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29日,为纪念毕加索逝世五十周年,在广州正佳广场观几艺术博物馆展出毕加索画展。</p> <p class="ql-block">它的主题是“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毕加索是世界绘画大师,他的作品如果安全看懂了,也是世界级水平了。</p><p class="ql-block">这是你一进去就可以看到的一面墙,上面一点不隐讳普通人的看法:</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不敢发表任何评论</b></p><p class="ql-block">大师? </p><p class="ql-block">怪诞大师,就这?</p><p class="ql-block">不会吧,线条太乱啦,奇葩没细节,无语,太简单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太随便,线条太乱啦,</p><p class="ql-block">就这? 这也太难理解了吧 ?无法理解?</p><p class="ql-block">就这? are you kidding me ? </p><p class="ql-block">颜色很脏 ,乱涂鸦, 不好看, 丑!</p><p class="ql-block">不会吧 ?跟我儿子画得差不多 ,像小朋友…</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你对毕加索的认知是这样的吗??</b></p> <p class="ql-block">我想,我虽然喜欢绘画,但是,对毕加索的认识曾跟上面那些人一样。如果你也这么想,请看看这个毕加索这个画展,它将颠覆你的认知。</p><p class="ql-block">这画画的是谁?为什么一进门就可以看到?</p> <p class="ql-block">对,你猜对了,这是毕加索的自画像。画这副画的时候,他的绘画艺术已经升华到一个新阶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对他绘画艺术的高度浓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他“多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一生留下近三万七千件作品,平均每天至少一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他“多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擅长素描、水彩、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等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他“多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变,写实主义、蓝色时期、粉色时期、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他“多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把每一位情人都画成世界名画。</b></p><p class="ql-block">下图是门票,上面画的是朵拉.玛尔的肖像,世界名画。当然,她也是毕加索的情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毕加索</p> <p class="ql-block">画展共展出70多幅毕加索的油画、版画、纪念邮票等 。</p><p class="ql-block">其中,毕加索油画《斗牛场》《朵拉的肖像》《举着胳去提现女人》真迹,均是首次在粤港澳大湾区与观众见面。</p><p class="ql-block">围住的那副画,就是《斗牛场》,我在网络上查毕加索的“斗牛”系列,都查不到它。这里展出的,是真迹。</p><p class="ql-block">真迹,用围栏围住,画带着透明的画框,总之,是做好了安全保卫措施,旁边无人看守。</p> <p class="ql-block">斗牛场</p><p class="ql-block">毕加索创作了众多以阳光下的斗牛场景为题的油画及粉彩画。这一系列作品色调饱满,气氛热烈紧张,具有浓厚的西班牙斗牛风情。毕加索运用橙黄色与蓝色的对比关系,将紧张的斗牛气氛营造的淋漓尽致 黑色壮实的公牛甩动着矫健的尾巴,似乎在彰显自己不可撼动的霸主地位。</p><p class="ql-block">或许,毕加索在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已经把自己代入到这只强壮的公牛身上,或这些英勇的斗牛士身上。</p> <p class="ql-block">大家比较熟悉的他的《斗牛》是这一幅。</p> <p class="ql-block">朵拉的肖像。</p><p class="ql-block">朵拉·玛尔是一位美丽迷人的摄影师、诗人和画家。她出生在浪漫之都巴黎、生活在巴黎,并在那儿学习美术。她才华横溢,风姿秀逸,在遇见毕加索以前,她是一名专业摄影师,活跃在超现实主义者的圈子内。她遇见毕加索后,与他保持了长达9年的情人关系。在与他分手后,她花了近二十年时间孜孜不倦地追求当一名职业画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毕加索画过很多幅朵拉。</p> <p class="ql-block">这是《举着胳膊的女人》,展出的也是真迹。</p><p class="ql-block">举着胳膊的裸体女人的说明:</p><p class="ql-block">毕加索与女性之间总是有着深厚的和启发他灵感的联系。他的某些关系对于他来说起决定性作用,因为这些女人是他发展成艺术家的真正催化剂。每个人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代表着不同的时期,代表着一种互补或对立的理想,激发了一种新型视觉语言的发展。</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描绘了一个裸体女人,举起互相抱着的双手,坐在椅子上。她的身体以正面和侧面的组合展示在画中。这幅艺术作品把这个时代的大胆的构图和豪放的风格描绘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在画展的第三部分,有一个重要作品《格尔尼卡》展出。</p><p class="ql-block">《格尔尼卡》被列为西班牙国家文化遗产,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的荣誉地位不仅在艺术界,还在于它所传达的和平与人道主义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它和《和平鸽》、《花束》等放在一起。我去的时候,看见一个女孩在自拍。征求她同意,我把她拍入画面。</p> <p class="ql-block">女孩背后墙上的作品就是《格尔尼卡》,右边是和平鸽。</p> <p class="ql-block">这些鸽子,和《格尔尼卡》形成强烈反差。</p> <p class="ql-block">《格尔尼卡》组图,是毕加索对战争的控诉!</p><p class="ql-block">1937年4月26日 德空军轰炸格尔尼卡长达三小时,战争的绝望弥漫不止,轰炸后的格尔尼卡化作平地。</p><p class="ql-block">毕加索知道后愤怒不已,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如同将心中怒火倾泻而出一般画下了震惊世界的《格尔尼卡》,堪称画界的反法西斯宣言。《格尔尼卡》画面由黑白灰三色组成,全画充满着悲剧气氛。这是画家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灾难的同情。画中嚎啕大哭的女人和怀中已经死去的孩子透露着战争的绝望,躺着的男人支离破碎,右手却还紧紧握着一把匕首,象征着保家卫国的决心,画里的每一笔都揭露着法西斯的暴行!</p> <p class="ql-block">鸽子,代表和平使者。</p><p class="ql-block">毕加索画了不少鸽子。</p> <p class="ql-block">这是毕加索名画《抱着鸽子的男孩》。</p> <p class="ql-block">他画的一张鸽子。</p> <p class="ql-block">从中间看过去,是下个部分的展区《花束》。</p> <p class="ql-block">《花束》部分和白色铺天盖地的鸽子,黑白作品《格尔尼卡》形成强烈的反差。展现的是浓浓的爱。</p> <p class="ql-block">这是毕加索第一张画,旁边是他儿童时期的照片。这画,是他孩童时期画的。</p> <p class="ql-block">我在十几岁时画画就像个古代大师,</p><p class="ql-block">但我花了一辈子去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p><p class="ql-block">~毕加索。</p> <p class="ql-block">我本想成为一个画家,</p><p class="ql-block">然而我却成为了毕加索。</p> <p class="ql-block">毕加索从未局限自身艺术风格,他的蓝色时期、粉红时期、非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既破又立的创新精神带给观众无尽的鼓舞与启迪。</p><p class="ql-block">下图:</p><p class="ql-block">招魂(唤起)画名 Evocation。</p> <p class="ql-block">拿烟斗的男孩</p> <p class="ql-block">三个舞者</p> <p class="ql-block">静物与郁金香</p> <p class="ql-block">梦</p> <p class="ql-block">坐在花园中的女人</p> <p class="ql-block">努什.艾勒德画像</p> <p class="ql-block">镜前少女</p> <p class="ql-block">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毕加索邮票观赏</p> <p class="ql-block">各展区颜色不同,表达不同的创作时期。</p> <p class="ql-block">蓝色时期</p> <p class="ql-block">粉红时期</p> <p class="ql-block">非洲时期</p> <p class="ql-block">立体时期</p> <p class="ql-block">毕加索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与观者沉浸式体验环节。</p><p class="ql-block">盖不同颜色章生成图片。</p> <p class="ql-block">图片上色。</p> <p class="ql-block">涂色的牛图片用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行走。</p> <p class="ql-block">这牛是个小姐姐涂的,飞着的鸟是我涂的。</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看看毕加索的斗牛情结。</p><p class="ql-block">自行车+公牛头=很毕加索</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在最后放牛系列(这部分在展览的前部),是想说明,毕加索的绘画风格形成的过程。他并不是凭空创作了那些绘画。</p><p class="ql-block">下面的牛图,就是他“破、立”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1 、1945年12月5日,肥硕体壮,形体写实。 </p><p class="ql-block">2 、1945年12月12日,更加壮硕。</p><p class="ql-block">3、 1945年12月18日,解剖牛的肌肉骨骼,增加皮肤表面纹理。</p><p class="ql-block">4、 1945年12月22日,通过简化和轮廓化将公牛的结构抽象。</p><p class="ql-block">5 、1945年12月24日,按他的立体主义继续简化和风格化。</p><p class="ql-block">头部缩小、眼睛扩大、牛角变化以及用白线对角穿过牛身等。</p><p class="ql-block">6 、1945年12月26日,调整头、尾,曲线交织结构线条。</p><p class="ql-block">7 、1945年12月28日,开始移除和简化一些结构线,把公牛的基本要素放在一个新轮廓中。</p><p class="ql-block">8 、1946年1月2日,继续简化 使之与重新构图的头部、腿和尾巴一致。 </p><p class="ql-block">9 、1946年1月5日,抹去了上图剩下的色块区变成了线条画。只有生殖器保留阴影,以强调公牛的性别。</p><p class="ql-block">10 、1946年1月10日,进一步简化。</p><p class="ql-block">11 、1946年1月17日,尽可能简化,仅剩必要的线条,</p><p class="ql-block">这里清清楚楚介绍了毕加索的创作过程。</p> <p class="ql-block">这牛的线条,就是这样来的,做成板块演示。</p> <p class="ql-block">但是你知道吗?</p><p class="ql-block">艺术史的伟大概括者 艺术史上的变色龙 视觉魔术师 超现实主义 思想界的爱因斯坦 立体主义 和平使者 写实天才 20世纪最伟大艺术家之一 艺术史的伟大概括者现代艺术的创始人</p><p class="ql-block">这些,都是对他完成作品升华的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回过头来再看他不同时期的绘画,你就很容易看明白了它的过程和表达。</p> <p class="ql-block">这个展览展到2024年1月3日,如果你喜欢毕加索,去看看吧?这是个非常值得一看的展览。</p> <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p><p class="ql-block">展览需要购票,票价69元。</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2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