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提到瑞典(Sweden),不免想到宜家、沃尔沃或爱立信,这些人们所熟悉的瑞典国际品牌。殊不知,伊莱克斯电器、H&M服装、利乐包装、哈苏相机、阿斯利康制药、ABB自动化等等,这些涵盖各个领域的国际品牌都是来自瑞典,而按人口比例计算,瑞典是世界上拥有跨国公司最多的国家,这不由让我对瑞典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 瑞典是北欧五国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与此同时,瑞典也是一个自然景观秀美,人文历史厚重的国度,“湖泊王国”的美誉,北欧海盗的故事,诺贝尔的家乡,这些都吸引着世人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瑞典是我这次北欧五国之旅的第二站,也是唯一没有租车的国家。实际上,瑞典的热门旅游城市斯德哥尔摩是一座非常适合City Walk的城市,各个主要景点都在可接受的步行范围内,况且,漫步在古老的城市街头本身就是一种沉浸式旅游体验。当然,如果买张24或48小时的公交卡,会让你的City Walk更加轻松、自由。</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犹如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70余座桥梁将14座岛屿和一个半岛联为一体,可谓“城在岛上,岛在城里”。斯德哥尔摩的主要景点,如市政厅、王宫、大教堂、骑士岛教堂、诺贝尔博物馆及瓦萨沉船博物馆等,主要集中在国王岛、老城岛、骑士岛及动物园岛上。</p> 你好 斯德哥尔摩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29日上午10时,我们乘坐的维京游轮停靠在斯德哥尔摩码头。随即,我们打的前往克拉丽奥登陆号酒店(Clarion Hotel Sign),7公里的路程,不到一刻钟,就到达这家位于中央火车站附近的酒店,车费358瑞典克朗。欧洲酒店一般都要到下午3点,才能办理入住。我们将行李寄放在酒店,就开始了斯德哥尔摩的Citi Walk。</p> 斯京市政厅 <p class="ql-block">或许是嫌斯德哥尔摩这个名字过于冗长,或许是出于对斯德哥尔摩的喜爱,当地华人给它起了一个昵称“斯京”。入乡随俗,在这里不妨也这样称呼,我们的第一站是斯京的地标性建筑:斯京市政厅(Stockholm Stadshuset)。斯京市政厅建于1911年,是斯德哥尔摩的形象和代表,而让它扬名世界的是,这里是诺贝尔奖的颁奖地。</p> 这是一座设计新颖的红砖砌筑的建筑,8800万块红砖砌成的外墙,保持着北欧传统古典建筑风格。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坐落于梅拉伦湖的北岸。</p> <p class="ql-block">从市政厅的北门进入,右手就是售票处和市政厅内部参观入口。五颜六色的植物藤蔓攀爬在红砖墙上,一幅秋意正浓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呈庭院式结构,中间是一个中庭广场。</p> 南侧的建筑由三排粗大的石柱所支撑。 建筑东墙靠近湖的地方,安放着斯德哥尔摩的创建人:比尔格·雅尔(Birger Jarl)的镀金像,雕像平放在一个石棺上。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内部必须在解说员带领下才能入内参观。市政厅的游览主要有三个地方。首先,我们来到著名的“蓝厅”。走进蓝厅的第一感觉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蓝厅不蓝"。</span>大厅的地面为浅蓝色大理石,而四周墙壁完全是天然的红砖。原来,设计师曾设计在红砖外铺上蓝色的马赛克,当看到具有瑞典传统的红砖后,就放弃了原先的想法。因此,”蓝厅不蓝“也就成了一个传承历史文化的故事。北欧人崇尚自然,追求简洁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p> <p class="ql-block">“蓝厅”最有影响的活动是,从1901年12月10日,在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开始,每年的12月10日,在这里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发诺贝尔奖并举行晚宴。</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的宣传册上的照片,展示了现场的隆重场面。</p> 拾级而上,来到市政厅的议会厅。这里是斯德哥尔摩议员开会的场所,二楼是旁听和媒体席。主席台上方巨大的帷幔,似乎与皇室一样,颇具仪式感。 斯德哥尔摩议会有101名议员,各自的座位上,都标有议员的名字,座位前方放置了一个电子表决器。 议会厅到处都呈现中国红,充满喜庆气氛。屋顶的造型别具一格,仿佛是倒扣的船舱。不过,似乎与中国的古代建筑的斗拱有异曲同工之妙。 "金厅"是市政厅最耀眼最奢华的地方。大厅纵深约25米,满厅金色,金碧辉煌。 ”金厅“的四壁用1800万块约一厘米见方的金箔马赛克镶贴而成。金箔马赛克采取的是”三明治“工艺,即在二层玻璃中间夹上薄金箔,以节省黄金用量,一共用了十几公斤黄金。 大厅四壁一幅幅用金箔马赛克相拼的壁画精美绝伦,让人目不暇接。 金厅的正中间的壁画是市政厅的镇厅之宝:梅拉伦湖女神。 梅拉伦湖女神是斯德哥尔摩人敬奉的神灵,他们认为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都是梅拉伦湖女神所带来的。女王端坐于莲花状宝座上,宝座浮于梅拉伦湖上,两侧聚集了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人物、动物和建筑,颇有万国来朝的意味。 <p class="ql-block">市政厅的另一个游览项目是登塔楼,塔楼106米高,可以360度鸟瞰斯德哥尔摩。</p> <p class="ql-block">钟楼内的电梯,可以直达钟博物馆。钟楼博物馆位于钟楼高度的二分之一处,里面放置了许多雕塑。</p> <p class="ql-block">站在钟楼顶上,东南方向的斯德哥尔摩骑士岛和老城区尽收眼底,骑士岛教堂和斯德哥尔摩大教堂的尖顶巍峨耸立在天际线之上。</p> 眺望斯德哥尔摩西城区。 <p class="ql-block">俯瞰斯德哥尔摩北区。</p> <p class="ql-block">向东望去,远处庞大的回字型瑞典王宫清晰可见,桥旁小岛上的斯特罗姆堡(水流城堡,Stuomsborg)近在眼前,一座座古老的建筑和一座座桥梁镶嵌其间。</p> 斯京老城 <p class="ql-block">从市政厅前往老城区,经过斯德哥尔摩中央桥,步行约一刻钟。途径一座精美的建筑:贵族之家(Riddarhuset)。17世纪至19世纪时期,贵族之家是瑞典贵族院的办公场所。</p> 骑士岛教堂。这是瑞典皇室的葬礼教堂,里面埋葬着瑞典历史上的许多国王,其中包括1950年逝世的古斯塔夫五世。 老城的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由于瑞典200年来没有战争,老城区完好。圆石街道两旁坐落着中世纪建筑,与博物馆和教堂交错林立。 小巷两旁一个个充满北欧风情的商店、咖啡厅、餐厅、酒吧商店鳞次栉比,游客如织 一些免税店和纪念品店还打出了中文广告。 在北欧,各类海盗船的纪念品处处可见,也反映了北欧的文化特色。 应该是当地网红点,这家餐馆似乎生意非常好,还要等位。 我们在这里解决了午饭,人均212瑞典克朗。 斯京大教堂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大教堂是斯德哥尔摩老城最古老的教堂,始建于13世纪中叶,现在的规模定型于1480年代,1736年-1742年间按意大利巴洛克风格改装以便与新建的皇宫和谐相衬。</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秉承北欧的一贯风格,简约、朴素。这里也是皇室举办婚礼的地方,瑞典国王卡尔·古斯塔夫十六世与王后西尔维亚·索梅拉的婚礼于1976年6月19日在此举行。</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主祭台又称银坛,<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乌木与银制作</span>。银坛制作于1650年代,上面布满精致的人物雕塑,特别是中间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耶稣遇难浮雕,</span>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另一大看点是位于主祭台前这一富丽堂皇的雕刻为皇室座椅,上方是一巨大的皇冠。座椅1684年由尼柯德穆斯·泰森设计,博查特·布莱特雕木成型。是皇室参加教堂正式仪式时的专用座位。</p> <p class="ql-block">左侧的布道坛雕塑富丽堂皇,由18世纪雕刻家博查特·布莱特完成,入口处上方的管风琴造于1960年,其外壳来自于1789年的另一教堂的管风琴。</p> <p class="ql-block">高高悬挂的海盗船模型。似乎北欧的教堂大都悬挂海盗船模型,应该蕴含着对祖先勇于开拓创新精神的敬佩。</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大教堂最著名的雕塑是圣乔治与龙(St. George and Dragon)。这座刻于1489年的木雕是北欧最大的一座木雕,雕刻家以华丽又细腻的雕刻技法显示出了木雕艺术的极致。这座雕像把瑞典军队比喻为骑士乔治,狠狠地教训了象征着恶龙的丹麦。</p> 瑞典王宫 大教堂旁就是斯德哥尔摩王宫。斯德哥尔摩王宫即瑞典皇宫,其历史始于中世纪,最早是一个军事堡垒,17世纪末期经过逐步改造、扩建,成了今日的皇宫。实际上,王室已经搬出到郊外的皇后岛宫,但斯德哥尔摩王宫仍是瑞典国王的官方居所。 皇宫前的侍卫。 王宫广场上荷枪实弹的士兵。 皇宫内部可供参观之处分为四块:皇家寓所、珍宝馆、三皇冠博物馆和古斯塔夫三世古董博物馆,须购票进入。皇家寓所的入口处,矗立着女皇塑像。 皇宫内部富丽堂皇,一部分是洛可可风格,另一部分是古典主义风格。 宫殿里有约600个房间,对游客开放9个正厅。与其它皇宫一样,一道道富丽堂皇的门将一个个房间联通起来。 皇宫客厅。 皇室画廊。 国家大厅(The hall of state)。旁边的英文说明上写到:“直到1975年,国王每年都在这里举行议会开慕正式仪式”。 国家大厅里的王位。1650年,克里斯蒂纳女王加冕时的银质宝座仍放在这里,用布遮盖起来。 <p class="ql-block">皇宫游览主要有四部分,除上面的皇宫寓所外,还有皇宫的珍宝馆、三皇冠博物馆和古斯塔夫三世古董博物馆,都<span style="font-size: 18px;">设在地下室。斯德哥尔摩</span>老皇宫又称三皇冠皇宫(Tre Kronor),于1697年5月7日在大火中焚毁。三皇冠博物馆(Museum The Kronor)陈列介绍了三皇冠皇宫的历史。</p> 博物馆里介绍了三皇冠皇宫被大火焚毁的历史,图为老皇宫模型。 皇宫的珍宝馆(The Treasury)。 皇宫的珍宝馆陈列着来自前几任国王和王后的精美的王冠、宝剑等藏品。 月光男孩 离开皇宫,我们在皇宫不远处的小巷里,找到这位小明星:月光男孩(Järnpojke)。1954年瑞典雕塑家liss eriksson创造了这个小男孩,每天他都会坐在老城小巷中,等待月亮出现。 没比较,不知大小,这尊铁造雕塑应该是最小的雕塑,大概只有20cm高。别看这雕塑小,他可是世界游客必来膜拜的明星。 皇宫外广场 回到皇宫外的广场,广场的鹅卵石坡道直达海湾。 广场上矗立着一尖顶方碑和二尊国王塑像。 一是卡尔十四世·约翰(1763年1月26日-1844年3月8日)的骑马塑像。卡尔十四世曾是瑞典王国及挪威王国贝尔纳多特王朝的开国君主。 二是靠近海湾的古斯塔夫三世国王塑像。1772年8月19日,古斯塔夫三世与保皇党发动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夺取了权力,在瑞典重建了王权专制。 轮渡巡游 这次斯德哥尔摩City Walk,购买了斯德哥尔摩24小时交通卡,110瑞典克朗。凭卡可以24小时内随意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包括轮渡。乘坐轮渡是从海上欣赏斯德哥尔摩不错的方式。 前往Nybroplan轮渡码头的路上,城市景观相当不错。途径国王花园,花园里有座卡尔十三世国王雕像,花园旁边红色的圣雅各教堂鲜艳夺目。 <p class="ql-block">与老城区不同,这里矗立着一座座精致美观的欧式建筑。 </p> 五星级酒店”Grand Hotel“。 Nybroplan码头,这里是斯德哥尔摩城市渡轮Ferry Line 80的起点站。 我们乘上了这艘Ferry Line 80渡轮。与旅游观光船不同,这是斯德哥尔摩市民平时交通工具,像公交车一样,停靠一个个码头。 渡轮驶离Nybroplan码头。 我们坐在船上,以市民的方式,欣赏斯德哥尔摩的岸边风光。 海湾里的仿古帆船。 观光游览船。 繁忙的渡轮。 航道上的运砂拖船和豪华邮轮。 <p class="ql-block">岸边的“趣伏里游乐场”。</p> 结束渡轮巡游前,站在斯京Ferry Line 80渡轮上,立照留存。 地下艺术长廊 来斯德哥尔摩,地铁是必须打卡的地方。一方面,地铁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减轻了City Walk的强度,另一方面,斯德哥尔摩地铁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也是斯德哥尔摩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有"地下艺术长廊“的美誉。 <p class="ql-block">购买了斯德哥尔摩24小时交通卡的我,充分利用任意乘坐公共交通的待遇,沉浸式体验斯京人的交通生活,更重要的是欣赏这世界最长的”地下艺术长廊“。不过,车厢上面的扶手似乎不太友好,不能只考虑北欧人的身高吧?</p> 斯德哥尔摩地铁由3条主要线路(绿线、红线、蓝线),7条次要线路以及多种区间线路组成,总长度为110多公里,市内共设有100个车站,其中47个是地下车站。进入到地下车站,第一感觉像走入到防空洞里。<br> 斯德哥尔摩地铁大都是在自然的岩石中凿出月台,建造出铁道。或许是北欧人对简约,自然的极致崇尚,如同赫尔辛基的岩石教堂一样,地铁月台的四壁和顶部,都保持开凿岩石后的本来状态。这是国王花园地铁站月台,地面加以艺术装饰,而墙壁保留了自然的状态。<br> <p class="ql-block">而艺术家们,则发挥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让自然成为艺术。在开凿后裸露的岩壁上,雕刻出一个个人物,当你深夜一个人在月台上候车时,甚至会有种阴森恐怖感觉。</p> 斯德哥尔摩地铁的中央火车站(T-centralen)是绿线上最重要的一站,它是红蓝绿线的交汇站。晚上来到红线月台,几乎空无一个的月台,在灯光的照耀下,来到这里仿佛置身于原始的洞穴之中。只有一直在滚动的电梯告诉你,你是在现代又发达的北欧都市斯德哥尔摩。 T-centralen作为三条线路的转运交汇站,有三层地下站台,蓝线站台最深。蓝线的站厅,艺术家们以蓝白为主色调,装饰以藤蔓般的植物图案,散发着无穷的生命力。<br><br><br> 这里是斯德哥尔摩最繁忙的地铁站,所以蓝色为主题的藤蔓图案会起到让人沉静的效果。 在斯德哥尔摩地铁站台,可以说艺术家们天马行空,充分发挥想象力。这里的墙壁上,展现了一幅幅生活工作的场景。 站台直升电梯上方的每一寸空间,都成为艺术画作。 在地下艺术长廊中,最富有盛名的是红线的Stadion站:彩虹站。这里也成为世界游客必到的打卡地。现场恰逢一对欧洲情侣在打卡拍照。 一个原始的“洞穴”岩壁,经过艺术家的创造,就这样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艺术长廊,让世界游客趋之若鹜,不得不佩服斯德哥尔摩人的创造精神。 瓦萨沉船博物馆 瓦萨沉船博物馆(Vasa Museet)。瓦萨是一艘古战船的名字,它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于1625年开始建造的。这艘战船本来是单层炮舰,可是国王得知当时瑞典的海上强敌丹麦已拥有双层炮舰,便不顾当时本国的技术条件,下令把炮舰改造为双层,结果,由此改造后的瓦萨号重心过高,存在严重设计缺陷。1628年首航刚驶出1500米,还未出港,一阵风浪过来,瓦萨号就歪倒一边,沉入海底了。当时船上有150人,至少30人丧生。 在水底长眠333年后,1961年被发现并打捞出水。在对其进行了长达27年的清洗、修复后,于1988年,在打捞沉船的现场建起了这座博物馆,对外展出。 走进博物馆,只见一艘庞大的木制战船占居了整个展馆。博物馆地下二层,地面上有四层,长69米,宽11.7米,高52米的瓦萨战船,伫立于博物馆的六层楼内,人们可以在不同楼层近距离观赏沉船。 战船船头。 船头第一斜桅下是一头巨大金狮塑像。 沉船上的雕塑是一大看点,沉船船尾上精心雕刻有700 多件雕塑品。 沉船船体侧面,上下有二排舷窗。 整个战船都是木制,包括舷窗,舷窗上狮头雕塑凶猛威严。 船舷上,一个个人物雕塑成排列队,表情惟妙惟肖。 站在博物馆的三层,可以看到沉船的上层甲板。由于场地的局限,即使是24M的广角,也无法完整地将其收入镜头。博物馆门票190瑞典克朗,约合130元。票价不低,但是,值得一看。 北欧博物馆 与瓦萨沉船博物馆相邻的一幢城堡式的建筑是著名的北欧博物馆(Nordiska museet)。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建于1873年,专门展出有关瑞典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地区近代(1520年起)至今的文化史和民族志展品。应该说是北欧人民的民俗博物馆。如果想深入了解北欧历史文化,这里是一个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不过,时间与兴趣的关系,看完瓦萨博物馆就结束斯德哥尔摩的游览,乘坐有轨电车返回酒店。2023年9月30日下午19:05时,我们将飞往丹麦首都哥本哈根。</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站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走过的”蓝厅“楼梯上,感谢朋友们的支持与鼓励,也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北欧五国纪行之五《“小美人鱼”的家乡·哥本哈根》。<a href="https://www.meipian.cn/4xq7n7ns"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18px;">“小美人鱼”的家乡· 哥本哈根 - 北欧五国纪行之五</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