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安达站1901年开始修建,俄国人修中东铁路时建设而成,为三等车站。安达在蒙语和满语里,是“朋友”的意思。距离黑龙江省会哈尔滨127公里,是滨洲铁路线上的重要车站。</p> <p class="ql-block"> 从1901年到2017年,时间跨度116年的鸿篇巨著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到莫言的《生死疲劳》中几代人的命运齿轮的开始运转,作品中时间跨度之长,不禁令人瞠目,而当你看到这1901年开始修建的中东铁路安达站,看它在四季轮回中缄默,或美丽、或残破、或孤独、或绽放,仿佛是早己阅尽人间之事的智者,洞悉每一处悸动,在静寂中被安排、被赞叹、被怜惜、被依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百年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风云变幻的节点中,有些时光是犹如刻在树干的痕迹,随着岁月的剥蚀,模糊却又深刻。只是在幸福的年代,感觉日子就漫不经心地过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老了。</p> <p class="ql-block">与智者同行,跟随李良老师的“踏查中东铁路”群的友们,一起追忆过往。</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安达站前的中东铁路俱乐部,不仅具有纯正的俄式建筑风格与高超的建筑造诣,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价值。它由俄国筑师设计,建筑面积1995平方米,内设电影放映室、舞厅、活动室和地下室等。</p> <p class="ql-block">从外观上看,这座主体两层的老建筑造型精美,颇具挺拔感。米黄色的墙体加白色点缀,色彩鲜明亮丽,整体外墙采用砖砌花饰,装饰手法简洁朴素。采取俄式传统砖木构造,砖砌墙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铁质的把手,己锈迹斑斑。</p> <p class="ql-block">墙体、线脚、檐口等细部装饰巧妙、细致。独具匠心。建筑的正面为乳白色的立面,而侧面仍是老旧的深黄。</p> <p class="ql-block">在安达站前原中东铁路俱乐部的对面,有一座俄式小二楼即原站长室,此楼修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该建筑为毛石基础,砖混结构;人字脊铁皮防水坡,门前有一个悬挂式木制雨棚。</p> <p class="ql-block">2014年冬季在冰面上平移、90度旋转,平移距离达240米。</p> <p class="ql-block">百年俄式小二楼及行包托运处得以异地保护。</p> <p class="ql-block">在新站的一侧,山墙上书写“铁盒饭”的位置,原为中东铁路时期的行包拖运处。推开厚厚的木门,里面正在修咠中。几处散落的图片以及珍贵的打印机、钟表、桌椅,无不在诉说它的曾经。</p> <p class="ql-block">继续寻觅。</p> <p class="ql-block">黑土地上的人们,辛苦劳作。黝黑的面孔下都有着一颗赤子之心。他们不抱怨、默守着赖以生存的土地。此情此景让我联想到《飘》中斯嘉丽的父亲对年仅14岁的少女斯嘉丽说的话:这个世界上,只有土地与日月同在。</p> <p class="ql-block">水塔</p> <p class="ql-block">站在空旷的野草蓬生的土地上,望着孤灵灵地站立在天地之间的几棵树,不禁泛幽之情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p> <p class="ql-block">铁路的命运折射着历史的沧桑巨变。</p><p class="ql-block">回看百年,内心激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