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重庆——山城、雾都、麻辣,有过几次旅行,不足为奇。但,这次,不一样。尽管没有带单反,手机随拍了不少美照。略记……</p> <p class="ql-block">旅行,还是从航拍开始吧。</p> <p class="ql-block">到达的第一天晚上,下榻酒店的窗外,记录山城的灯火。</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再记录。</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驱车去武隆。在高速服务区休息,全是旅游大巴。抬头,远处起伏的山峦,记录。</p> <p class="ql-block">武隆天坑,形成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地质时期,大约从距今约两亿年前的三叠纪开始,地球的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为天坑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天坑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壮观景象。</p> <p class="ql-block">从天坑出来,记录一下。</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一早,武隆仙女山,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重庆市武隆区境乌江北岸,地属武陵山脉,距重庆市主城区180千米,海拔2033米,拥有森林33万亩,天然草原10万亩,夏季平均气温24℃,被誉为"南国第一牧原"和"东方瑞士",其旖旎美艳的森林草原风光在重庆独树一帜,是天然的避暑胜地。</p> <p class="ql-block">返程沿途窗外,记录一下。</p> <p class="ql-block">爬南山老君洞,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桠附近的老君山上,面对茫茫重庆城,遥看斜对朝天门三角洲。是重庆主城区最大最主要的宫观,也是重庆市的重要道观。数百年来,每逢初一、十五或清明、中元等传统节日,香客朝香,游人登高,香火一时胜极。道观内香烟氤氲缭绕,山路上行人络绎不绝。 老君洞始建于汉朝三国时期,正式创建于隋末唐初,历时1300多年。有说法唐代原为佛教寺庙“广化寺”,同时也有记载为夏禹之妻涂山氏神庙,成化十六(1480)年重修,明万历甲戌(1574)冬月有过拓建。明末战乱后开始为道士管理。从此正式改为道教宫观,名“太极宫”(俗称“老君洞”),曾经早期为正一天师道场,后再次颓废,清代乾隆四年(1739)开始由全真道士住持并复兴,从而遂渐成为全真龙门派道场。</p> <p class="ql-block">南山一棵树观景台,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上,于2003年7月建成,总投资1200余万元,包括一棵树观景亭和野外休闲区。南山一棵树观景园,因为入口处有一颗重庆市市树“黄桷树”,所以把这个地方叫成“一棵树”。</p><p class="ql-block">此景观园在不调整原有设施和风格基础上,将浏览空间向后延伸,拓宽了游览空间,形成了日观市容市貌,夜览山城夜景的游览格局。</p> <p class="ql-block">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现代的灯饰艺术的华彩,站在视野开阔的“一棵树”观景台,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我拍的时候,我想绝对不是最佳时机,雾很大,能见度很低,灯光也肯定不是最好的,纯当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下面二张,又是酒店窗外的灯火。</p> <p class="ql-block">步行去解放碑……</p> <p class="ql-block">解放碑旁仰望……</p> <p class="ql-block">洪崖洞,原名洪崖门,是古重庆城门之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江滨江路88号,2003年总投资3.85亿元对洪崖洞片区进行旧城拆迁改造,于2006年9月竣工开业,是兼具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的旅游区。洪崖洞,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主要景点由吊脚楼、仿古商业街等景观组成。洪崖洞一共有11层,夜晚灯光从晚上6点开灯,10点熄灯。可望吊脚群楼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烫山城火锅看两江汇流,品天下美食。形成了“一态、三绝、四街、八景”的经营形态,体现了巴渝文化休闲业态。2007年11月,重庆洪崖洞民俗风貌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11月18日,洪崖洞被列入“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2021年12月,洪崖洞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p> <p class="ql-block">渣滓洞集中营,位于重庆市歌乐山麓,距白公馆2.5公里。渣滓洞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较隐蔽。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一楼一底16间房间为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关押在此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进报”案、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的革命者,如江竹筠、许建业、何雪松、罗世文等,最多时达三百余人,此地还曾居住过“小萝卜头”和他们一家人。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溃逃前夕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仅15人脱险。有文艺作品《烈火中永生》《红岩》《江姐》等以此为原型。</p> <p class="ql-block">在鹅岭二厂的山坡上,感受雾都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再去解放碑仰望……</p> <p class="ql-block">短暂的旅行匆匆结束,航拍开始,航拍结束。重庆,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