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分析 <p class="ql-block"> “沙水区”一直是幼儿园的热点区域,孩子们在晨间活动、饭后散步或是休息时,总会谈论到玩沙、玩水的话题:“沙子怎么风一吹就会到处飞呢?浇了水的沙子为什么会更牢固?……”。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一切课程是儿童自己的。幼儿自身及幼儿经历着的生活成为课程的内容,教师的行动依幼儿的表现而定。于是,我便顺应孩子们的兴趣,和孩子们一起商量讨论,旨在通过一次次的讨论、探索、实践中,让孩子们对“沙水”有更多的了解。经过梳理和回顾,形成了“当沙子遇上水”自主探索课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探索过程</b></p> 一、追随经验,倾听心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我想这样玩</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沙”对于孩子们来说已经再熟悉不过了,那孩子们都有哪些玩沙的方法呢?他们用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了表征。</p> 二、追随需要,整理材料 <p class="ql-block"> 畅想是美好的,但要实现它,我们需要做充足的准备。我们充分的利用家长资源,让孩子与家长一起收集适合于玩沙的材料,如废旧材料:塑料瓶、纸盒、纸箱等;又如自然材料:树枝、石头等。</p><p class="ql-block">《指南》中要求:大班年龄段的孩子能按类别对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于是,孩子们开始尝试把收集到的所有材料进行分类摆放。这时,有的孩子提出了疑问:“到底哪个箱子里摆放什么材料呢?”平日善观察的孩子提出了建议:“教室的区域里各种玩具和材料上面都有对应的标记,我们也可以做标记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制作游戏标记</b></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都把每一种游戏材料和工具都画了出来。</p> 三、追随兴趣,自主游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玩沙戏水</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回顾沙的玩法时,孩子们的绘画表征中发现了:在沙中加入水,可以让堆好的城堡更坚固,不容易倒塌。</p><p class="ql-block"> 为了证实这一现象,孩子们动手做了“干沙与湿沙”的相关实验。</p> <p class="ql-block">干沙与湿沙:感受干沙与湿沙不同的触觉体验</p> <p class="ql-block">王致远说:“干的沙很干燥,湿的沙黏黏的,还会粘在手上。”</p><p class="ql-block">刘奕鸣说:“湿沙摸上去凉凉的。”</p><p class="ql-block">赵依念说:“干沙用手握不住,会从手缝里面掉出来。”</p> <p class="ql-block"> 干沙的结构松散没有可塑性,只有加入水变成湿沙后,才具有可塑性,塑造的各种造型才不会坍塌。</p> <p class="ql-block">自主玩沙</p> <p class="ql-block"> 快来看呀!我们挖了一条长长的河道!这条河吸引了孩子的眼球,纷纷加入到施工游戏中。孩子们合力用铲子开挖小河道,眼看着小小的河道变得越来越长,孩子们也越来越兴奋。</p> <p class="ql-block">一、不断修改的“小河道”</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开挖的河道过程中,频繁出现问题,孩子们在面对问题时,进行不断地修改。</p> <p class="ql-block">苗书源:我们继续挖,要挖很长很长!河道不够宽,我们也要拓宽!</p><p class="ql-block">冯凯轩:要轻轻走,不能踩到我挖的河道!</p> <p class="ql-block"> 河道不够宽,我们快快拓宽一下河道吧!</p> <p class="ql-block">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一会儿河道里已经初具模型了……</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孩子喜欢在反复的游戏中感知各种现象,河道为什么总是出现堵塞、坍塌?是否有好的解决办法呢?教师不急于介入他们的游戏,静静地观察,将持续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或许能有更多精彩出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河道没水啦!</span></p><p class="ql-block">随着河道初具规模,孩子们迫不及待的给河道放水了。但是水却越来越少,小朋友们尝试了各种办法。</p> <p class="ql-block">恩硕:我们需要很多水,可是水运不过来怎么办呀?</p><p class="ql-block">明悦:玩水池里有水龙头我们可以拿装水的工具,把水运过来。</p> <p class="ql-block"> 运水队的孩子们发现,河道很大需要很多水,虽然小朋友们一直在运水,但水倒进去一会儿就渗完了。</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孩子们虽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但是这次的问题超过了他们的已有经验。在发现和保护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时,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帮助幼儿不断提升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p> <p class="ql-block">河道通水了</p><p class="ql-block">在孩子们的不断尝试中河道里终于,成功通水了!孩子们也为河道上增加了色彩!</p><p class="ql-block">恩硕:我要做城堡放到河道边上!</p><p class="ql-block">睿琪:我们一起来吧!</p> <p class="ql-block"> 游戏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孩子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者,他们可以根据问题的产生和兴趣随时产生新的探究方向,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所有探究活动得以持续开展的重要前提,它能把幼孩子的认知和行动有机结合起来。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密切地观察孩子的行为与表现、洞悉孩子的内心想法、关注孩子的真实需求、追随孩子的探究脚步,真正地做到尊重和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究,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管雪彤</p><p class="ql-block">初审: 肖维 王淑敏</p><p class="ql-block">终审: 闫英 江秀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