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拓宽视野,提升专业能力

冬暖繁花

<p class="ql-block">古人云:“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人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交流中,思想才能产生灵感的火花。</p><p class="ql-block">10月28日上午,参加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的老师们在县教师发展中心听了精彩的案例分享和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首先,来自江门蓬江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潘军朝老师的《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 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教学案例项目》案例分享,可谓是干货满满,潘老师以丰富的真实案例为例,分析“‘双融双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项目的发展前景、参赛流程、参赛要点等,并从信息技术的角度,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并鼓励老师们要多去参与、多去尝试。</p> <p class="ql-block">接着,老师们认真聆听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胡军苟老师《新课程方案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的精彩讲座,胡老师从核心素养、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规范四个方面来进一步指导新课程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实施,他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教学,带给学生的是识别世界、表征世界的能力,这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不仅要提升知识储备,也要提高教学组织能力,要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帮助学生把潜意识背后的逻辑显性化,用更饱满积极的态度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敢于表达、敢于交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下午,百侯镇中心小学的罗彩凤老师分享了课例《客家小吃——艾粄的制作》,该课将艾叛的制作与学习相关中草药知识、学会使用客家传统工具春臼、动手制作和创新、用英语介绍给外国友人等几个方面相结合,展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多学科的融合,充分体现了实践性、合作性、创新性、丰富性等课程特点。</p> <p class="ql-block">大东镇实验学校的蓝璐媛老师在八年级《岭南古建筑——花萼楼的选材》课例中,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把探究古建筑的材料一一呈现出来,首先实地探查,并让学生汇报对花萼楼的外形探究的结果,然后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花萼楼的建筑选材,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并布置下节课实地探究。这节课不仅运用了多学科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p> <p class="ql-block">梅州市教师发展中心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郑建河老师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建议》专题讲座深入人心,郑老师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本课程如今所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许多可行的方法和中肯的建议,郑老师的观点独到,发人深省。最后,他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未来指明了发展方向。</p> <p class="ql-block">10月29日上午,县教师发展中心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周东兰老师主持了培训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小组汇报的环节。</p> <p class="ql-block">各小组代表踊跃发言,并纷纷表示通过这几天的培训,受益匪浅。同时也对自己接下来回到学校后,如何投身到实际的教学中有了明确的指引方向。</p> <p class="ql-block">随后,老师们在县教师发展中心五楼会议室举行了结业仪式,参加结业仪式的有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罗锦荣,县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发展部主任钟伟亮,县教师发展中心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周东兰,县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苏丰华和来自我县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和小学科学的100多位教师。</p> <p class="ql-block">结业仪式由县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发展部的钟伟亮同志主持。罗锦荣主任为结业仪式作了发言,他表示,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着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来展开教学工作。</p> <p class="ql-block">本次培训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专家的引领,有名师的示范。不仅提高了老师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而且扩充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更新了教学理念,拓宽了教学理论视野,进一步提升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p> <p class="ql-block">撰稿:赖灿云、张莹贞、钟燕嵘、陈思琼</p><p class="ql-block">编辑:李丽凤</p><p class="ql-block">审核:周东兰</p>

教师

实践

老师

教学

综合

活动

学生

教研员

课程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