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阵子,儿子刚出家门,过会儿在家群里报告了一个消息:我们小区门口开了家紫燕百味鸡!一家连锁食品店而已,可儿子用了很高兴的表情符号。那种兴奋,我把它理解为是对烟火生活的无比热爱。</p><p class="ql-block"> 继紫燕百味鸡后,出人意料的,小区门口最近又连续开出了串串香、扬州早茶、小小文创店等好几家小店。一时之间,原本寂寞的小区门口忽然热闹了起来。到了晚上,短短的几十米街上竟有点灯火灿烂的感觉。我很高兴,晚上散步时要某人陪我一起去考察考察这些店的人气如何。我的胃不是很好,烧烤啥的,我其实是消受不动的。但怎么办呢,我就是喜欢这热气腾腾的感觉。我希望他们多出美食,好好经营,生意兴隆,不断地吸引回头客,能够长长久久地经营下去才好。就如那家开了有一段时间的和善园包子铺,它几乎承载了我家(或许是小区内大多数家庭)一大半时间的早餐。每天黄昏时下班回家,店铺还开着,并不耀眼的灯光,店铺内热气氤氲,穿着白大褂的服务员在里面收拾,那么亲切自然的场面。看着这一切,心中往往会生起一股暖流,让人想起“风雪夜归人”这样跟家有关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除了小区外那些有头有脸的正经门店,地铁口的小摊也让人欢喜。不下雨的黄昏,下马坊地铁口会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食摊子。摊主有的是一个人,规模大点的往往是夫妻两个,多为中年人。一辆辆三轮车上搁着一块木板,上面的锅碗瓢盆里面放满了各种食料。有现场炒饭和炒面的,摊主一手不停颠簸着炒锅,一手快速地抓取各种调料往锅里放,烟尘夹杂着油香,飘荡在湿漉漉的空气里。有油炸豆腐的,一块块整齐地码在平底锅里,上面撒着辣椒糊面汤汁,在灯光下发出油亮的光。有现做鸡蛋糕的,圆圆的火炉上面搁着黑乎乎的金属模子,摊主麻利地把面粉鸡蛋糊糊倒进一个个蘸了油的小格子里,只哧——一下子,便有了焦黄的香味。还有卖烤红薯的,摊主的脸被烤箱烤得油亮通红。也有卖鲜花的,多为年轻人,花儿很鲜亮,具有原始的美,被简单地包扎成一捆捆,中年男老师在询问该买哪种花好,老婆今天生日。——我下班回家,总是穿着高跟鞋,咯噔咯噔地穿过这一段,目不斜视,精神上却东张西望。只买过一次花。但我是多么喜欢这样的烟火味道啊,在昏黄的灯光下,亲切,可爱。脑子一转,忽然记起了小时候家里白色的灶墙上,老爸用墨汁写着:一粥一饭要知来之不易。老百姓最简单的愿望,不过是能够有吃有穿、平安顺遂,辛苦点算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当然,百姓的烟火生活不仅限于吃吃喝喝、一粥一饭的物质生活,它更包含有与时俱进充满时代特色的精神世界,比如,普通人的感情生活。</p><p class="ql-block"> 小商店里偶尔能听到一些心事,有一次,我走进一家小超市买泡面,付钱时,我注意到超市里有三个人在说话。收银台里面那对夫妻,应该是老板和老板娘,还另有一个女人,斜斜地靠着收银台。我听到里面的小老板说:“你老公有小三,那你也找个啊。”外面的女人说:“我找你可行?”小老板说:“我还真不要你,你比我大那么多。”老板娘说:“人家也不会要你,你没钱。”那个女人似乎没有听见他俩的对话,照旧说自己的:“我还真有个,比我小一岁”……信息量这么大,他们的口气却都是闲闲的,像是谈论天气,或是白菜萝卜的价格。</p><p class="ql-block"> 在小区里面一个人走,有时也会不经意间听到关于小三的话题。两个女人,其中一个说:“你老公挣那么多钱,你还担心什么呢?”另一个一脸不屑地:“哼,他的钱都不知道给哪个女人花了,反正我看不到。”我声明,我绝不是故意偷听,但这些对话就这么不经意地飘到了我的耳朵里。我佯装无意地抬头看了那个女人一眼,挺漂亮的一张脸,厚厚地堆了很多事,从一双眼睛可以看出她还年轻,估计没到三十岁。这薄情又深情的世界啊,谁都在里面颠沛流离。</p><p class="ql-block"> 当然,也看到一些令人愉快的事,比如,有天晚上,我看到一辆卖鸭脖子的车后面,女孩专注地捧着本《简•爱》在看,我觉得她非常了不起,要是我守着这么个人来人往的营生,大概只会刷微信小视频了,她突破了她自己的生活,愿她有更好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烟火气还离不开跳广场舞的大妈大爷——没错,大妈队伍里的确混进了大爷。音箱里放着网络歌曲,除了《铁窗泪》《小苹果》这些,有次,我离得老远,就听有男子在激情地唱:哥唱的不是歌,哥唱的是寂寞……这是我听过的最不正经的寂寞了,就在这么不正经的寂寞下,很多人在认真地翩翩起舞。都说每个窗口里都有一部悲欢离合,那么,每一个广场舞队伍里,都有一大堆的世故沧桑吧。天若有情天亦老,还好老天似乎并不想管这些。</p><p class="ql-block"> 还有我自己的生活。我们下班的一条小路上,沿街有一家小小的烧饼店铺。每天,我和某人下班路过,都会被这些新鲜出炉的烧饼所诱惑。平价的,可亲的,圆圆的烧饼,有甜咸两种口味,我喜欢甜味的,外脆内酥。我们一方面受到诱惑,另一方面又矛盾着。买,还是不买?买吧,又要违反减肥期间晚饭不吃主食的决定,觉得自己意志力太差。不买吧,那焦脆喷香的烧饼实在诱人,况且,人家小生意谋生,我们旱涝保收的,实在有义务小小消费支持一下啊。我们就这样摇摆不定。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这样的:如果当时街边车子实在不多,那我们就顺势停车买几个。拎着烧饼欣欣然回家,看着它们就觉得美好,于烟火气中产生一种最原始的满足感。如果没买,也有一点得意,觉得自己又一次抵住了诱惑,豪然间,觉得生活是可把控的。就这样,几乎每天,我们都会重复同样的诱惑,又是每次,我们都会因为顺利解决问题而开心鼓舞。这样的一件类似于游戏的小任务小插曲,我们每天都经历,很认真地犹豫彷徨又选择。一天上班各种正经事情之后,下班开上南京东郊风景区美丽到让人惊叹的陵园路,满眼苍翠之间,一转弯又到了这个小小的烧饼店铺。生活有宏大的主题,但更充满了生动的细节。</p><p class="ql-block"> 日复一日,我与这烟火生活碰个满怀。平平淡淡的烟火生活,它不高大上,但我依然喜欢这一切,喜欢那生机勃勃的日常,同时也为那些被辜负的人感到难过。这就是生活,波涛汹涌,泥沙俱下,我心情复杂五味杂陈地爱着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