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十九年春中央造币厂工竣纪念银章

黄洁民

<h3>中华民国十九年春中央造币厂工竣纪念银章,系民国十九年(1930年) 春天上海中央造币厂正式成立时铸造的第一种银质纪念章,以纪念造币厂工程竣工,馈赠国民政府高级官员以及来厂参观的贵宾和中外记者,相当于实重库平七钱二分的壹圆型银币的规格。铸额甚小,存世极罕。银章正面的孙中山侧面像和背面的两帆船设计图案成为民国21年至24年国币“船洋”的“祖钱”<br>1920年由上海银行公会提议,经北洋政府财政部批准,具有欧式古典风格的上海造币厂大楼在光复西路17号筹建并破土动工。曾经帮助组建菲利宾造币厂的美国费城造币厂专家克利福德。赫威特先生(Clifford Hewitt,1869-1942)被聘请为技术总监。1921年3月5日正式签约,由中国银行组织银团提供250万元建厂贷款。厂址占地面积103亩,美国专家赫威德主持造币厂的欧式大楼设计和建造以及铸币设备的配置等。全部设备均从美国费城造币厂引进,设计生产能力为日产银币40万枚。民国十三年(1924年)因经费不足,建厂工程被迫暂时停止。赫威特因聘用期满而回到美国。1927年北伐军进入上海,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于是上海造币厂重新复工。筹建中的上海造币厂于1928年改名为上海中央造币厂,天津造币总厂被改为造币分厂。赫威特被重新聘用直至造币厂正式开铸后的1933年。银质“中央造币厂工竣纪念章”就是赫威特的设计作品。据说赫威特夫妇先后在中国居住了十年。上海中央造币厂于民国19年(1930年) 春天正式成立并就此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唯一的国家造币厂。银元铸造专属上海中央造币厂。厂方先后聘请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造币和钢模雕制专家。原天津造币厂的部分技术人员也陆续被调入上海中央造币厂,其他省份的造币厂被相继关闭或被改为造币分厂。(当时尚有天津,杭州,南京,武昌等七个造币厂)。<br><br>​本人收藏这枚1930年 中华民国十九年春中央造币厂工竣纪念币,真品一枚,万分难得,银币直径39.25毫米,厚2.4亳米,重量26.7克,这枚钱币包浆老道,字迹清晰可见,品相完美,价值可观,收藏价值高,是收藏界里的抢手货。</h3> <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也是网络专业艺术品鉴宝平台推荐的资深鉴定师,能在照片上快速鉴定中国古代青铜钱币及银元,需要的群友在自然光线下拍摄古钱币或银币清晰的正反边齿,银元、钱币的正反面、直径、厚度与重量的高清图片,有微观照片更好,先发红包后鉴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