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等奖)

伏羲师范

<p class="ql-block">焦若轩</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我是2301班的焦若轩,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被历史洪流淹没的长久文明。度过大自然的天灾,也扛住了侵略者的火炮。无数革命先烈,文人雅士都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联系在一起,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一百多年前,天降伟人毛泽东,带领着中国共产党,将国家与人民牢牢团结在一起,拯救了我们的祖国,红色信仰变成了无数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动力,经受创伤后的中华文明涅槃重生,铸就了一篇新的盛世华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的国家烈士纪念日,我们来到湘潭人民英雄纪念碑,缅怀先烈,感触颇深。进入园区后,我缓步走到纪念碑旁,看到了纪念碑上的英雄榜,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名字,我认真看过后,才发现有很多人的名字起的都很简单,有些仅仅用数字来当名字,很是震惊。看着看着便走到了一旁的烈士陵园里,放眼望去,那些整齐一片的无名英雄的墓碑,让我不禁心头一颤,眼眶已泛起了泪光。烈士业绩垂青史,留得精神在人间。那一刻我明白了“国是千万家”,那些烈士们都有自己的小家,有父母有儿女,但是为了我们这个大家,为了建设新中国这个共同的理想,放弃小家为祖国献出生命。有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来,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但就是这样一群人,为了祖国不顾一切的人,献出了他们的生命,我想他们给我们传递的就是这样一种家国情怀吧。他们早已“无我”,早已将自己与国家联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家!国家!”从古至今这两个字都很难分开,在家对父母讲孝道,在国对党和人民讲忠诚,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难以抉择。但从先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该如何去选择,一个强大的国,不就是由一个个兴盛安稳的家组成的吗?我们抚今追昔,去看李大钊先生他是如何抉择的?在1927年的时候,李大钊同志因为坚守自己的信仰和革命初心被反动军阀逮捕入狱。在狱中,他面对酷刑和压力,始终不忘革命事业,为学生们挺身而出。他在绞刑架前慷慨激昂地演说,喊出:“你们把我绞死,我的灵魂不死!革命不死!”李大钊将这红色基因传下来了。在牺牲前,有五个子女,他的家庭在他去世后面临着反动政府的打压下,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和孩子们生活陷入前所未有困境,但他们始终坚守着信仰和家风。长子李葆华,牢记父亲的遗志,将人民放在心中,成为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为国家幸福默默付出;而李葆华的儿子李宏塔同样是非常出类拔萃,他是“七一勋章”获得者,担任过安徽省政协副主席,视孤残儿童为子女,视民政对象为亲人,在当地人民心中有着非常好的口碑。还有李大钊的长女李星华,次女李炎华和次子李光华,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无一不受到了父母的良好教育和家风的熏陶,坚守着家族的传统,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一家三代百年传承的红色家风,可以让我们看到了先辈的选择和责任的担当,家风即是“守常”,守得国家长长久久永保安康,家风传承就是爱国,也就是为人民服务。记得一位英雄说过:“去抗美援朝就是为了家乡更好的发展。”于是才有了于树昌的向我开炮,黄继光的舍身堵抢眼,董存瑞的舍身炸碉堡等等这一系列的英雄事迹呀!正是他们心中将祖国与家庭融为一体,付出了自己的一切,才有了我们现在盛世的中华。我们可能不知道具体的每一位英雄的名字,但已经种下的这颗红色的种子,将永远留在我们心底。如今,我们的生活虽然一天比一天好,但我们仍需居安思危,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历史英雄们。他们有的可能没有后代,而生活在他们创造的这个大家里的我们,就是他们的后代,每到清明国庆都要去看望他们,并将他们的烈火传给我们下一代,将他们创建的盛世维系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两句话就是教导我们要有“胸怀天下”的格局,当我为天下事奋斗一生时,天下都是我们的,可如果我只看到了自己的一点点,那我这一辈子努力都是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们不能让烈士们的牺牲得不到回报,不能让前辈们的辛勤付出所白费,那我们就要走出自己的小家,以天下为己任。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多承担社会责任,毕业后争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或接班人,将我们的力量汇聚到由千万个小家组成的中华优秀民族中去。前辈们已经为我们做了榜样,如今我们站在新的起点豪情满怀,00后的我们已经长大,国家将渐渐交由我们来守护,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重任在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