引弓射敌的马上骑士,与草原上的匈奴、丁零等民族错居杂处,使他们从原始血缘关系的部落群发展为以地缘结合多民族成分的部落集团,完成了由氏族向部落联盟的转化,形成强大的武装,为走出草原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b>南迁大泽</b></p><p class="ql-block"> 《魏书·序纪》云:"宣皇帝讳推寅立。南迁大泽,方千余里。"这个"大泽"就是烟波浩渺的呼伦湖。拓跋鲜卑由闭塞的大兴安岭来到水草丰美的呼伦湖畔,眼界大开。他们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畜牧业,不断蓄积力量,并与外界保持着经济、文化交往。历经二百余年的砥砺奋斗,到献皇帝邻走出呼伦贝尔草原时,已经拥有一支有组织、兵强马壮的队伍了。散落在呼伦湖畔以及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鲜卑墓群即是他们"南迁大泽"繁衍生息的历史印记。</p> <p class="ql-block">  <b>三鹿纹金饰牌</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汉</span></p><p class="ql-block"> 扎赉诺尔墓群采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由猎转牧</b></p><p class="ql-block"> 广袤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为拓跋鲜卑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和空间,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鲜卑墓葬中殉牲牛、马、羊等动物骨骼,与嘎仙洞中出土的野生动物骨骼有明显的区别,说明在呼伦贝尔草原,鲜卑人的经济生产方式已经由狩猎转变为游牧。</p> <p class="ql-block">  <b>马纹金带饰</b></p><p class="ql-block"> 汉</p><p class="ql-block"> 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b>二次南迁</b></p><p class="ql-block"> 东汉桓帝时,"献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从此,拓跋鲜卑来到漠南阴山脚下,至力微时(公元258年),建都盛乐,交好魏晋政权,"控弦骑士达四十余万",势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至公元386年,雄才大略的拓跋理在盛乐改代王称魏王,398年,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拓跋球在盛乐实行"息众课农"政策,经济力量得到加强,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受命南移</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南迁大泽时,拓跋推寅就因其地"厥土昏冥沮洳,谋更南徙,未行而崩"。至公元二世纪中叶,"献皇帝邻立。时有神人言于国日:此土荒遐,未足以建都邑,宜复徙居。帝时年衰老,乃以位授子"。子圣武帝诘汾受命南移,经"山谷高深,九难八阻",在"神兽"导引下,历年之后来到了匈奴故地漠南阴山脚下。</p> <p class="ql-block">  <b>东汉末期鲜卑部落联盟地域示意图</b></p> <p class="ql-block">  <b>匈奴故地</b></p><p class="ql-block"> 东汉桓、灵二帝时,拓跋鲜卑离开呼伦贝尔,开始了第二次南迁,穿越大兴安岭南段,折向西南,始进入云中一代匈奴故地,与留居故地的匈奴融合。匈奴故地水草丰美,树木繁茂,是牧猎的好场所,且更加接近中原地区。经拓跋力微、拓跋猗卢、什翼键至拓跋理,最终在盛乐建立了北魏政权。</p> <p class="ql-block">  拓跋鲜卑的二次南迁,由『大泽地区』迁至『匈奴之故地』。所谓『匈奴之故地』,是指匈奴的发祥地,在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及大青山一带,属汉代五原郡。东汉时期,随着匈奴势力的衰落和南迁西徙,该地为檀石槐联盟成员拓跋部所占据。拓跋鲜卑在这里发展壮大起来,经济模式发生变化,农业、畜牧业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人口迅猛增长,为进一步南下盛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b>寻根祭租</b></p><p class="ql-block"> 魏晋以来,南北分裂,政权林立。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北击高车、柔然,东败库莫奚,攻灭北燕、北凉,西征夏国,使分裂一百三十余年的中国北方再次获得统一,出现了国家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盛世景象。</p><p class="ql-block"> 拓跋鲜卑离故土而南迁,走上了民族融合之路,在呼伦贝尔则有室韦继之兴起。嫩江流域之乌洛侯部,于公元443年向北魏朝贡,云"(其家乡的拓跋先祖)石庙如故,民常祈请,有神验焉。"拓跋焘即派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室致祭祖先,昭告天地,留下了嘎仙洞石刻祝文这一千古绝唱。</p> <p class="ql-block">  <b>盛乐城遗址</b></p><p class="ql-block"> 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之北。古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1240米,南北2290米,盛乐古城是拓跋鲜卑代国的都城。公元338年,拓跋什翼键即代王位,公元340年,迁都盛乐,公元386年春正月,拓跋理复立代国,定都盛乐,同年4月,改称魏王,公元398年,拓跋理迁都平城,改元"天兴",即皇帝位。</p><p class="ql-block"> <b>盛乐城遗址平面示意图</b>(上图左)</p><p class="ql-block"> <b>《魏书·序纪》中关于盛乐建都的记载</b>(上图右)</p><p class="ql-block"> 控茲上馬二十餘萬</p><p class="ql-block"> 三十九年遷於定襄之盛樂夏四月祭天諸部君長皆來助祭唯白部大人觀望不至於是徵而戮之遠近肅然莫不震慑始祖乃告諸大人曰我歷觀前世甸奴蹋頓之徒苟貪財利抄掠邊民雖有所得而其死傷不足相補更招寇雖百姓塗炭非長計也於是與魏和親</p><p class="ql-block"> 四十二年遺子文帝如魏且觀風土魏景元二年也文皇帝緯沙漠汗以國太子留洛陽為魏賓之冠聘問交市往來不絕魏人奉遺金帛繪絮歲以萬計始祖與隣国交接薦信推誠不為倚伏以要一特之利寬恕任眞</p><p class="ql-block"> <b>内蒙古凉城县小坝子滩窖藏出土</b>(下图)</p><p class="ql-block"> 下图左:"晋鲜卑归义侯"金印拓片</p><p class="ql-block"> 下图中:四兽形金饰牌</p><p class="ql-block"> 下图右:双羊纹金饰牌</p> <p class="ql-block">  <b>三道湾墓地</b></p><p class="ql-block"> 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红格尔图乡光明村北约3公里处,是迄今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发现数量最多、出土遗物较为丰富的一处鲜卑墓地。1983-1984年共计发掘墓葬50座。墓葬多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式多为仰身直肢葬。随葬品以铜器、铁器、珠饰为多,金器、陶器、骨器次之。为东汉晚期拓跋鲜卑遗存。</p><p class="ql-block"> 下图左:三道湾墓地M123、M122发掘照</p><p class="ql-block"> 下图右:三道湾墓地M113发掘照</p> <p class="ql-block">  <b>民族交融</b></p><p class="ql-block"> 公元398年,拓跋理将国都迁至平城,效法殷商,逐步建立起国家机制,筑城池、修苑囿、通商贸、发展生产。至五世纪中叶,拓跋焘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割据局面。公元494年,孝文帝拓跋宏将国都从平城迁往洛阳,掀起了规模巨大的汉化运动,通过明礼制、谐八音、改汉姓、衣汉服、禁北语和定籍贯等一系列措施,使洛阳成为当时民族、文化、宗教、艺术融合的大熔炉,一时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北魏,崇佛之风盛行,胡商贩客云集,四海宾朋汇聚,天下之货悉备,推动了中国历史上北方民族的大融合。</p> <p class="ql-block">  <b>北魏疆域示意图</b></p> <p class="ql-block">  北魏平城</p><p class="ql-block"> 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魏中期都城。从北魏道武帝拓跋理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七月迁都至此,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经历六位皇帝,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p><p class="ql-block"> <b>孝文帝时期平城宫殿布局示意图</b></p> <p class="ql-block">  <b>祖地遗裔</b></p><p class="ql-block"> 鲜卑拓跋部一路南下,定鼎中原,此时在其先祖故地呼伦贝尔,室韦兴起。据《魏书.失韦传》记载:"(失韦于)武定二年(554年)四月使遣张焉豆伐等献其方物,迄武定末,贡使相寻",室韦登上了历史舞台。乌洛侯亦为室韦的一支,分布于嫩江西岸的大兴安岭崇山峻岭之中,拓跋焘正是在他们朝贡时得到了祖庙位置之所在,开启了寻根祭祖之旅。</p> <p class="ql-block">  <b>米文平</b>(1927.01-2016.02)</p><p class="ql-block"> 著名鲜卑史研究专家,原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站长,呼伦贝尔文博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p><p class="ql-block">为解开拓跋鲜卑"石室"之谜,米文平先生先后四次赴鄂伦春自治旗开展调查研究,于1980年7月30日在大兴安岭丛山密林中的嘎仙洞内发现了与《魏书.礼志》记载内容基本相同的石刻祝文,证实了嘎仙洞即拓跋鲜卑先祖旧墟石室。石刻祝文的发现不仅解开了鲜卑史研究的千古之迷,更是解决了拓跋鲜卑起源地及相关历史地理问题,引起国内外史学界的高度重视,在民族史研究领域掀起了"鲜卑热",被称之为鲜卑史研究的"第四个里程碑"。</p><p class="ql-block">米文平先生撰写了《拓跋鲜卑先祖石室考》《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原蒙古语地名与鲜卑历史地理研究》等论文七十余篇,并著有《鲜卑史研究》等专著。</p> <p class="ql-block">  <b>嘎仙洞石刻祝文</b></p><p class="ql-block"> 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岁七月廿五日,天子臣焘,使谒者仆射库六官、中书侍郎李敞、傅菟,用骏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于皇天之神:启辟之初,祐我皇祖,于彼土田。历载亿年,聿来南迁。应受多福,光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边。庆流后胤,延及冲人。阐扬玄风,增构崇堂。剋揃凶丑,威暨四荒。幽人忘遐,稽首来王。始闻旧墟,爱在彼方。悠悠之怀,希仰余光。王业之兴,起自皇祖。绵绵瓜瓞,时惟多枯。归以谢施,推以配天。子子孙孙,福禄永延。荐于皇皇帝天,皇皇后土。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尚飨!</p><p class="ql-block"> 东作帅使念凿</p> <p class="ql-block">  <b>佛教的起源</b></p><p class="ql-block"> (上图:耆那教造像)</p><p class="ql-block"> 人口的增长,森林的减少,耕地的开发,过去半游牧的生活方式让位于农耕饮食和喝牛奶。随着人口的密度增加,牛群开始与人争食谷物,食肉的代价也越来越高,农耕社会的人民必须考虑放弃大量饲养牲畜,将耕作物当作人主要的热量来源。</p><p class="ql-block"> 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农民的生活标准每况日下。战争、干旱和饥荒带来了极大的苦难。当普通民众处于饥饿状态并且继续牛耕作田地时,婆罗门却在宰杀牛作为献祭和食物,这种消耗动物用作肉食的祭祀成为种姓制度不平等的物质表现,正在激起人们的仇恨。而与婆罗门教对立的沙门思想也在这时兴起,其中有耆那教、阿什斐迦派、顺世论派和佛教。</p><p class="ql-block"> 处在这样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之下,佛教应运而生,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倡不杀生的宗教之一。乔达摩,即后来被称为佛陀的人,生活在公元前563年——公元前483年。他的主要教导反映了普通民众的苦难,并且直接反对当时印度教信仰和实践。作为获得拯救的手段,他把祭祀的仪式和祈祷换为冥想,甘于贫穷和行善,反对铺张的祭祀和动物牺牲。佛教针对用牛做牺牲而提出的绝对不吃牛肉的禁规在劳苦大众中产生强烈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  <b>佛教</b></p><p class="ql-block"> 传入中国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许多佛教传入中国的史料由于时代久远,无物可证,许多属后人追记,有的则为僧人杜撰,以讹传讹的现象不计其数。但文献对研究中国早期佛像艺术仍提供了参考依据。文献记载,佛像最早于东汉明帝时期(公元58~75年)即传入中国。《集神州三宝通感录》中有记:形垂二丈,身黄金色,项佩日光。以问群臣。或对曰:"西方有神,其号曰佛,形如陛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发使天竺,写致经像,表之中夏。自天子王侯,咸敬事之。闻人死精神不灭,莫不惧然自失。初使者蔡情将西域沙门迦叶摩腾等,赍优填王画释迦佛像,帝重之,如梦所见也。乃遣画工图之数本,于南宫清凉台及高阳门显节寿陵上供养。又于白马寺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潜之像。"明帝感梦"之事固然未必可信,但根据考古发现的金铜佛像表明,佛教或佛教艺术在两汉之际已经传入中国,并且最初在南方流行开来。</p><p class="ql-block"> 左上:西晋前佛像遗迹分布图</p><p class="ql-block"> 左下:佛教初传南方之路</p><p class="ql-block"> 右:金铜释迦牟尼立像</p> <p class="ql-block">  <b>轩辕作镜 康宁永昌</b></p><p class="ql-block"><b> 柳州博物馆馆藏青铜文物展</b></p><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促进柳州,呼伦贝尔两地文化旅游发展,柳州博物馆、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联袂推出(轩辕作镜 康宁永昌——柳州博物馆馆藏青铜文物展),本展览汇集岭南精品铜镜及相关青铜文物90余件,时代跨度涵盖战国至明清时期,以铜镜为主,铜造像,铜香炉为辅,阐释不同青铜器物背后的文化事义,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审美趣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p><p class="ql-block"> 锈迹衍千年,锦绣诗行间,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青铜器物,是我国早期艺术文明的见证,中国青铜时代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形成,历经夏、商、西周和春秋十五个世纪,随着青铜镜,青铜像、青铜炉的不断出现,青铜器的使用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史,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密切关联。</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铜镜史,始于青铜时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起,至今跨越四千余年。铜镜,也称为"阳隧",可聚光取火,与祭祀、生活息息相关:铜镜亦为照容工具、揽镜自照、用于梳妆打扮:并且成为古人自我反省的象征——“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p><p class="ql-block"> 铜造像,大多为佛教文化的物质载体、铜炉、则是香文化的物质载体,两者体现了不同时期哲学、思想、文化、宗教、艺术和民裕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 轩辕作镜 康宁永昌,柳州与呼伦贝尔,一南一北,两城熠熠生辉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传承在中华大地上遥守相望、同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汇,让两地有着更为深刻的情感共鸣。</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展览展出的铜镜及青铜文物珍品,真实记录和反映了岭南地区的青铜文化和艺术成就,印证了华厦文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民族地区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我们期望:在展现古代青铜艺术辉煌成就的同时,促进柳州、呼伦贝尔两地城市的文化交流融合,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丰富人民群点的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不懈努力。</p><p class="ql-block"> 柳州博物馆馆</p><p class="ql-block"> 呼伦贝尔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p> <p class="ql-block">  (篇幅有限,青铜器照片略。)</p> <p class="ql-block">  <b>结束語</b></p><p class="ql-block"> 让文物说话,让尘封的历史再次鲜活。</p><p class="ql-block"> 不同区域文化,总是在相互的交流与融合中得到更好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我们相逢于此,穿越时空与文物对话。</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止于此,感受曾经的沧海桑田与历史回声。</p><p class="ql-block"> 回顾本次展览,瑰丽神秘的青铜器背后,凝结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它洗尽铅华而来,静默无言,但是那些古朴的造型,精美的纹饰,和高超的铸造技艺,却展现着岭南少数民族独特的审美趣向,曾经在历史长河中璀璨过的文化,曾经绽放过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文化互鉴,各放异彩。主办方希望通过本次展览,链接南北两地、传承中华文明。呼伦贝尔与柳州,虽有地理上的差异,草原牧歌与岭南秀色却有相同的文化归属,风情别具却曲径通幽,共同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繁荣兴盛添砖加瓦。</p><p class="ql-block"> 最后,期待本次展览能够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与文物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p><p class="ql-block"> 柳州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呼伦贝尔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