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的“小故事”与“大智慧”

空山樵

<p class="ql-block">《资治通鉴》是一部“大”书。之所以说是一部大书,一是因为他本身的大部头。294卷、三百余万字,逐年记述了上起三家分晋、下迄北宋开国1300多年间的历史事件,洋洋洒洒,不可谓之不大。二是因为他包藏着大智慧。《通鉴》对人性的洞察,任何一部书、任何一篇文章都远远不可企及。看似无关紧要的一件事,也许决定着人物的命运、决定历史的走向。在司马光的眼里,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旁门左道、江湖术士,无一例外都是血肉丰满的人。大人物或者小故事,足以留下笔墨的,都闪烁着人生的大智慧。三是因为他蕴含着大能量。有人说语言文字是有能量的,这句话我曾经并不理解,但翻开《通鉴》,我真实感受到了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巨大能量。那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能量,是一种足以震慑心魄的能量。国家兴盛时的生机勃发,朝代更替时的波谲云诡,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是腥风血雨的发端,泰山崩于眼前的凶险,也可能毫无波澜地随风消散。面对这样一部宏伟著作,能感受到密不透风的压抑,也能感受到云淡风轻的快意,因为总是有一种无形的能量,在真实和虚无之间跃动,在文字与意识之间驱驰。</p><p class="ql-block">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是一部写给帝王的书,用中国文人的方式,大胆而又巧妙地传递出为政以德、致中和的价值取向,劝诫当政者凡事不可以左右偏颇;传递出权柄在手、心怀敬畏的悲悯情怀,告诉你,即便是“天子”亦不可逆天行事,盖棺定论时的一个“谥”,足以让你遗臭万年或者流芳百世。善可为法,恶可为鉴。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品读的一部书,因为记述的所有人和全部事,都是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的真实,也足以为今天的我们供养取之不竭的智慧。要知道,如果用历史的眼光去关照现实,多么离奇的事件都完全合乎常情或者逻辑;要知道,多么新奇的想法在古人那里,早就经历过了无数次的试错或者试对;要知道,在《通鉴》的维度中,并没有太多的蹊跷人,也没有什么是新鲜事。</p><p class="ql-block">《通鉴》记载了许多的人、许多的事,对于惜字如金的司马光而言,这么多人、那么多事,都有着恰如其分的出场顺序,不紧也不慢、不多也不少。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在娓娓叙述着自己的家事,所有这些“家事”却都是那么的真实,都满含着人生的哲理。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告诫着后来人,人生的舞台应当如何谨慎开篇、如何沉稳叙事、如何良善结局。我且试举其例。</p><p class="ql-block">第一个故事: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p><p class="ql-block">古人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中国人的眼中,评价人不外乎贤与不肖。可以是圣人之贤,可以是愚人之不肖。人生卜一出场,似乎难分贤与不肖,但在司马光眼中,贤与不肖与生俱来。无恤继嗣,伯鲁失爵,看似评判个人的品行,确是对慎重用人的启示,智伯与赵简子在处理身后事上的理解差异,却真实地改变了历史走向,决定了存亡生死。也许人生的成败、事业的得失,从我们记事甚至是初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决定了走向,奏响了序曲。</p><p class="ql-block">第二个故事: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p><p class="ql-block">人生,是一场不知道终点的漫长爬涉。一路走来,有诱人风景也有艰难险峻,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学习终是成长道路上不可荒废的要务之一。我们从孙权劝学的故事中,多多少少都能读出一些过来人的谆谆教诲——学习是人生成长进步的必须,不为人前口快,更不为追名逐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没有几人能成为治经博士,那就只管去学,只为了多经见些往事,少犯一些前人曾经犯过的错误。</p><p class="ql-block">第三个故事:辽西太守甘陵赵苞到官,遣使迎母及妻子,垂当到郡;道经柳城,值鲜卑万余人入塞寇钞,苞母及妻子遂为所劫质,载以击郡。苞率骑二万与贼对陈,贼出母以示苞,苞悲号,谓母曰:“为子无状,欲以微禄奉养朝夕,不图为母作祸。昔为母子,今为王臣,义不得顾私恩,毁忠节,唯当万死,无以塞罪。”母遥谓曰:“威豪,人各有命,何得相顾以亏忠义,尔其勉之!”苞即时进战,贼悉摧破,其母妻皆为所害。苞自上归葬,帝遣使吊慰,封侯。苞葬讫,谓乡人曰:“食禄而避难,非忠也;杀母以全义,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遂欧血而死。</p><p class="ql-block">自古忠孝难以两全,这是人生道路上我们时时处处需要作出的必答题。屈大节而存小义者,匹夫之所为;存大节而屈小义者,名为忠义实则禄狗之所为;存大节也顾小义者,便是圣人之所为。我们感慨于赵母的深明大义,我们也能感受彼时彼刻赵苞的抉择艰难。这恰如人生的道路,看似平坦开阔,实则左支右绌,从来就没有一个非对即错的选择。泱泱故事、嘤嘤蝼蚁,孟子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几千年来,又有几人守住了大节也成全了小义?</p><p class="ql-block">第四个故事:初,爽之出也,司马鲁芝留在府,闻有变,将营骑斫津门出赴爽。及爽解印绶,将出,主簿杨综止之曰:“公挟主握权,舍此以至东市乎?”有司奏收芝、综治罪,太傅懿曰:“彼各为其主也。宥之。”顷之,以芝为御史中丞,综为尚书郎。</p><p class="ql-block">鲁芝将出,呼参军辛敞欲与俱去。敞,毘之子也,其姊宪英为太常羊耽妻,敞与之谋曰:“天子在外,太傅闭城门,人云将不利国家,于事可得尔乎?”宪英曰:“以吾度之,太傅此举,不过以诛曹爽耳。”敞曰:“然则事就乎?”宪英曰:“得无殆就!爽之才非太傅之偶也。”敞曰:“然则敞可以无出乎?”宪英曰:“安可以不出!职守,人之大义也。凡人在难,犹或恤之;为人执鞭而弃其事,不祥莫大焉。且为人任,为人死,亲昵之职也,从众而已。”敞遂出。事定之后,敞叹曰:“吾不谋于姊,几不获于义。”</p><p class="ql-block">面对着高平陵政变的疾风骤雨,小小的参军门吏不是身当炮灰,便是自毁前程。这样的两难境地,如何存家保身?如何全身而退?辛宪英,虽一介女流,却道出了人间少有的清醒与智慧。为人忠而不避危险,行事难而不忘仁恕,这是乱局之中“小人物”唯一的存身之道。因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每每前途未卜、胜败难分之际,只能安守本分践忠履职,剩下的事情只需交由天地良心,去作出当然的评判。</p><p class="ql-block">第五个故事:爽从弟文叔妻夏侯令女,早寡而无子,其父文宁欲嫁之;令女刀截两耳以自誓,居常依爽。爽诛,其家上书绝昏,强迎以归,复将嫁之;令女窃入寝室,引刀自断其鼻,其家惊惋,谓之曰:“人生世间,如轻尘栖弱草耳,何至自苦乃尔!且夫家夷灭已尽,守此欲谁为哉!”令女曰:“吾闻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曹氏前盛之时,尚欲保终,况今衰亡,何忍弃之!此禽兽之行,吾岂为乎!”司马懿闻而贤之,听使乞子字养为曹氏后。</p><p class="ql-block">我时常在想,为什么世界之大,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五千载盛衰而不绝?其实《通鉴》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那就是天道无常,仁义永恒。虽然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但有些事情对的就是对的,哪怕是经过沧海桑田,哪怕是历经朝代变迁。我们感慨古人的愚忠愚孝,又何尝不是在追求着古人所坚守的那一份人生执着和精神信仰?这便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基因密码。</p><p class="ql-block">《通鉴》是一部大书,需要花大的力气去读,需要用大的格局去悟,需要用大的视野去关顾。这些透射着人生智慧的小故事,不胜枚举、俯拾皆是。但是,永远也不要寄希望于能从那里得到点石成金的宝典秘籍,也不要寄希望于能从那里学到又黑又厚的官场知识。当然,换个角度去想想,司马文正公在字里行间,也为机会主义者们留下了不少的残羹冷炙,也为功利主义者们传授了圭臬教义。虽则如此,毋宁是夜深人静细细品读,因为透过这部大书,能与古人对话、足以扪心自省。也许不经意的一撇,便廓开了人生迷雾,于纷乱之中找到人生的一条归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