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一枕清霜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邢川</div><div>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br>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完成了农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而相应的文化意识形态却处于贫瘠状态。一度导致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国影视剧充斥大陆,中国的艺术审美标准牢牢向欧美看齐,欧洲三大电影艺术节,诺贝尔文学奖政治倾向,清华美院“眯眯眼”丑陋走秀,这一系列的的文化侵蚀背后直指我国的文化意识形态难以匹配经济发展的现状。<br>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我们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br></div> 一、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果说农业时代的文化载体是小说和戏曲,那么工业时代的文化载体就是电影和短视频,我国应加快培育电影工业全产业链,打造中国特色的电影工业园区,同时制定中国电影发展计划,放开电影分级制度和意识形态审查,以“金鸡奖”“百花奖”为主导的电影节,培育更多的电影人才,主导我们自己的《流浪地球》《辛德拉名单》。<div><br> 二、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当今世界三大文化现象是日本动漫,韩国影剧,中国网文。武侠小说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新时代要有新文化,近年来,我们涌现出了以《鬼吹灯》《庆余年》《琅琊榜》《赘婿》《余罪》《白夜追凶》等一批优秀的网络文学IP,这些网文给世界读者带来了独具一格的中国价值审美,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出海掀开了全新的一页。</div><div><br> 三、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的短视频文化发展如火如荼,涌现出了一大批知名博主,如“李子柒”“阿木爷爷”等,他们从另外一种田园之美讲述了中国的另一层面纱,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的不仅仅是“孔子学院”的独木发力,也不仅仅是“戏曲、国画、中医”的刻板印象,更多的是刺绣,榫卯,丝绸,造纸,美食,山河,以及新四大发明等一大批中国之美,而这些,仅靠《航拍中国》、《舌尖上的中国》、CCTV国际频道远远不及,还需要更多的群众智慧和群众文化参与进来,共同奏响我们的华章。<br></div><div>(2023.10.26 和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