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王府井

棒棒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个晚饭后,我悠然地行走在王府井大街。</p><p class="ql-block">因为进入深秋,京城的灯光给的就早点了!天色黑下来的早,不等于京城的人们就回家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行走在京城这条最宽的步行街上,少了许多城市晚间“吃串、吃串”高声的叫卖;没有这灯红酒绿的餐饮啤酒声;更没有在大街上随意支上几张桌子就开张的杂乱场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行走在这条充满着朝气步行街上,我感到有一种豪气冲天的爽快感,还有一种中国第一街的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使劲穿越时空,之前行走在王府井大街,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3年过了春节北京突发“非典”,当时也是突来的病毒袭击京城。一时间停工、停学、停游。</p><p class="ql-block">人员密集的场所——我所在的一个酒店就彻底关门了。可是部委机关照样上班,其会议照样在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那年红色的五月来临了,我在机关开完了会,下午回家就从北河沿大街的东华门路口直奔东去,再到一个十字路口就是王府井北口。</p><p class="ql-block">这样从北北往南,我行走在王府井大街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平时来这里都嫌王府井人太多了,可那天宽敞的大街上没有几个行人,就是有也还是匆匆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想昔日王府井大街热热闹闹的场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咋不见了? 这里是不是犹如一座寂静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里顿时有一种极大的恐惧和伤心之感!我在问怎么了?这病毒无声无息的就这样可怕吗?那个年代大家戴口罩的意识好像不太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百货大楼就到了眼前。我毅然而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见一层柜台除了糖果等食品整齐地摆在里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除了几个售货人员站在各自的柜台里,整个购货大厅都是空空如也,不见顾客、没有排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那天在这里,让我感受到贵宾一样的待遇:热情的售货员们眼睛好像齐刷刷地都盯着我,走到一个柜台前就有一个服务员的问候声:“您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什么都不买,什么也不想买。就是来百货大楼感受张秉贵火一样热情的服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晚我走到百货大楼前,张秉贵的雕像依然屹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忆中每次来到王府井,新华书店是我必进的地方,不知道这里的大批书籍是怎样吸引着我。</p><p class="ql-block">走进书店我看到哪本书都想买,哪本书都想要。当然孔乙己的名言老是记在心里,可就是不敢实施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在学生时代就是劳动了,知识的贫乏让我这连瓶子底都没有一点水的脑子里,感到太需要补进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青年报》第一次刊登了让全国的青年们,掀起读书热高潮的《知识竞赛答题》,这整整一个版面的问答题,字号很小却忽然间像春风一样,吹拂着好多好多青年人的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时间王府井书店门前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在这里青年们拿着报纸管他认识不认识呢,管他是男是女人呢,大家打破界限互相切磋对比答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也算是一位学习青年了,亲身参与感受了这次活动的巨大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一道问答题问得很简单: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什么(底部是横线)被英法联军烧毁?大家查阅了资料,都知道是“圆明园”这座优美的大建筑。</p><p class="ql-block">可是那时候字典、词典少的可怜,哪像现在手机一查“圆明园”三个字就出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这三个字怎么写都拿不准,我们互不相识的年轻人为这几个字还争得面红耳赤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知识竞赛大家都是为得奖而来吗?其实大家是为知识而来、为学习而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晚走在王府井,“中国照相”几个熟悉的大红字映入眼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王府井、在全中国这可是仅有的大品牌!这中国照相馆是1956年由上海进京落户北京王府井大街,与我同龄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说关于中国照相馆迁京后的位置,中央领导也颇费了一番心思,最后还是周总理亲自选定:“放在王府井挺好,而且要放在王府井口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6年9月25日,中国照相馆在王府井大街南口正式营业,从此开始了“服务首都人民”的新历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前门大街的大北照相、西单的国泰照相,谁都不能与“中国照相馆”媲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是在我的心中这家照相馆太让我仰慕了,至今没有敢踏入她的大门,也没敢留在这里一张俊秀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者接受采访)</p><p class="ql-block">作者为北京作家协会会员,河北采风学会会员。</p><p class="ql-block">出版散文《梦回西单》,纪实文学《桑干河畔感恩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28日(老照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