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篇(二)大相国寺&开封府

TL

<p class="ql-block">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自由路西段,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该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唐代延和元年(712年)改名为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然而,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现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相国寺是中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禅宗胜地,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寺院简介</p><p class="ql-block">开封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位于著名文化历史名城、八朝古都开封的市中心。该寺历史悠久是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大相国寺为中国传统的轴称布局,主要建筑有大门、天王殿、大雄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由南至北沿轴线分布,大殿两旁东西阁楼和庑廊相对而立。藏经阁和大雄宝殿均为清朝建筑,形式上重檐歇山,层层斗拱相迭,覆盖着黄绿琉璃瓦。殿与月台周围有白石栏杆相围。八角琉璃殿于中央高高耸起,四周游廊附围,顶盖琉璃瓦件,翼角皆悬持铃铎。殿内置木雕密宗四面千手干眼观世音巨像,高约七米,全身贴金,相传为一整株银杏树雕成,异常精美。钟楼内存清朝高约四米的巨钟一口,重万余斤,有“相国霜钟”之称,为开封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B、开封府</p> <p class="ql-block">开封府,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包公东湖北岸,是由开封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根据宋代的《营造法式》在2003年建成的主题文化景区,占地4公顷,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严格依照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建造, 布局规整, 庄重典雅, 高挑的屋脊、精细的彩绘, 处处体现了宋式建筑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建筑布局</p><p class="ql-block">以府门、仪门、正厅院、正厅、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分为东西两线。东线自南向北为:开封府题名记碑、寅宾馆、明镜湖、玄月山、范公阁、潜龙宫、清心楼、明礼院。</p> <p class="ql-block">2005年,开封府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1元公交!</p> <p class="ql-block">开封古楼!</p> <p class="ql-block">谢谢你的观看,下集再见!</p><p class="ql-block">摄影:TL</p><p class="ql-block">文字:复制于网络</p><p class="ql-block">2023.10.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