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不止 逐梦而行 高中组前黄中学跟岗学习

<p class="ql-block">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位于武进城区,创建于1939年,是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首批建设立项学校。学校是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p> <p class="ql-block">初入校园,感受前黄中学的大气磅礴。目前,校区占地总面积283.2亩,绿化面积116.1亩(占校园面积的40.9%),近十年来,前黄中学在办学体制、办学规模上有了较大突破,形成了以前黄中学为主体,以前黄中学国际分校、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为两翼的规模化办学。</p> <p class="ql-block">学校是田园式校园:精心打造五苑、五园、五馆,校园呈现田园之韵、花园之美、慧园之乐、家园之爱。黄校长认为,田园气质是省前中的根、魂,体现出生态文明价值观、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田园化办学”,既是省前中的发展转型之路,也是高品质示范之路。</p> <p class="ql-block">黄惠涛校长介绍前黄中学先进经验。学校以“凝聚共识,体现特色”为目标,立足传统、面向未来,重新构建了学校的教育哲学。学校坚持“为幸福人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以“诚”为校训,以“景德闳识”为文化核心,致力打造“文理共生、师生相长,具有田园气质的高品质高中”,努力培养“可爱、可信、可为”的卓越青年。</p> <p class="ql-block">学校通过突出教学评一致性,形成完整“经验”;构建生动课堂,体现“经验”圆满;发挥信息技术功能,实现深度融合,打造了“生动”特征的课堂新范式。</p> <p class="ql-block">学校选取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95后”大学生要求中的“可信可爱可为”,结合学校“至诚”文化,建构了“整体育人”的德育新框架。</p> <p class="ql-block">参观延陵春秋历史博物馆,感悟斗转星移的世事变迁。校园博物馆因其植根于学校文化的深厚沃土,不仅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育人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学校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学校精神的智慧摇篮。经过了30多年的酝酿与沉淀,2023年6月16日,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延陵春秋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用于征集、典藏、陈列、展示和研究大量珍贵文物和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参观动物标本博物馆,体验生物进化的沧海桑田。随着无边界学习、沉浸式学习等教育理念的兴起,真实场景的实地研学已然成为中小学课程育人深化的重要方向。前黄高级中学数十年来始终围绕着动物博物馆物化环境,在行动中摸索并逐渐生成整体性的育人方案,建设了包括统整化的课程体系。</p> <p class="ql-block">袁如标校长介绍学科建设,结合学校及学科实际,促进学科教育教学水平发展与提高。他提出中小学学科建设应聚焦于基于学科本质的学科功能定位、课程设置与开发、教学改革、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及学科组织创新等六个层面。</p> 场景化的历史教学 <p class="ql-block">历史学科发展中心袁珺主任介绍延陵春秋历史博物馆创建过程。她通过探索主题引领、场景研学的教学模式,让历史课教学与外界的联系更为广泛而紧密,学生的学习场所遍布校园内外,获得知识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个性选择中去创造与生成知识,激发了教师主动发展的内驱力,进一步增强大家的主人翁意识,推动教学改革和育人方式变革,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并终身学习。</p> 探究性的物理教学 <p class="ql-block">物理学科发展中心李桂旺主任介绍物理学科创建情况。他强调创新和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创项目,努力提升科学素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深入实验教学实践研究,积极推进培养方式变革、促进学校资源平台建设,立足新课改的实施和学科育人价值的实践,加强校本研修和实践创新,促进了学科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p> 技术赋能的学习空间 <p class="ql-block">陈国祥主任介绍智慧校园创建情况,诠释从网络教学到智慧课程 打造教育专属的ERP,网络教学热潮辐射全国。省前中苹果未来教室,为开展基于iPad下的个性化学习模式探索提供了平台支持,先后开展多次网络教学改革尝试。此外,学校还积极尝试魔灯、SPOC、天仕博、小蚂蚁、青果在线、翻转课堂等新技术,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成果突出学校、全国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全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学校信息化发展经验在省内外形成一定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王波副校长通过理念阐述、实践创新、成效影响、未来方向四个方面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前黄高级中学“至城”体悟德育的实施过程。</p> <p class="ql-block">王波副校长介绍学校育人体系及活动开展情况。以涵育“至诚”品格、培养“三可”时代青年统领学校全局工作;创新“体悟结合”的德育方式,实现“三可”目标入脑入心;适切治理与主体赋能相协调,充分释放师生活力。通过坚持国家课程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打下共同基础;推进选课走班,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着力打造跨学科主题课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和国际理解课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完备了全面多元发展的课程新体系。</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天的跟岗学习,学员们纷纷表示要汲学习之智,籍慧思之风,俯首耕耘,仰望星空,与未来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同行;碰撞思考,启迪智慧,铭记使命,继续追寻教育的诗和远方!</p>

学校

育人

学科

课程

校园

学习

教学

教育

高级中学

办学