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历史名胜——白帝城位于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口,扼东巴门户,控西楚之地,其势险天下,其形胜古今,历为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既是东望“夔门天下雄”的绝佳位置,也是饱览长江三峡险峻之美的起点。 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兵临赤甲,在此筑城,自号白帝,始为白帝城,为纪念公孙述,当地百姓并在白帝城中白帝山上建白帝庙。 公元221年,蜀汉皇帝刘备兴兵伐吴,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兵败退守白帝城,公元223年刘备临终之际,将国事、家事一并托付与诸葛亮,成就了明君良臣千古佳话。</p> <p class="ql-block"> 白帝城不仅是金戈铁马之地,还是重要的文化遗址,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文化叠压丰富而自成序列,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历代文化名人游历并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白帝城又享有“诗城”美誉,诗仙李白一曲“朝辞白帝彩云间”千古流传,使白帝城更加声名远扬。</p><p class="ql-block"> 目前白帝城已成为国家五星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 <p class="ql-block">三国托孤·千古流传</p> <p class="ql-block">各揣心事</p> <p class="ql-block">思</p> <p class="ql-block">重任在肩·扶幼立国</p> <p class="ql-block"> 中国碑刻艺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纷呈,从中能够探究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也可以考索各个朝代的历史脉络,当然,其书法价值更为世人所重,白帝城不仅以自然景观奇特雄险闻名天下,而且还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享誉遐迩,白帝城能成为旅游胜地,并不是以“仙山佛地”取胜,而是以人文景观见长,白帝城现存有从隋代以来的碑刻两百余通,这些碑刻大多是历代文人墨客游览白帝山川或为官夔州时留下的手迹。因此从诸多侧面反映了白帝城及夔州的历史人文情况,描绘了白帝城周围的独特风光,其中有不少难得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 明良殿最高最早供奉的是白帝庙真正的主人白帝公孙述,取名为“公孙帝之祠”,公元1513年,四川巡抚林俊带兵平息反叛,毁掉公孙述塑像,改塑马援、江神、土神,取名“三功祠”,公元1533年巡抚朱廷立改“三功祠”为“义正祠”,祭祀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1557年巡抚段锦又将“义正祠”改为“明良殿”,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现在,大厅镇中悬挂蔡毓荣手书“汉代明良”四个字已选入《中华名匾》。</p> <p class="ql-block"> 悬棺葬是古人将棺木放置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的一种比较奇特墓葬,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国各地均有发现,棺多用独木凿成,一般为长方形,少数为船型。葬式分为一次葬和二次葬,中国的悬棺葬可能与古代的少数民族有关,三国时是吴国沈莹的《临海水土志》有记载。</p> <p class="ql-block">观星亭下无星观·白帝城中无白帝</p> <p class="ql-block">傲立江头</p> <p class="ql-block">一道夔门锁东西</p> <p class="ql-block">游名胜·观历史</p> <p class="ql-block"> 忠义广场——为凸显诸葛亮大忠大义的精神,白帝城·瞿塘峡景区耗子八千万修建了占地面积7000平方的忠义广场,诸葛亮铜像总高7.9米,人像高5米,铜像后面是用汉白玉雕刻制作的《出师表》碑,碑长16米高4米厚2米,碑字体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的作品,正面为《前出师表》,背面为《后出师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