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成于思·博闻强基——第四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学习心得(二)

长春力旺实验小学·杨穆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26日,第四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于山城重庆展开第二天的行程。本次会议聚焦于习作单元的突破和大单元构架思考,而第二日的七节精品课也别开生面、各有千秋。在第一天学习的单元思维沉淀反思的基础上,今日的学习便使我对单篇课文如何深化落实单元目标,有了更清晰明确的认知。为更具体地说明其落地路径,我将以郭自东老师执教的《夜间飞行的秘密》一课为例展开论述。</p> <p class="ql-block">《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一篇科普说明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主要讲了科学家通过反复实验,揭示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把科普文安排进提问策略单元,是因为科学类文章介绍的知识,本身就包含着孩子的未知,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是教提问方法的好载体。</p><p class="ql-block">阅读策略单元是统编版教材的创新之举,本单元是围绕“提问”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是继三年级“预测”后的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有助于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状态,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本单元旨在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培养问题意识,提高阅读能力。</p><p class="ql-block">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习得提问的策略,通过提问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提问策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全面地理解课文,所以课堂上也不能置内容于不顾,为了习得策略而纯粹罗列方法。作为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夜间飞行的秘密》承接第一课,继续练习针对局部和全文提问,同时本课更加注重在学生已有的大胆提问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全面深入思考,学习从内容、写法、启示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帮助理解课文内容,也为第三篇《呼风唤雨的世纪》学习筛选问题做铺垫。</p> <p class="ql-block">“角度”一词对于初入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略显陌生。因此感知、梳理提问角度也就成为了本课教学的关键,我们借助课后题作为示例,让学生感知、明晰提问的角度;通过问题角度归类暴露写法角度提问这一难点,借助课文内容的品读,教师积极引导,巧妙突破难点; 最后利用课后阅读材料,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练习巩固多角度提问。</p><p class="ql-block">郭老师的课堂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习从内容、写法和得到的启示等多角度提问题,并在阅读中能够运用,最终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能够梳理提问角度,尝试从内容、写法、启示角度提出问题。</p> <p class="ql-block">课堂伊始还是走在常规又扎实的道路上:初读文本知内容、回顾方法初提问。通过准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是学习的基础。书中学习伙伴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也是学生启迪智慧的桥梁,回顾复习上节课习得的方法,引导学生朝着不同的角度去提问,这也是用好教材的体现。之后,郭老师借助范例明角度,归类点拨再提问。其借助课后题,明确提问的角度,让学生归类问题角度,学生经历了感知到明晰的过程,多角度提问潜移默化。从归类中发现提问的不足,通过课文内容的品读,教师积极引导,巧妙突破写法角度提问这一难点。通过提问聚焦课题,揭示夜间飞行的秘密并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初步达到提问的目的。</p><p class="ql-block">后来,郭老师迁移运用巧提问,提问策略助阅读。学用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现学现用今天所学的阅读策略,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与巩固,也是对本节课学习情况的检测。这也为第二课时学生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深化从不同角度提问的策略做好了充分的铺垫。</p> <p class="ql-block">一篇文章既是在落实单元的目标指向,也是承上启下的价值选择。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讲解重点,我们应该去粗取精,而非面面俱到,真正去把握到符合单元指向的重点知识,力求能够一课一得,通过“领-扶-放”的方式,植根于语文的核心素养,切实做到启发学生潜能,不断砥砺前行。</p>

提问

单元

角度

学生

策略

理解课文

阅读

学习

写法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