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辽朝是契丹人,建立的一个朝代。而朝代的名字,也是在辽朝和契丹间,变来变去先是辽太宗耶律德光,将契丹改名为辽朝。之后,辽圣宗耶律隆绪,又将辽朝改名为契丹。到了辽道宗耶律洪基,又改回为辽朝。</p><p class="ql-block"> 契丹族,由很多部落组成,其中主要部落有八个,也就是八部。是个北方的游牧民族,本来是鲜卑族中的一支,居住在现在的内蒙古地区。自公元907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机建立辽(也称契丹)国,到公元1125年辽国被完颜阿骨打所建立的金国所灭,辽朝的历史一共有二百多年,期间出现了九位皇帝。辽代5个都城,分别是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京云州府,今大同;东京辽阳府,在辽宁,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p> <p class="ql-block"> 除了公认的“八大辽构”外,还有五座消尖的辽构。营造学者曾造访、调查、摄影和测绘过的另5座辽构,分别为:易县开元寺毗卢殿、药师殿、观音殿三座,宝坻广济寺三大士殿,以及华严寺海会殿。</p><p class="ql-block">广济寺三大士殿:建于辽太平五年(1025年),位于天津玉城原会城西门内西大街,毁于1947。</p><p class="ql-block">厂守海会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内华严街,毁于上世纪40年代。</p><p class="ql-block">开元寺毗卢殿:建于辽乾统五年(1105年),位于河北省易县城内东北隅,毁于上世纪40年代。</p><p class="ql-block">开元寺药师殿:建于辽乾统五年(1105年),位于河北省易县城内东北隔,毁于上世纪40年代。</p><p class="ql-block">开元寺观音殿:建于辽乾统五年(1105年),位于河北省易县城内东北隅,毁于上世纪40年代。</p> <p class="ql-block"> 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p><p class="ql-block"> 大同善化寺,位于山西大同古城南侧,大雄宝殿是现存辽金时期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佛教寺院,不仅殿宇宝相庄严,内中造像也是极尽精美之能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应县木塔</p><p class="ql-block"> 应县木塔,也叫做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世界最高的木质建筑,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位于辽西京大同府南,始建于辽圣宗长子辽兴宗时期,历经千年风霜而屹立不倒,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品。</p><p class="ql-block"> 梁思成当时见到木塔后感叹道:“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p> <p class="ql-block"> 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p><p class="ql-block"> 华严寺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部,辽重熙七年(1038年)建,华严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曾受到武则天的大力推崇,凭借唐朝的影响力也传播到了北方草原,受到哭丹王室的顶礼膜拜。“薄伽”是梵语“世尊”之意,虽然佛陀传法时并不说梵语,但目久天长,习非成是,这个名字也就延续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天宫楼阁</p><p class="ql-block"> 薄伽教藏殿面阔五间(256米),进深八架橡(18 41米),正面中央三间各施长橘四扇,门上置横批窗,背面当心间辟一小的直棂窗,其余砌以砖墙。大殿采用内外槽的柱网结构,与“金箱斗底槽”的形式相近似。殴内外柱同高,明袱、草袱两套屋架,与唐代建筑工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类似。当心间面阔较次梢间大,为59米,次间、梢间分别为54米和46米。檐柱高5.10米,柱上径等于析斗面阔,下径51厘米,金柱柱径最大为60厘米,“柱下径与柱高之比,檐柱为1:9.78,殿内柱平均数为1:852,后者在今日己知辽构中较为粗巨。“即次梢间各柱升起较高,各柱柱头都有卷杀。柱础为平石,没有硝,也没有覆盆雕饰。</p> <p class="ql-block"> 新城开善寺</p><p class="ql-block"> 开善寺大雄宝殿而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建于辽兴宗重熙二年(1033年)。位于河北高碑店,曾经是宋辽边界,是八大辽构中最南的一处,也是最小的一座。宋朝为了防止游牧人铁骑南下,在北部边境广种柳树,大挖壕沟,所以在宋辽边境遗址上多可以看到杨柳依依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义县奉国寺大殿</p><p class="ql-block"> 奉国寺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初名咸熙寺,后易名奉国寺。“杨家将”中的萧太后在历史中确有其人,她是辽代最有为的皇帝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生母,圣宗在萧太后死后于她的“斡耳朵”(封地)修建了奉国纪念他的生母。奉国寺大殿也是现存辽代最大的单体木构建筑。</p><p class="ql-block"> 梁思成先生曾经评价奉国寺为“千年国宝、无上国宝、罕有的宝物。奉国寺盖辽代佛殿最大者也。</p> <p class="ql-block"> 蓟县独乐寺观音阁</p><p class="ql-block"> 蓟县独乐寺观音阁,辽圣宗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是一座外部两层,内部三层的建筑,灵感源于敦煌莫高窟,梁思成先生曾为独乐寺观音阁绘图。独乐寺山门与观音阁也是除了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之外,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p> <p class="ql-block"> 蓟县独乐寺山门</p><p class="ql-block"> 蓟县独乐寺山门,位于天津蓟州城内西大街古寺建于唐贞观十年,辽圣宗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巨大的飞檐斗拱,颇有《诗经·小雅·斯干》中“如鸟斯革,如翠斯飞”的风采,这也是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建筑</p><p class="ql-block"> 梁思成先生称独乐寺“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研究我国建筑蜕变之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涞源阁院寺文殊殿</p><p class="ql-block"> 阁院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莱源县城广昌大街西侧,创建于东汉,唐时重修。其文殊殿始建于辽代应历十六年(966年),涞源是古代中原王朝的边防重镇,太行八陉中的飞狐径和蒲阴径交汇之处,保留了从北魏至明清多个历史文化遗产,辽代的阁院寺就是其中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