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古建之美—山西古建游之广胜寺,永祚寺(太原双塔)

子非鱼

<p class="ql-block">  这次国庆游,除了心心念念的胡杨林,去山西看古建也是一个重头戏。自从看到“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这句旅游宣传语,以及梁思成林徽因伉俪与山西古建的故事,据后来调查,中国宋以前的古建筑百分之九十以上在山西。梁思成及夫人林徽因和营造学社同仁在山西找到了建于辽代的大同上下华严寺、善化寺、应县木塔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五台山发现了唐代建筑——佛光寺,所以就一直想去山西专门看古建。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我们俩就决定自驾,先去太行山大峡谷爬山观山水,再循着梁林看古建,最后去额济纳看胡杨林。此后,取道甘肃,看完七彩丹霞可慢慢归矣!</p><p class="ql-block"> 古建看完了,收获很多,不仅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能给我们带来震撼,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艺术审美同样打动人心!可惜的是,看的东西太多,能记住的却很少,所以写这篇游记打心眼儿里有些打怵,也不知能不能写出收获的十分之一。看着照片慢慢回忆加上百科资料,尽力而为吧。至于顺序,我也不按朝代先后或者名气大小排了,就按我们游览的顺序慢慢介绍吧。下面这张照片是我们古建游的第一站—山西洪洞县的广胜寺。</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景区位于我们所熟知的洪洞县(大槐树,苏三)城东北10公里霍山南麓,东汉建和元年创建,唐代宗御赐“广胜寺”,意为“广大于天 胜名于世”,元大德七年地震毁坏后重建。景区主要由由上寺、 下寺、水神庙组成,广胜寺中除上寺飞虹塔及大雄宝殿明代重建外,其余均为元代建筑,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飞虹塔 、水神庙元代壁画、《赵城金藏》以及唐柏并称为“广胜寺三绝一奇”。</p> <p class="ql-block">  精美绝伦的飞虹塔</p><p class="ql-block"> 广胜寺的佛塔名飞虹塔,是中国四大佛塔之一,高十三层,阳光照在塔身的琉璃,据说会出现七彩虹霓,远看如一条美丽的彩虹,故此得名,为广胜寺三绝之一。现存的这座飞虹塔,重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至嘉靖六年(1527),历经12个春秋。塔身通体用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外镶黄、绿、蓝三彩琉璃烧制,一二三层最为精致,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萨、金刚、花卉、盘龙、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构制精巧,精美繁复!为中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精致的塔檐和檐下的斗拱</p> <p class="ql-block">从不同的角度看飞虹塔</p> <p class="ql-block">  错落的屋檐,鸱吻与脊兽</p> <p class="ql-block">  堪称一奇的唐柏,栽植于唐代,距今已逾千年,因其各自左扭右扭称奇,又被称为“左扭右扭柏”,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自然环境,让它们长成了这个样子。</p> <p class="ql-block">看图片上的介绍就知道了,这是元代的石狮子,与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威猛的石狮子很不一样呢</p> <p class="ql-block">下寺旁的水神庙,那里有三绝之一—元代壁画</p> <p class="ql-block">  广胜三绝中的水神庙元代壁画</p><p class="ql-block"> 位于广胜下寺旁的水神庙,其壁画精美水平丝毫不亚于敦煌,四壁满布壁画,壁画题材有祈雨降雨图及历史故事等,尤以水神庙南壁东侧的“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壁画为佳,这幅壁画所画戏剧演出生 旦 净 末 丑各种角色齐全,化妆 服装 道具 乐器 幕布 布景舞台等都很真实。这组壁画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组不以宗教为内容的壁画。<span style="font-size:18px;">殿内壁画不让拍照,从网上下载了两张图片,可以看出壁画虽已历经几百年的沧桑,仍不失精美,壁</span>画刻画细腻,人物传神。</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下寺,号称国家宝藏的《赵城金藏》就是在这里发现的。</p><p class="ql-block"> 《赵城金藏》是金代初年山西潞州崔员外之女崔法珍断臂发愿募化刻印出的我国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经,历时30年完成,因发现其收藏在赵城的广胜寺,故名《赵城金藏》,现收藏于国家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一棵硕大无比的龙爪槐,华盖如凉亭</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景区大门都建的离主要建筑很远,上寺和飞虹塔在山上,可以选择乘电瓶车上山(单程十块钱,算是良心价了,而且一路上山也没什么风景可看),再从上寺走下来到下寺和水神庙,整体不会感觉累。</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广胜寺,前往临汾灵石县的王家大院,对王家大院这种景点我倒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也没拍到很好的照片,就不给大家介绍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网上逛逛,山西这种景点还是很多的。感觉有点儿特色的是王家大院下面静升文庙的魁星楼和鲤鱼跳龙门的影壁。</p><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所在的静升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文庙是元代初建,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其中的六角四层魁星楼造型比较独特。</p> <p class="ql-block">  静升文庙的双面镂空石雕影壁“鲤鱼跳龙门”,壁心满嵌石雕,用镂刻分块砌筑而成,双面同一规格,同一内容,弥足珍贵,其中有一条鲤鱼破浪而出,上面已经化为龙头了,下面还是鱼尾。</p> <p class="ql-block">逛完王家大院就前往太原了,晋祠是这次古建游的重点之一。记得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晋祠的课文,具体内容不记得了,只记得这个名字。准备古建游的时候查资料才知道晋祠是山西古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这是必看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达太原的时候已经下午了,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看晋祠,听说太原还有个双塔的古迹,所以就直奔双塔寺而去了。围绕双塔寺修建了很大的公园,所以这里也叫双塔公园。</p> <p class="ql-block">  凌霄双塔,是太原现存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两塔均为八角13层,高约54.7米。砖筑仿木结构楼阁式,用砖磨刻成斗拱、坊和檐椽(真是不嫌麻烦),塔表面,用精美的砖雕、斗拱、琉璃、飞檐装饰。飞檐上嵌饰各色鸟兽、花卉、人物。双塔看似孪生姐妹,实际建造时间相差几十年,而且属性也完全不同,都是明朝万历年间所建,东塔文峰塔建造在先,是山西的文官为兴山西文运而建;西塔舍利塔建造在后,是奉供佛舍利子,藏佛经,受佛门弟子瞻仰、顶礼膜拜的宗教建筑。</p> <p class="ql-block">  双塔里面都修建有楼梯可以登顶,但东塔因为建造之初就向西北微微倾斜,而且日渐倾斜之势未减,所以现在已经不让上了,西塔可以登顶,难得能遇到可以登顶的塔,所以即使有点儿高,有些陡,有些拥挤,我们当然也是要知难而上的了。费了很大的劲儿爬到了塔顶,才发现连个让人长身站立的窗户都没有,更别说远眺了,只好在半人高的小窗户前拍了张照片,也不算白上来一回。</p> <p class="ql-block">透过西塔的小窗户拍到的东塔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  双塔寺原名永祚寺,寺内的建筑都是明代所建,令我感到惊奇的是,明明是砖砌的建筑,却无论是塔还是大殿都做成了仿木结构,把砖磨成斗拱等木结构,别具一格。古往今来,寺内的双塔为世人所瞩目,被誉为“晋阳奇观”,当作太原的标志,其影响之大甚至使的寺院的本名“永祚寺”也鲜为人知,直被“双塔寺”所取代。</p> <p class="ql-block">永祚寺内的大雄宝殿,青砖雕仿木结构,青砖砌成的斗拱相当精致呢,可以放大照片仔细看哦,园券门乍一看似有西洋的罗马风格,但仔细一想也有可能是山西窑洞民居的风格。是不是都有些道理。二楼的三圣祠,原名观音阁,处在当心间顶部的砖雕藻井,被认为是双塔寺砖雕艺术和建筑艺术中的代表作。正中龛内为观音大师彩塑,塑像高2米,造型丰满,线条流畅,是为明代彩塑中的精品。</p><p class="ql-block">大雄殿前有明代丁香树、明代牡丹树,可谓闻名太原。如今尚有明代中叶种植的牡丹花盛开于世,历经三百五、六十个春秋而不衰,被世人称作“明代牡丹”,名字叫做“紫霞仙”,它就在寺院主殿大雄宝殿前的方形花坛里。到了山西才发现,这里的寺院里喜欢栽植牡丹,想象一下,牡丹盛开的季节,这里一定盛景非凡,如果合适的时间来到太原,一定不要忘了去永祚寺看牡丹。</p> <p class="ql-block">  本打算古建写一篇游记,可是写着写着就发现看的太多了,如果都在一篇里完成,看的人都要不耐烦了,所以还是分开来介绍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