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课标理念,积极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核心素养下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路径,促进我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2023年10月26日—27日,巴马瑶族自治县教学研究室带领我县33位小学数学老师赴桂林参加“新课标”名师课例展示及观摩研讨会。</p> 10月26日 <p class="ql-block"> 培训会伊始,桂林市秀峰区教育局副书记 —— 李晓丹副书记,为2023年秋季全国中小学教师“新课标”教学实践素养课堂构建培训活动致词。</p> <p class="ql-block">沈敏芳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一课,最大特点是教学环节注重趣味性,注重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突破难点,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教学效果都是实实在在的,非常有效果。</p><p class="ql-block"> 顾志能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数学《真分数与假分数》一课,在教学中他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课堂生成,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他通过课件演示教学,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突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 </p><p class="ql-block"> 沈敏芳、顾志能两位老师都是重点培养学生数感和运算能力的教学实践。</p> <p class="ql-block">《认识分数》———高级教师 沈敏芳</p> <p class="ql-block">《真分数与假分数》———著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部“优课”评比小数专家组组长,人教版《教师用书》编委浙江省基础教育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顾志能</p> <p class="ql-block"> 全国数学名师顾志能老师《分数认识的整体把握与有序实施》专题讲座,研读新课标理念,指导老师们如何让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能拾阶而上,深刻建构。分析学生的学习的心理和能力水平,创设真实情境,引发思维碰撞,促使自主建构。在“数与代数”知识上更是给予很多的宝贵教学建议。</p> <p class="ql-block">陈晶晶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一课,她不是把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更注重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算法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逐步发展运算能力,培养迁移类推,归纳概括能力,使小组合作学习扎实有效。</p><p class="ql-block"> 罗鸣亮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一课,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说道理,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突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p><p class="ql-block"> 陈晶晶、罗鸣亮两位老师都注重培养学生符号意识和推理意识的教学实践。</p> <p class="ql-block">《口算除法》——厦门市骨干教师 陈晶晶</p> <p class="ql-block">《分数的意义》——著名特级教师,福建省教研室小学科学室主任,小数教研员 罗鸣亮</p> <p class="ql-block"> 全国数学名师罗鸣亮老师《指向育人目标的课堂教学变革》专题讲座,研究新课标理念,引领参会教师重点关注学科核心素养于课堂的真实落地,切实探讨核心素养导向课堂的构建思路和策略,从而积极开展“知识本位”向“核心素养本位”的教学探索。</p> 10月27日 <p class="ql-block">《平均数》——著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徐斌 徐斌老师准确挖掘教材内涵,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价值,分层教学,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并能根据学生实际拓展、延伸,探索平均数的意义,在感受数据的力量中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p> <p class="ql-block"> 全国数学名师徐斌老师《新课标“统计与概率”内容结构化分析与教学建议》专题讲座,围绕新课标,研读新课标理念下指导我们,数学课程改革更加注重整体性。统计与概率分为三个学习主题,重点是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注重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形成数据意识,感受数据是有力量的。研读新旧课标改革中的变化,逐句逐页读透新课标理念,为后续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标的深度解读,让我们可以懂得我们该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了解当下的教育教学方向。</p> <p class="ql-block">《观察物体》——特级教师,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审议组专家及数学教材审查组专家,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苏明强 本节课,苏明强老师利用二维图形组合展示三维物体的三维观察结果,明确任务,找到其中的秘密,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四层游戏从易到难,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空间表象、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把知识延伸到圆柱、球、圆锥等知识。</p> <p class="ql-block">全国著名数学名师苏明强老师,《核心素养导向下空间观念的教学研究》,专题讲座,根据新课程理念指出,空间观念主要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能根据物体特征抽象画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并表达物体的空间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感知并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空间观念有助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空间物体的形态与结构,是形成空间想象力的经验基础。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多边形的面积(一)》—— 一级教师 张聪聪 这节课张老师通过猜测、动手操作、验证猜想,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经历数面积的单位,剪拼等方法计算图形面积,渗透迁移,转化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空间观念。</p><p class="ql-block">《多边形的面积(二)》——特级教师 刘松 本节课刘松老师由梯形的上底不断减少转化成三角形,直观的演示不断减少上底直到上底变成0,非常形象,学生也很容易理解,并从求梯形的面积到三角形的面积,再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整个推导结构设计很新颖,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不同转化方法,也为后面的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做了很好铺垫。</p><p class="ql-block"> 张聪聪、刘松两位老师都是重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的教学实践。</p> <p class="ql-block">全国数学名师刘松老师《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单元整体教学思考与实践》专题讲座,讲明新课标、新理念、新方向,指导老师们在新课标教学理念视野下应如何进行单元统整教学设计。</p> 学习收获 <p class="ql-block"> 培训过程中,老师们认真记录,有所思有所悟,对学习新课标的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老师们思想上重视、态度端正、虚心好学,并做了详细的笔记,做到了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让理论性强的课程标准变得简单实用,解开了心中的疑惑,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通过本次培训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专家们的优质课堂和讲座让老师们对今后的教学方向更加明朗,拨开云雾见明月,今后将继续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把自己的所学所悟所感,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将数学学习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实!</p><p class="ql-block">主审:周震 闭宗武</p><p class="ql-block">图片:活学课堂 覃小鲜 杨丽红</p><p class="ql-block">编辑:闭宗武 覃小鲜 黄浓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