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p><p class="ql-block"> 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心灵的碰撞,灵感的生发是教研的意义所在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教师成长的舞台。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落实新课标精神,营造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教学氛围,建始县实验小学从开学起进行了“人人一节公开课”活动。三年级数学组积极响应并热烈的展开了活动。</p> <p class="ql-block">郑家丽老师执教的是《倍的认识》,由语句中的“倍”引入,让学生联想到数学中的“倍”。从猴子的只数和兔子的只数来研究新的数量关系——倍。通过观察、发现其中的标准量和比较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并学会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在练习中让学生去发现一倍量的数量关系。老师的层层追问,渗透了数学的极限思想。由形象到抽象,完成了同学们对线段理解的过渡。开放式的摆青苹果,既巩固了同学们的理解,又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王喜萍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的科学《水受热遇冷会怎样》,王老师以魔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课程中让学生大胆的猜测,通过小组和合作探究来更深入的去发现,理解在本节课师生互动较好课堂环节完整,整节课课堂氛围非常好,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p> <p class="ql-block">林豆豆老师执教的是《测量》,从生活中的物品入手,巧妙的复习了米和厘米。通过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厚,培养孩子们的数感和量感。 估完后再让学生用尺子来量一量, 既检验了学生的估计,在实际测量中发现目前这些单位不够用从而引入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在大量的摸一摸、量一量,想一想中,形成对1毫米的感知!让学生自己在直尺上去发现,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联系!最后再次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巧妙地穿插了测量的误差。整节课教学过程的设计有层次,有坡度。培训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p> <p class="ql-block">饶娟老师执教的是《分数的初步认识》,通过分月饼这一常见的生活情景,引入“一半”概念。通过分西瓜、吸管、牛奶等的一半,让学生对平均分有着更为具体而形象的理解。在对一半的理解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数学的表达方式1/2。设计学生自己创造1/2的写法,进而介绍分数写法的进化史,在老师的追问下,体会用数字去表达的简洁性,进而理解并培养孩子们的符号化意识!老师规范写法的过程中,并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的意义!用叠一叠、画一画的方法找出学具的1/2,是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创造几分之一,让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升!练习的设计有层次,让不同的学生能有不同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姚桅老师执教的是《数字编码》。本课通过对身份证号码的探究,体现了编码的简洁性、规范性,唯一性。在本节课中老师通过恰当的提问、启发性的讲授积极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课前让学生收集信息,课中让学生交流信息,让学生自己设计编码学号,老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本节课准备充分、设计精心、教态亲切、教学过程自然流畅。“学以致用,学有用的数学”在本堂课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侯海燕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的《用字母表示数》,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现实需要,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反复体会数字表示数的现实性。分析生活性、趣味性强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应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整节课教学设计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层层深入,重视本身知识结构的建构。 充分体现了学生从“问题情境-创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p> <p class="ql-block">黄福芳老师执教的是《认识周长》。从身边熟悉的场景入手让学生由生活中的一圈转变成数学中的一周, 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理解每个物体的面的周长。黄老师设计学生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活动有明确的目的,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表现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充分地完成了概念的引入、理解和巩固。</p> <p class="ql-block">于桢老师执教的是《四边形》。本节课开门见山让学生对书上的图形进行分类,让学生初步感知四边形的特征。 在感知分类的四边形中去发现共同点。辩一辩,找一找加深对四边形的认识,最后归纳四边形的特征。找一找身边的四边形,在点子图上画一画,再到本子上画一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本节内容里面以动画形式穿插了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直观而形象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p> <p class="ql-block">向远萍老师执教的是《三位数的加法》,课程从实际生活出发,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深入简出地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练习的设计有层次,既让学生更深理解知识点,又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特别注重学生课堂习惯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向老师作为学校的资深老师,驾轻就熟的课堂驾驭能力,让本组年轻老师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流程的设计、学生活动的参与、分层作业的布置,每次课后,三年级全体数学老师都会在一起认真的磨课,研课。年轻老师在一次次的磨课中获得了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三年级数学组将秉承互观互学的理念,利用学校集体备课的机会,共同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