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trong>一、地方罚没收入比反映社会现实</strong></h3></br><h3>根据有关机构给出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我国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罚没收入比还是相对较高的。</h3></br><h3><strong>所谓的罚没收入比指的就是罚款总额在地方收入总额当中的占比,通常来说,占比相对较高的地区往往是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strong></h3></br><h3>比如说我国的七台河、鄂尔多斯等地,过去一年的罚没收入比就非常高,甚至部分地区的罚款收入总额在财政收入总额当中的占比高达34%!相当于地方财政的1/3是靠罚款来支撑的。</h3></br><h3> <h3>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这些城市的罚款总额在财政总额当中的占比非常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h3></br><h3>以经济大市深圳市为例,这座城市的罚款收入占比仅占总收入的1.1%。</h3></br><h3>其实这背后的逻辑也十分好理解,如果地方对企业的罚款力度相对较大,那么势必会导致企业利润空间的缩减。</h3></br><h3><strong>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又如何愿意在这些地方发展呢?</strong></h3></br><h3> <h3>总的来看,一个靠罚款来保持财政收入的地区,往往很难发展起来。</h3></br><h3>反观那些整体发展水平遥遥领先的城市,则基本上不靠罚款来支持地方财政的发展。一方面是他们具备相应的实力,另一方面则是他们没有这样的必要。</h3></br><h3><strong>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可以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用罚款来代替管理,只会让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并且滋生出不少社会怨言。</strong></h3></br><h3> <h3><strong>二、交通罚款和农村罚款</strong></h3></br><h3>在社会罚款当中,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大概就是交通罚款和农村罚款了。这几年伴随着老百姓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绝大多数家庭都成功买上了私家车。</h3></br><h3>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有关部门对于公共交通安全的管理和监督压力也有明显的提升。</h3></br><h3>起初只是出台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来加强规范,然而就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交通领域似乎有了明显的用罚款来代替管理的趋势。 </h3></br><h3> <h3>越来越多的车主朋友们开始抱怨,开车出行实在是太容易出错了,一出错就会被贴罚单。甚至有些车主,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仅仅是交通罚款就交了300多元。</h3></br><h3>根据有关机构给出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我们每年通过交通违章收到的罚款,总额在2900亿元左右,在国家财政收入当中的占比也是相对较高的。</h3></br><h3><strong>虽然这不失为有关部门创收的途径,但与此同时也会增加社会怨言,让车主们越来越不满。 </strong></h3></br><h3> <h3>其次就是农村的各种罚款条款,让不少村民们都感到头疼不已。不同于城市打工人,村民们可以创造经济收益的渠道和途径本就不多,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还要面对着各种各样的罚款。</h3></br><h3>有内行人对农村的罚款条款进行总结,最后统计出的项目竟然高达230项。不少村民们的文化素养都不算高,甚至有些村民连大字都不识几个,更别提了解这230项罚款项目了。</h3></br><h3><strong>因此村民们总是会不经意间触及相关条例,从而被迫缴纳罚款。</strong></h3></br><h3> <h3>受这些罚款的影响,不少村民们的生活幸福感都大幅度降低。<strong>村民们赚钱本来就不容易,现在还要面临着缴纳罚款的风险,不知道他们赚到的钱是否能够满足一家人的正常生活呢?</strong></h3></br><h3>伴随着罚款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抱怨这些罚款条例,大多数人认为通过罚款的方式来加强社会管理的方案并不可取,有关部门还需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h3></br><h3> <h3>内行人也同样认为,这并不是促进社会长期和谐稳定发展的可靠途径。</h3></br><h3>虽然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效管理的效果,<strong>但长时间运行只会让社会上的怨言越来越多,不利于有关部门的长期管理!</strong></h3></br><p data-style="margin-bottom: 0px; outline: 0px; font-family: 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color: rgb(34, 34, 34); text-align: right;"><strong>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下方</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p class="ql-block">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