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李晓红</p> <p class="ql-block">十年的时间说长就很长,说短就在瞬间。我没有想过,只有初中学历的我,今生也会在文学路走一走。十年前看到季羡林在一篇文章里,说他是从八十岁闲下才开始写文章的。虽然季老是国学泰斗级人物,普通人无法跟他相提并论。当时我感觉自己,至少要比季老年轻点。季老说“无论做什么只要开始就不晚”,起初我只是在QQ空间里。写一点说说而已,并没有去想要搞什么文学创作之类的事情。武乡中学六十周年校庆,我看到《绿叶对根的情意》这本书。其中里面一篇《程门立雪忆恩师》,深深的吸引着我。我也就是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开始了我文学路。</p><p class="ql-block">都说万事开头难,从刚开始的错字连篇。一次次遭到母亲的责骂,母亲也无数次告诉我,你错字连篇就不怕别人笑话吗?当时我根本就听不进母亲的话。她说她的,我写我的。后来有一年母亲节,我用诗歌写下了《我的母亲》。当母亲看了后,才不再指责我。可当我把自己写的一篇篇诗文,发在QQ空间和朋友圈的时候。我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有人说是爱人给我写的,也有人说我是在抄袭别人的等等。当时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多多少少会感觉很不舒服。就在这个时候,我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是这篇文章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写下去的信念。我无数次告诉自己,我不但要写,更要向网站投稿。《雪路温情》是我第一篇投稿文章,当我看到网站发表我的文章,心里感觉自己跟个孩子似的一样开心。</p><p class="ql-block">父亲病重的时候,我曾向他保证过。以后一定带母亲坐坐飞机,2015年我为了完成对父亲生前的承诺,我带着母亲去了海南岛。在去海南岛之前,因为我也是第一次坐飞机,当我向QQ里的一位老师,询问一些坐飞机的注意事项时。老师给了我一一作答,最后特别说了一句“期待你的一篇游记归来”。其实现在想想我是,带着老师的作业去海南岛旅游的。在海南岛旅游的时候,我很用心,还拿着笔记本。每到一个景点我只要有时间,就会来个记录。有时候也会问导游些问题,好几次导游都被我问的无语。旅游回来后,我犯难了,我不知道如何给老师交作业。当我把旅游笔记整理了一下,回想起自己在海南岛看到的、感受的、听到的等等。最后以《海南岛之行》为题,写下了我的第一篇游记。当我发给老师的时候,老师给我发了三个点赞图标。老师的点赞图标,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p><p class="ql-block">有一次跟父亲的一位好友聊天,他说“孩子我看过你写的不少文章,其实我感觉你最该写写你爸,你爸就是本书啊”。叔叔的这句话,直接点醒了我。后来我以《爸爸是本书》,只言片语的,描述了父亲的几个小故事。不过这篇文章,写的我泪流满面。写着写着就想起了父亲,总感觉父亲还没有离开我们。这篇文章也看哭了好多人,特别是认识父亲的人。几位文学老师还对,这篇文章作了点评。老师们的点评中,也极大的鼓励我继续写出更多的作品。</p><p class="ql-block">我不只是写了我的爸爸,还写出了我的大姑。《腊梅花》故事的原型,正是我的大姑。其实大姑的一生很苦,可在我记忆里,从没有听过大姑说过一个“苦”字。曾听三姑说,当年村里三次选举,一致同意大姑当村妇女主任。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里,倔强的爷爷就是不让,大姑出任村妇女主任这个工作。大姑虽然一字不识,可她超强的记忆征服了多少人。如果当年能让大姑,上学读书,那她的人生一定会改写。可是人生却没有重来,我不知道天堂的大姑,是否知道我用文字把她故事写了出来。我有点后悔,大姑健在的时候。我为什么不去写,如果那个时候我开始写的话,大姑一定会给我讲述很多从前的事情。</p><p class="ql-block">网站一个“我在武乡过大年”征文活动,引起我的注意力。看完参赛事项后,我决定参加这次活动。从构思到下笔,我经历一个挣扎的过程。后来我以《平房里的年味》写下了,小时候大杂院里过年的情景。投稿后我收到了,一个入选的短信。我没有想过自己要去获奖,只感觉就是参与一下这个活动而已。后来我的文章获奖了,这是我第一次获文学奖。当我站在文学领奖台上的时候,我真的很开心。我拿着荣誉证书和奖品那一刻,我知道成绩已经是过去。后面的路还很长,需要我更加努力去走好后面的路。</p><p class="ql-block">母亲打电话说,村里百岁奶奶走了。虽然那个奶奶跟我们不是一家,不过在村里我家跟那个奶奶家离的很近。小时候我找不到奶奶的时候就会哭,那个奶奶也无数次跟我开玩笑说“你奶奶真走了呀,你可不知道哭成什么样子”。后来我奶奶走了,我跟哥哥趴在奶奶棺材上。撕心裂肺的呼喊着奶奶,我记得是那个奶奶把我跟哥哥拉起。而且那个奶奶跟我和哥哥说“你奶奶没有白牵挂你们”。安葬父亲的时候,那个奶奶已经临近百岁。当我问起她一年能领多少补助的时候,那个奶奶告诉我“孩子啊,什么也不能给国家做,让国家白白养活”奶奶的话深深的触动着我的心。当得知道百岁奶奶离去消息心情很沉重,于是我写下了《世纪老人》。就在奶奶家的院子里面,我把那个诗歌读给奶奶的三儿子时。他哭了,而且抱着我嚎啕大哭。那个大爷告诉我,奶奶一辈子没有拖累儿女一天,我的文字里写出了他的心声。我没有想过文字的魅力,是如此之大。这次之后,我也意识到,真实的故事就是写作最好养分。</p><p class="ql-block">刚刚闭幕的杭州亚运会,大家一定记得一个叫全红婵的名字吧。她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当记者采访她的时候,你为什么要拿冠军?她的回答很简单“赚钱给妈妈看病”这是个懂事的让人心疼的孩子。当我在《又看亚运会》把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写进去了我的文章里。有人问我,你又不认识人家,为什么要去写,是不是想沾点冠军的光?我没有想过去沾什么人的光,自然你要去写一个人,就要去了解那个人。当我在网络平台上,看到记者采访全红婵妈妈的时候。全妈妈说了一句“不知道家里原来有这么多亲戚”。这也让我想起那句,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步入不惑之年的我,我发现好多时候,我不是在写文章而是在感悟人生。十五号载人航天员,邓清明返回地球时说“相信坚持到力量,相信梦想的力量”这句响彻环宇,也响彻为梦想而奋斗的人们。</p><p class="ql-block">从2013到2023整整十年,我从一开始的错字连篇。到写着写着就写的拐了弯,不能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写。不是我想拐弯,而是好多时候,是不由我的在拐。文学这条路的弯有很多,需要经常去学习,一个人如果不学习自不而然就会颓废。所以说,既然走上了文学路,就需要更加努力学习,这样才不会被淘汰。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了电子版跟纸质版。虽然看起来内容都一样,可实质上还是有区别的。从2013年开始,我把跟爱人每年写的文字来个整理,我感觉纸质版,更有实体味。第一本的时候,很薄因为只有七万字,走过十年的写作历程。今年是我们装订成册的第八本,跟第一本来个对比明显感觉厚了很多,因为字数已经达到了十八万。看看垒起自制版的书,想想十年的努力。即使有太多的心酸和苦楚,也会感觉很欣慰。付出总是有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文学路上泥泞不堪,风雨之后总会见到彩虹。给不优秀的自己加个油吧,还是那句话“我会继续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