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和红场

东方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和红场,克里姆林宫位于莫斯科市中心,占地28公顷。其西墙根下是占地7公顷的红场。莫斯科河沿着克里姆林宫南墙根和红场南部穿城而过。克里姆林宫是建于公元11-17世纪的宏伟建筑群,它曾是历代沙皇的皇宫,是沙皇俄国和世俗权力的象征。克里姆林宫(防御城墙)历史上起着防御功能,也是宗教和政治活动中心。199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克里姆林宫的“克里姆林”在俄语中意为“内城”。蒙古语中,是“堡垒”的含义。位于俄罗斯首都最中心的博罗维茨基山岗上,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罗夫斯基花园,东北与红场相连,呈三角形。保持至今的围墙长2235米,厚6米,高14米,围墙上有塔楼18座,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上,其中最壮观、最著名的要属带有鸣钟的救世主塔楼。5座最大的城门塔楼和箭楼装上了红宝石五角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克里姆林宫红星。克里姆林宫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国家的象征,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是历史瑰宝、文化和艺术古迹的宝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克里姆林宫警卫部队的驻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克里姆林宫中的大会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克里姆林宫的 “炮王”,1856年建造的青铜大炮,重400吨,长5.18米,口径0.92米,是当年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炮。由于制造过程中的误差,无法装弹,因此一次都没有用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克里姆林宫的“钟王”,铸造于1733年,重220吨,高6.14米,直径6.6米、壁厚O.71米。但铸成后第一次敲击便出现裂纹,成了哑钟。2年后又遭遇大火,掉下一块碎片,重11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牧首宫和十二使徒教堂,是克里姆林宫十七世纪最重要的增建工程,建于1656年。由尼康牧首所建,为了致敬十二使徒,是克里姆林宫总教主官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伊凡大帝钟楼,建于1565年,高81米,是权力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使长大教堂,天使长米歇尔,无论在《圣经》还是《古兰经》中都是神(指上帝或真主)的守护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东罗马帝国时期(拜占庭帝国)皇帝是基督教的守护者,其权力是大牧首授予的,也就是君权神授。俄罗斯继承了拜占庭最核心的东正教,所以历代沙皇加冕时要在旁边的圣母安息教堂面对诸位大牧首的灵柩宣誓就职,承担保卫基督的职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座教堂存放着彼得大帝以前的莫斯科公国的陵寢,包括了伊凡雷帝在内的留里克王朝的历代沙皇的棺椁,以及部分罗曼诺夫家族成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克里姆林宫里这几座教堂,可以为皇帝提供出生、洗礼、结婚、加冕、葬礼、墓地一条龙服务。禁止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母领报大教堂(报喜教堂)。是古代皇族生子、受洗和结婚等的皇家教堂。天棚上画着向下俯瞰的基督神像,就象我们说的“人在做,天在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母法衣存放教堂,860年拜占庭皇帝将圣母法衣在君士坦丁堡投入海中,使得罗斯人舰队灰飞烟灭。1451年,金帐汉国围攻克里姆林宫,守城军奋战了一天,第二天早上,发现敌军已全无踪影,因此俄军认为是圣母的法衣显灵,拯救了他们,于是战后修建了这个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多棱宫位于教堂广场的西侧,是克里姆林宫内除教堂外现存的唯一一座建于伊凡大帝(时期的建筑物。墙由砖砌成,并从正面(东面)开始就镶上了削成四面体的白石—多棱宫由此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491年根据伊凡·瓦西里耶维奇大公的命令,马尔科·弗里亚辛建造完成了这座宫殿。彼得大帝等前历代俄皇的宝座均设置于此,是举行庆功盛典、接见外国使臣的殿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母安息大教堂,教堂里有人在做礼拜,看着虔诚的人们,听着神圣的圣歌,似一双手在抚慰心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红场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位于克里姆林宫东墙。虽经多次改建和修建,但仍保持原样,路面还是当年的石块路,青光发亮,显得整洁而古朴。15世纪90年代,莫斯科发生大火,火灾后空旷之地成了广场,故曾被称为"火烧场",17世纪中叶起称"红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广场总面积9万平方米,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红场的大规模建设是在1812年以后。拿破仑军队纵火焚烧了莫斯科,此后,城市重建,红场被拓宽。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莫斯科成为首都,红场成为人民举行庆祝活动、集会和阅兵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南端,紧傍克里姆林宫。由俄罗斯建筑师巴尔马和波斯特尼克根据沙皇和伊凡大公的命令主持修建,于1560年建成。教堂的名字是根据当时伊凡大帝非常信赖的一位修道士瓦西里的名字而取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央塔高46米,共有九个金色洋葱头状的教堂顶。这九个教堂顶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后来分别加上去的。教堂的前面是俄罗斯民族英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的青铜雕像,当年就是他们两人挺身而出把波兰军队赶出俄国。教堂前是一个圆形的平台,俗称断头台,是当年向群众说教和宣读沙皇令的地方,也是行刑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列宁墓始建于1929年,1930年竣工,位于莫斯科红场中央克里姆林宫墙附近,由红色花岗石和黑色大理石建成。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遗体即安放于建筑内部的水晶棺中,身上覆盖着苏联国旗。脸和手都由特制的灯光照着,清晰而安详。在列宁墓上层,修建有检阅台,见证了历史上著名的1941年红场大阅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国家历史博物馆。是一座三层红砖楼,其式样仿照古代俄罗斯建筑,南北各有尖塔8座。这是建于19世纪的历史博物馆,里面收藏有450万件展品。也是俄罗斯标志性的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耶稣复活门,也叫伊比利亚拱门,是红场的入口。现在是按原貌复建的,原始的门楼被斯大林下令拆除了,他喜欢敞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朱可夫元帅雕像位于莫斯科红场,整个用青铜打造。这座雕像虽然是1995年塑的,但是它却是一座19世纪的丰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朱可夫元帅在二战中战功赫赫,与当时英国张的蒙哥马利、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形成大战中的三巨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驻德苏军部队统编为苏驻德占领军集群,朱可夫出任总司令兼苏联军管局总指挥。1946年4月,朱可夫调离柏林,回莫斯科担任苏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1953年3月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1955年2月任苏联国防部部长。1958年3月朱可夫正式退休。1974年,这位战功卓着的元帅溢然长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朱可夫的雕像矗立在红场路口处,仿佛元帅在检阅他的即将奔赴战场的军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姆商场,莫斯科最大的国营古姆百货商店建筑群,修建于20年代初,分上下两层,营业面积近8万平方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莫斯科的无名烈士墓,位于红场西北侧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亚历山大花园里。它建成于1967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深红色大理石陵墓上,陈设着钢盔和军旗的青铜雕塑,造型简洁明快,蕴意肃穆深长。墓前有一个凸型五星状的火炬,五星中央喷出的火焰,从建成时一直燃烧,从未熄灭,它象征着烈士的精神永远光照人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两座玻璃岗亭置放于墓的两侧,亭前站着两名神情庄重的持枪哨兵,昼夜为烈士守灵。这便是俄罗斯妇孺皆知的"全国第一岗"。另外在烈士墓西侧还排列着12座长方体花岗岩标志物,逐一镌刻着卫国战争中12座英雄城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纪念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牺牲的军人而修建的无名烈士墓碑建筑群于1967年5月8日开放。烈士墓每天从早晨8点至晚上8点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卫戍部队总统团的军人们在长明火旁站岗值班。每隔一个小时换一次岗。无名烈士墓花岗岩平台上刻着这样的字句:"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无名烈士墓的右边沿着克里姆林宫墙立着一排石碑,下面存放着装有从列宁格勒、基辅、明斯克、斯大林格勒、塞瓦斯托波尔、敖德萨、刻赤、新罗西斯克、摩尔曼斯克、布列斯特要塞、图拉及斯摩棱斯克等各城市收集来的泥土。每块石碑上都刻着城市的名字和模压的金星勋章图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色渐晚、夜幕低垂。依依不舍的走出了克里姆林宫的大门,红场上己经是灯火阑珊,游人如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明天就要离开俄罗斯了,时间虽短、收获颇丰,再见,俄罗斯。</span></p> <h3>拍照时间;2019年12日6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