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花开寒潮里 待得满园春色来

张一钧

<p class="ql-block">  我父亲张元震,应信息部白为民、国家广播电视检测中心安永成等老领导老专家们的邀请,于2004年写下了此文,并被收录进《中国彩电工业发展回顾》一书。</p><p class="ql-block"> 借上海无线电博物馆开展“我与金飞凯”主题征文活动之际,做成本美篇,供诸位阅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腊梅花开寒潮里 待得满园春色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回忆我的晶体管视频产品工作经历</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元震</p> <p class="ql-block">  1963年,我从上海无线电三厂调到上海无线电四厂(以下称上无四厂)工作,职务是副总工程师。当时上无四厂只有副总,没有总工程师,由我主持工作。原来该厂只生产收音机,我去上无四厂之前上海仪表局领导曾交代希望上无四厂能生产电视机。不久就研制成功凯歌牌4D1黑白电视机和4D2应用电视。1963年11月第四机械工业部王诤部长要来上无四厂视察。四厂领导感到王部长此次来视察对我们企业的发展关系重大,并决定来视察时由胡志远厂长汇报上无四厂总的情况,而产品发展由我做汇报,目的就是要争取作为电视机生产的重点单位。在部长来的一天,他先由随员和四厂领导陪同参观了主要生产车间,随后到会议室开会,厂长先作汇报,接着轮到我汇报。我分析了四厂生产电视机的各种有利条件,甚至讲到了样机已经完成,言下之意,只等部长决定。王部长平易近人,耐心地听取了汇报。在听取汇报后,王诤部长说:“你们是不是不做电视机,好吗?”, 大家听后都很吃惊,实际上是很失望。但部长接下说:“给你们做雷达,好不好”?我们当然一致同意部长的意见。接下来上无四厂就正式作为生产舰船雷达定点工厂。电视机工作就停下了。</p><p class="ql-block"> 话虽如此,实际上视频产品的研制工作从来没有停过,只是不放在主要位置而已。特别是严季考付厂长非常热心于电视机。还在王部长定下来我们做雷达的时候,就当面向王部长要求调拨一套电视综合信号发生器(北广厂生产),这是电视机生产线所必须的信号中心,1965年信号发生器到厂了。在厂里他始终是电视机发展的支持者。而我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思考做电子管式还是做晶体管式的电视机。因为在1965年年底前我所主管的752型晶体管雷达样机已试制成功,因此很想做晶体管电视机。但若把雷达上的晶体管用于电视机,其价格将非常昂贵。因当时产量少,一只扫描晶体管的钱几乎就可以买一只电子管式的电视机。所以在技术决策上下不了决心。不料1966年一股寒潮冻结了我这方面的考虑。这就是“文化大革命”。在“文化革命”里我开始好像受到保护,后来保护我的人也可能自身不保了,这样我这个所谓的“反动技术权威”和另一位副总都下放车间劳动,并且受到“文化大革命”中特有的“待遇”。恰恰没有料到在这中间会有一个机会使我参加了视频产品的一线技术工作。现在我想分三个部份来介绍从那时开始的工作。黑白晶体管电视机、应用电视和彩色应用电视。</p> 黑白晶体管电视机 还是在我劳动的时候。1970年1月,全国第一次电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上海有25家单位35名有关人员参加。会后上海成立了电视机会战办公室,发动仪表、机电、轻工系统共35家工厂、研究所和大专院校,实施“大力发展黑白,同时搞彩电”的方针,大力开展晶体管电视机研制工作。刚开始时仪表局不很积极,按兵不动。但轻工、手工等单位都很积极。据载,1970年2月28日。上海国光口琴厂建立产品试制组,并于4月30日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全晶体管23cm黑白电视机。该机首次采用ABS全塑外壳。同年,上海玩具十四厂成立电视机研制小组。并于1971年“十.一”前夕,试制成功全晶体管23cm黑白机。实际上在试制的可能还有不少单位。1972年初,可能受到上级的压力,仪表局才开始积极行动起来。并指令上海无线电四厂研制生产全晶体管黑白电视机,上海无线电十八厂派员参加。在这个形势下,厂里要求我离开劳动车间,调到科室。不久到了一个三结合试制小组同大家一起研制晶体管黑白电视机,并任命我为总体设计。从此又开始了我的电视机事业的生涯。 三结合小组有组长一人,是一位女工付丽娟同志。成员有我、杨宗秩、忻鼎富、张泳、谢绍灏、秦月娟、罗菊芬、徐襄生以及结构人员等八九人。另外根据上级电子设备工业公司以及仪表局的要求,为支持上无十八厂上马,接纳他们派出的以纪雪奎为组长和欧昌林、文雷等六七位参加我们的工作。小组成立后市电子设备公司党委书记井庆范亲自到小组来看望我们,提出希望我们在年内要做到当年设计当年投产。我感到压力很重,但表示尽力做到。我当时的身份很特殊,一方面处在“文化大革命”的中期,我是还没有“解放”的人,另一方面却“领导”着一群年青的同志。但是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合作得很好。在分工上,由我任总体兼高频头设计;由忻鼎富负责通道部分(即从高频头到视频);张泳负责行扫描,包括行变压器;杨宗秩负责帧扫描,同时由他们二人共同负责偏转线圈的设计;谢绍濒负责伴音部分和收音机。 我因在车间劳动了五年,长期不接触产品,因此在开始阶段,我组织大家一起去轻工、手工系统参观学习。总的印象是这些单位技术力量比较薄弱,但做电视机的热情高,工作非常努力,限于当时工厂条件,基本上属于作坊式生产,产品与当时市场上的电子管电视机一样,也都是五个频道的。而我自己则到图书馆的参考阅览室翻阅了国外的一些书籍和技术文献,以便了解国外近年来电视机的技术发展情况并搜集有关资料,并把这些技术资料与大家交流。随后讨论方案,我提出了各分单元的技术指标,要求大家根据这些技术指标,按各自分工进行设计,并要求努力达到指标,不要轻易改动,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我可以和大家一起研究做试验。同时我要求本厂分块负责同志必须负起责任,不能将责任推到十八厂派来的同志身上。 我负责的高频头必须及早完成。因我是总体,还有不少总体方面的工作要做,不然就要影响整机的进度。当时高频头有二种型式,即塔式和鼓式。塔式结构简单而成本低,且上无四厂有现成的零件,鼓式要重新开模,工作量也大,要快只能用塔式。做五个频道还是十二个频道?我认为当然要生产十二频道的,因为电视是会发展的,若将来有一只六频道的电视台广播,用户怎么办?所以我们一开始生产就是十二频道的(当时的全频道)。经过日夜加班,高频头一个多星期就试验成功了。成功后我赶快要求再来一位同志接替我,我提议沈宝生。不久沈来报到,我们小组又增加了一名成员。 果然在正式做样机时问题接踵而来。举几个例子。有一个问题出现在通道,如果通道增益提高就要自激,若要稳定就达不到增益指标。他们一再要求降低指标,一次次被我拒绝,后来他们怀疑是我设计的高频头的问题。他们不知从什么地方借来一只日本的高频头,一联接还是不行。最后经过与他们一起研究分析,发现是电路板排版接地有问题引起反馈而自激。 还有一个问题是行扫描。水平扫描线在开始端有幅度不大的角形拱起,当然是不允许的。看起来是张泳的问题,我同他一起研究了一个下午,在他的行扫描电路上实在找不出问题,晚上又搞了二、三个小时,我们因为长期日夜工作,大家都感到劳累了。同时我也要冷静一下,所以我就请他回家休息,让我一个人思考一下。经过冷静思考,总觉得偏转线圈有问题,把它拆开后果然发现偏转线圈绕制上确有问题。按我们规定,一层帧扫描线圈顺时针绕到头,应跳回到起始点后再绕第二层。但工人们在绕制时未按此规定,而是把跳回变成绕回,这样增加了分布参数,帧、行之内出现了一定的耦合。第二天去车间提出批评,要求全部重绕,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再有是一个笑话。原来好好的图像不知怎的出现了粗粒子噪声。一时查不出问题,后来发现原来是一根高压线与地线碰,(当时没有用专用高压线,仅用普通套管),将高压线拨开,问题就解决了,大家不禁笑了起来,都感到连日作战太累了,要注意劳逸结合。 <p class="ql-block">  各个关口通过以后就制造正规的样机,经向厂中技室申请,标准化室给予该机正式型号为凯歌牌4D4,于是我们制定了一个完整的技术条件(包括环境试验及机械试验等例行试验等条件)。出图纸均按图样管理制度,使样机的质量有了较强的保证。</p> <p class="ql-block">  1972年,大约在夏季,市里组织在仪表局大礼堂,举行过一次电视机的评看,几乎所有的上海试制的晶体管黑白电视机的单位都来参加。因为不是测试而是主观试看,所以不能称为评比。我们小组也带了刚做好的电视机,全体人马参加。时间是在晚上。我进大礼堂门一看,台上已经摆了20多只机器,一个单位一只,很多人都在调节。我们小组张泳年纪最轻,兴趣也最大,选择了一个位置把机器一放,问我要否开机。我想台上大家都在调试,很挤,就慢一些。对台上一看,有比较好的,有图像扭动的,有图像混动的,有信号淡淡的,也有比较好的。等大家调得差不多得的时候,我就叫张泳去开机。他略一调整,场里就有人叫起来,这台最好。的确我们这只机器稳定,图像最清晰,一直至评看结束。这次评看结果,使我们试制小组士气大增,积极投入到批量试生产阶段。</p> <p class="ql-block">  要试生产,关键件必须先行。上无四厂自制的关键件共5只,高频头,行输出,偏转线圈,变压器,拉杆天线。其中变压器、行输出、拉杆天线只要按图生产。而其他二件则要做些技术准备和培训。</p> 偏转线圈,主要难度在行偏转线圈。我以前看到的绕制机器是比较复杂的。绕制效率很低,绕制胎具要做复杂的转动。当初在做样机的时候是张泳用手工把漆包线绕在胎具上。我找来鲁励华帮忙,他经过多次试验,做不少形状的胎具。最后设计做出的胎具,可以装在绕线机上,用手拉住漆包线,象绕制普通线圈一样,绕制时漆包线自动滑进槽里,大大提高了效率。后来他又设计出一台完全自动的行偏转线圈绕制机。取线、绕制、加热固化、脱胎一起完成不用人管。当然效率比人工饶制高。可能是全国第一台全自动的行偏转线圈绕制机。但是生产车间(九车间)却还是喜欢第一种,没有推广下去。 高频头的生产,主要困难是调整。这种塔式高频头里边的线圈,多个频道的线圈是串连的。对某一频道进行调整会影响到另外一个频道的频率,相互牵制。当时我自己调整的时候每天只能调一只。它唯一的优点就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到了车间(也是九车间)只看工艺文件,是无法调的。所以理所当然地我与沈宝生下车间进行手把手地教工人,他们开始时,每天一只都调不出,眼睛只盯住扫频仪发呆。二、三天后每天可调一二只。后来逐步上升,不可想象,最好的甚至每天可达30~40只的速度。那时我已经很久没有到九车间,听到以后我就去看个究竟,发现他们真是熟能生巧,竟然在不通电的情况下,也不用扫频仪,用镊子钳把线圈整理一下,把线圈拨到他们熟悉的位置,先拨好一批,随后逐台通电,略加拨动,就符合技术要求了。 各种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开始总装配进行批量生产,流水线是排在五车间进行。试生产是对产品设计的考验。试制组全体到车间解决可能发生的技术问题。装配工、调试工都是第一次上线。上无四厂第一条电视机流水线基本上都是生手,头几天我们的确很忙,生产线上同志东喊西叫的,要求解决问题或要求指导,我同大家不断来回于各个工位之间。没几天生产就顺利起来,于是产品经抽样试验合格后逐步上市。从此,上无四厂全晶体管黑白电视机产量一跃而为全国最高,并连续七年保持第一,且成本最低。 4D4电视机上市以后,市场反应热烈。全国各地单位向上无四厂要求提供图纸资料的很多, 我们在技术上从不保守。除提供上无十八厂全套图纸(包括样机)且无条件提供全部自制件,对上无十八厂电视机开始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外。还提供全国各地的图纸资料240多套,甚至对外地工厂打来的电话要求解决技术问题的,我们也是有问必答。在4D4电视机长距离接收试验过程中,南京电子局一位局长来找我们,希望让他们的技术人员一起来看我们的试验,我们也表示欢迎,并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 同年,英雄牌228—1型23CM全晶体管黑白机和金星牌B40—A型全晶体管40CM黑白机也投入批量生产。次年,上无十八厂也试制成功9DS1型23CM全晶体管黑白机。 在4D4获得成功后,我们的试制小组分成二个摊子,一个以杨宗秩为总体,一个是以忻鼎富为总体,我“升官”为总体组组长。管所有的视频类产品,既管电视机又管应用电视。 此后,上海诞生了一批更新换代产品,如主设计师是杨宗秩的凯歌牌4D7、金星牌B23-1、星火牌JDS3、英雄牌228-3、东海牌3D-2、友谊牌JD16-1等。电视机产量进一步提高,市场也随之扩大。 上海各电视机厂开始生产时,首先觉得成本是一个大问题。一架九英寸电视机成本高达900多元,而零售价只有300元。虽然上面有政策贴补一些,还是要有很大的亏损。听说上无四厂成本最低,纷纷前来“取经”。四机部还组织了节约成本的交流会议,并且还要求元器件厂适当降低价格。通过种种努力,工厂可以站住了脚,提高了积极性。 23厘米电视机上市后,受到大家热烈欢迎。产量不断上升。在受到欢迎的同时,却发现不少问题。首先是开箱率低。在用户上商店购买时,就出现问题,商店随后向工厂理赔,工厂就要修理。我现在估计那时开箱率各厂平均为85%~90%。还有用户买回去去以后在使用过程出了问题,退到工厂修理,我现在估计那时的返修率为5%。试想若月产10000台电视机(这是一个不高的水平)每月就要修理1500~2000架,工厂的麻烦就大了。 <p class="ql-block">  在用户方面,不少人对此既可爱又可恨。在报上出现了“多瑙河之波”“今天我休息”“永不消失的电波”等漫画。其实就是表达了用户对当时的电视机产品的心情。那时工厂正规的技术管理,先在以前的“大跃进”中受到极大的破坏。60年代初上海好不容易花了大力气加以扭转。不料,又来了一次“文化大革命”,不仅技术管理,几乎所有的管理都受到严重干扰,加之我们原来的技术基础薄弱,那时生产的元器件的可靠性很多本身就存在问题。所以整机厂实在是有口难言,除加强自制件的检验外,不得已增加了二个额外的“工艺”。一是所谓括脚搪锡。元器件的可焊性不好,是那时长期不能解决的问题。假焊绝大多数源由于此。将可焊性差的元器件先将它的引线括光,再将搪上锡。大大减少假焊现象。二是筛选。对质量不稳定的元器件,先试出其失效曲线,即浴盆曲线。随后大批通电老化,到达其预定时间时(刚过早期失效的时间),经过每只测试剔除其中已坏的元器件。</p> <p class="ql-block">  以上几段从成本谈起,一直到最后那二个劳民伤财的措施。现在再提这些事情,从电子管电视机到晶体管电视机的更新换代,要造成气候之难。目的是想说那时发展新一代的产品,一切都是自力更生,没有进口,没有引进,照样大批生产,值得深思与借鉴!</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1973年底,在国家计委召开的三机会议上,国家计委、主管电子工业的第四机械工业部决定组织全国晶体管电视机联合设计。我们非常赞同,派张泳参加工作。对此安永成同志的回忆有极为详细的介绍。其内容不但有过程描述,且对有贡献的同志,一一提及,是一篇好文章,这里就不再讲了。</p> <p class="ql-block">  1977年全国举行首届黑白电视机评比,23厘米黑白电视机中凯歌牌4D7型获第一名,飞跃牌9D3型获第二名,星火牌JDS3型获第三名。40厘米黑白电视机中,金星牌B40-725型获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  这时“文化大革”已经结束,春天已经来临。以后,上海产电视机开始向集成化发展。集成电路在电视机上的应用能简化电路结构,减少了元器件数量,降低功耗,并有调试方便、可靠性好等优点。1979年,全国首批集成电路电视机在上海问世,上无四厂的凯歌牌4D14型和上无十八厂的飞跃牌12D4型31CM集成电路电视机经生产定型后批量投放市场。这两种电视机和金星牌B31-2型和百合花牌D11—20型电视机均采用HA-KC系列6块集成电路。虽然这套集成电路集成度不高,但它是沪产电视机从分立元器件型向集成电路型迈出的可喜一步。</p> <p class="ql-block">  随着电视机生产技术的引进,采用三块μPC系列集成电路分别承担通道,伴音和扫描功能,比采用六块HA-KC系列集成电路电视机电路结构更简化,外围元器件进一步减少。尔后TA系列集成电路性能和成本更优于三块的μPC集成电路,故上海各电视机厂均积极采用。1982年上市的凯歌牌4D22型、金星牌B31—102、B35—2V型、飞跃牌35D2—2型黑白电视机都是全国第一批采用TA集成电路的电视机。</p> <p class="ql-block">  据1983年统计,上海电视机生产厂家主要有上无四厂、十八厂、三十二厂、上海电视一厂、十一厂和上海广播器材厂等。全市电视机总产量188.85万台,占全国电视机总产量的22.26%。同年,凯歌牌4D14U—3型、金星牌B31—1U1型、飞跃牌12D1—4型31CM黑白机同时荣获首次向电视机颁发的国家质量银质奖。</p> 应用电视(工业电视) 前面已提过,早在1963年上无四厂已经开始研制4D2型工业电视。1965年完成正样试制任务,并已生产10部。该产品摄像机除视像管外全部采用晶体管电路。可能那时人们并不认识它的作用,需要使用者不多,到了70年代对它的需求就多了起来。当时应用电视是一种设备型产品,有的是由用户按他们的要求定货,有的是根据市场情况研制生产。品种多而产量少。分型号介绍如下。 <p class="ql-block">4G1/4G2</p><p class="ql-block"> 1972年,上无四厂根据形势就开始研制5路遥控的4G1型应用电视。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五只摄像头采用视像管摄像,摄像头可左右旋转,上下俯仰,可遥控对准目标,采用6倍变焦镜头,可伸缩调整,5只摄像头都通到控制台。当时袁允中负责摄像机,每一摄像头都有相应的视频板,由王志刚负责,王懋庆负责同步机,朱德瀛负责光学系统,总体张志刚。但张志刚有严重高血压,常要发病。他病假时由我代替总体。时间长了,我变成了事实上的总体。</p> <p class="ql-block">  同步机在一个电视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系统的帧、行同步脉冲,以及帧、行消隐脉冲的宽度和频率都应来源于单一的一只振荡器。好像现在计算机中的时钟频率一样。老式电子管的同步机要用54只双三极管,构成许多单稳振荡器来处理,不但耗电大,且占用空间大,显然不适用于我们的工业电视。有天我忽然想到上海元件五厂已经生产了JK触发器、门电路、计数器等器件。何不用到我们的同步机上面。经过一番思考,不久就画出了构成同步机的逻辑图。同王懋庆商量后,他接受了我的意见。经过排版,试验效果很好,不知道这是不是我国第一台数字化的同步机。</p><p class="ql-block"> 4G2工业电视是4G1的单路形式。1973年通过技术鉴定。鉴定通过后批量生产,总体留守由王志刚接替。两种产品首次采用遥控技术,参与洲际导弹发射试验,圆满完成任务。</p> 4G4/4G8<br> 70年代后,应用电视领域开始拓展。X线电视正在国外兴起。故在1974年,上无四厂研制开发了4G4型X线应用电视。由我自己担任总体。X线电视采用X线影像增强管,它有一大一小二个端面,X线透过物体成像于大端,激发电子(图像)。电子被加速并聚焦于小端的荧屏上,成为可见图像。随后用光学接口接到视像管。X线的强弱可自动调节,由于是通过电流调整,所以业界称之为X线自动毫安控制。该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第一台X线电视装在新华医院小儿科,用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开刀前检查。传统的检查方法是医生用一根细导管从病人大腿动脉塞到心脏,通过细导管将造影剂注射到心脏后拍片。医生插管时,要用荧光屏来观看导管是否插到心脏预定的位置,医生长时间受到X线的照射。用了X线应用电视可看显示器在亮室操作。医生所受损害大为减少。还可以与各种X光机配用,供医院放射科用作骨、内脏、心脏管等X线检查诊断,都可在亮室内实现X线检查。在工业上,可与探伤X光机配合,对金属件探伤。1977年,该机通过生产定型。1978年,该机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后来,上无四厂又设计了新一代X线应用电视系统4G8,总体王志刚,该机具有自动毫安及自动千伏控制。于1989年生产定型,该设备综合指标与国外80年代中期产品相当 4G6<br>  1976年,上海承担了建设秦山核电站的任务。市里通过仪表局指定上无四厂研制4G6型特种耐辐射水下应用电视,总体为金庚辛。4G6应用电视重量轻,摄像机仅1.5公斤,能经受高剂量辐射,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产品于1985年通过样机鉴定。秦山核电站的整个反应堆由许多核燃料棒按一定规律排列,位置非常精确,且处于硼砂溶液之中。4G6应用电视用于监视调换核燃料棒时的实际情况,故其耐辐射及防水是关键。摄像头就必须要耐辐射,镜头的玻璃、塑料、晶体管等一切元器件都要耐辐射,要做大量耐辐射试验。当时试验地点在嘉定,交通不太方便,技术人员长时间在上海与嘉定间奔波,而试验一搞就要好多天,工作量很大。4G6的镜头若用普通玻璃,在强幅度照射后透明度会降低甚至变黑。因此要用耐幅射的光学材料。但其折光率可能不同,因此镜头要重新设计。元件亦是如此,要选择或者加固。所以耐幅射试验不是一次就能解决的。这些工作而往往要反复多次,非常耗时耗力。 4G5<br>  1979年开始研制的4G5型水下应用电视 是为海上石油钻井配套的专用设备。总体为金庚辛。该机采用定焦镜头取景,对距,光圈大小可以遥控,配有漏水报警装置。工作深度达200米。1980年通过样机鉴定。 4L1<br>  1979年开始研制4L1测量电视。王懋庆为总体。该机可对一维量(长度,宽度)进行瞬时测量,具有宽度数据显示,记录,分析,控制等功能。上海有色金属研究所将该机用于提拉单晶时的直径控制,使其误差保恃在一定范闱内。 4G7<br>  1979年开始研制全天候低照度应用电视4G7。金六九为总体。该机具有“全天侯”工作性能,在室内,室外均可工作。实用的照度范围很大。从中午阳光直射一直到黄昏均能通用。如配上不可见光源(红外线),能夜视各种物件。其光圈,焦距,取景,衰减片,除尘,对讲等功能,均能长距离控制(定1500米)。该设备曾参加潜艇水下发射导弹试验并园满完成试验任务,1982年曾获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奖。1983年获国家经济委员会颁发的优秀新产品奖。 4G12<div>  1985年,上无四厂应用微机技术研制成功4G12型应用电视,总体为金庚辛。该产品采用8086微机和串行通讯传输技术,解决了远距离遥控问题和群控问题,使外用电路标准化、简单化,同时能进行定时定点循环监视。</div> 4G16<br>  1988年,上无四厂又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生产定型了4G16型系列应用电视,总体是钱胜利。该机体积小,质量轻,耗电相当省,清晰度高达800线,有6头群控监示功能,能自动报警、录像,达到了国外80年代中期产品水平,信噪比及非线性失真等指标相当于国外产品,元器件90%实现国产化,机械结构件全部国产化,1988年获机械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p class="ql-block">4G17</p><p class="ql-block"> 以后,上无四厂,又研制成功了4G17高温应用电视,总体王志刚。该机可以在高温下工作,适用于电厂锅炉观察,曾用在常熟、安徽大坝,山东辽域等发电厂。</p><p class="ql-block">以上是上无四厂研究应用电视的简单回顾,以下再对彩色应用电视做回顾介绍。</p> 彩色应用电视 <p class="ql-block">4C1/4GC1</p><p class="ql-block"> 彩色应用电视的研制开始于1973年,首型机是4C1。黄祥鹭为总体。一般彩色摄像机要用三只摄像管,特殊的多镜分光系统,摄像管排列要呈个字形,占地大,价格贵。权衡再三,后来我考虑用2只管子,用1只摄像管产生亮度信号Y,另一只管子产生红蓝二色信号R、B。在光路中用条状滤色镜,即一根红,一根蓝,间隔排列。但需要多层镀膜,且要用相应的掩膜方能加工,当时无合适的方法来实现。后来想出用彩色正色胶片自行加工,经过我与朱德瀛反复试验,终于获得成功,(朱德瀛又负责其中的分光系统)。这种方案可以使两只摄像管平行排列,摄像机就比较小。但是,这时一只管子要送出两种颜色的讯号,解码时要采用简单的梳状滤波器把它们分开。在电路上要增加一些复杂性。试制成功后可能因为价格太高,只生产了2台。但当时国内,是独一无二的</p> 后来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对产品又作了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性能。并将原来的定焦镜头改为福建光学仪器厂的六倍变焦镜头,效果很好。并改型号为4GC1<div>  参加研制还有储信言、杨遂初、党延禄等<br></div> 4GC2<br>  1982年,上无四厂又试制成功新一代彩色小型摄像机4GC2型。杨遂初为总体。这次采用了三管式结构。1984年设计定型,1986年生产定型。该机曾在1985年获得上海市科技成果奖。 综上所述,当时上无四厂在应用电视行业中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 结束语 借此机会,对我们在研制生产晶体管视频产品的过程中提供帮助,而在本文中提及或未曾提及的同志,致以谢意。 1.4D4投产后,得到翁默颖、朱鸿颚、张存桢几位老师来厂指导。对我们提高电视机的水平得益非浅,深表感谢。2. 应用电视的光学系统透视由朱德瀛同志负责,由他根据产品需要提出各种数据要求,要变成实物,还要设计和制造。而应用电视多数产品生产数量少,甚至只有几只,普通光学工厂都不愿接受。福建光学仪器研究所所长赖爱光同志不辞麻烦,长期以来不断帮助解决我们的难题。亦表示感谢。 1972年2月到1977年,我一直在电视机设计研制第一线。经过这几年,我有2点感觉。第一是通过共同奋斗,缩小了我和技术人员的距离,相互增进了了解,增进了友谊。第二是大家对我的看法有了变化,以前只看到我布置工作,检查进度,审批文件等等,都是指手划脚的,通过多年一线工作,都知道我还能动动手,我很高兴。 1977年我回到了厂部,恢复了原来的职务,仍主持全面工作,后来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因为军品任务逐渐减少,相反电视机的市场需求却节节上升,工厂产值的重心逐渐偏向电视机,后来几乎依赖于电视机。所以我也不得不把工作重点放到电视机上。 1981年3月至8月之间,我职务变动了多次,先任为上海电视一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后为市电视公司副经理兼总工程师,公司改组后,任市广播电视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但实际上,这段时间先主要在电视一厂工作,那时该厂的彩色电视机引进项目正在建设、安装的关键阶段,我辅助厂长负责技术工作并作为中方总代表,对口日方总代表。1982年年底左右,引进工作结束,金星牌彩色电视机正式批量上市后,才回到公司就职。1984年4月仪表局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副局长王浩养为主任,我同其他几位同志任副主任,1988年8月起我任主任。 此外,我还长期担任技术职称评审工作。职称系列改革以后,设立了高级工程师的职称。为此仪表局成立了第一届高评会,副局长刘鸿超任主任,我任付主任兼电子专业组组长。评审市属单位电子专业人员。但是我本人对这一改革有意见,原来的工程技术职称系列中最高的三级与教授相当,而现在降为与付教授相当,对此我不能理解。因此我在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注*)上领衔提了一个议案(建议):要求恢复原来工程师的八级制或增加一级相当于教授的正高级工程师(注**)。1989年有关部门决定可以通过评审给部份高级工程师享受教授待遇。同年我担任了第一届上海市工业系统享受教授待遇的高级工程师的评委。 我现已退休,以上所述,大都年代久远,加之我年事已高,记忆力衰退,若发现内容有所遗漏、错误请各位原谅。 <p class="ql-block">注* 曾任 七届、八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1977/1988);七届、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8/1998)。 </p><p class="ql-block">注** 领衔就是牵头,提案要先有一牵头者起草发起,并征得三十个以上代表联名提出,可转为议案(建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者介绍</p><p class="ql-block">张元震</p><p class="ql-block">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新中国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设计者。在雷达、大功率扩音设备、收音机、电视机、录像机、应用电视、广播电台等领域为中国及上海市电子工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 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建国会第五、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执委,上海市第七、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第六、七、八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九、十届名誉副主任委员,原上海市仪表局科技委主任。</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q6hpnsd"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缅怀我的父亲张元震百年诞辰</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